师 道(原创)

师 道

文 | 宋宏建

师 道(原创)

本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月下旬,一个38年前教过的学生打来电话:“宋老师您好!我是景耀文,今年教师节能回来吗?我们这届很多学生都想见见您。”接着他话锋一转:“您教我们的第一课,是《白杨礼赞》。我记得非常清楚。”而后加了微信,他又多次询问。盛情难却之下,我同意今年回洛阳过教师节。他得到肯定答复后,激动地说了一句:“老师,您真给我面子。”

9月10日上午,耀文又电话询问,我说在郑州刚坐上车,中午就到了。他又重复一句“您真给我面子”,立马在朋友圈里发出消息:第37个教师节到啦!想给教过我的老师说几句感谢的话,本来就拙嘴笨舌,又像被老师点名站起回答问题一样忐忑不安,“欲辨已忘言”。那就实际点,简单粗暴,直接请老师们吃饭吧。

这个景耀文,是1982年我教过的第一届学生。那时我刚从河大毕业,分到河南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地址在洛阳关林)子弟学校,任初三班主任,教语文,另带一个高中复习班课。教初中、高中两个毕业班,明面上是被领导重用,接手后才知道:学校的初一是平行双班,人少课好教。初二初三两个年级,都是个“著名的脏乱差”大班。一来人太多,60多名学生分两班太小,只好凑一个大班;二来底子薄,“野孩子”“农转非”的多,学习好的少;三来素质差,“捣乱分子”多,主要表现为照抄作业、班上起哄、校外打架、干了坏事互相包庇等。还有个别被称为“害群之马”的,天天儿拉帮结派,给老师、同学起外号,冬天往火炉里撒尿是家常便饭。至于耀文这个学生,在我最初的印象里,至少也算个“捣乱分子”吧。

师 道(原创)

感谢作者提供本图

一般情况下,中学的语数外老师,都是教一科两个平行班。而我教两个单班,属于跨年级、跨课头两个毕业班,难度较大。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既然校领导信任咱,就要对得起“河大”的招牌嘛。后来和老师们混熟了,才有人私下跟我透底儿:初三的原班主任是个女老师,个性较强,累下病暑假住院后,说啥都不干了。你是正经八百的科班出身,必须像电视剧《便衣警察》里唱的那样——少年壮志不言愁,危难之处显身手啊!

说起这地质队的子弟吧,父辈们都是“野山羊”,常年在山旮旯里和石头打交道。孩子们都由母亲带,家也像牧民一样经常迁徙,跟着找矿的一家之主,“逐水草而居”,成绩自然也就参差不齐。了解到这些情况,最初的教书育人方案,经过苦思冥想,我也定了“三大战略”。第一、强化教学魅力,让学生从心里敬服;第二、强化人格魅力,和他们真正打成一片;第三、强化个性不任性,强化个谈不批评,强化家访不告状,强化班会重表扬。总之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哈。

初三语文第一课,讲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第二课时的结束语,我是这样设计的:白杨树是西北高原上一种普普通通的树,但又是一种极不平凡的树。正如你们每个学生的父亲,既是普普通通的地质队员,也是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做出过无私奉献的、极不平凡的地质工作者。希望你们每个人长大之后,也都能像自己的父辈一样,成为一棵“伟岸”“正直”“质朴”“严肃”“温和”“挺拔”“坚强不屈”(课文中总结白杨树形象的词语)的白杨树——“树中的伟丈夫!”好不好?加油!随着下课铃响,当我热情洋溢地举起拳头时,台下的景耀文们,响起一片真正发自内心的“起哄声”:“好——加油!加油!加油!”

师 道(原创)

感谢作者提供本图

之后的日子里,除上课、班会和早晚自习外,单身汉住校的我,始终秉承着和学生真正“打成一片”的理念,大多时间都与我的弟子们泡在一起:操场上做操、打闹、奔跑;教室里画画、练字、打扫卫生;还有就是个别谈话与家访……

每周六下午第三节,都是例行班会时间。我任班主任的首场班会,是每人1分钟自我介绍。第二场的主题,是个人讲“我的优势和不足”。第三场班会是“谈理想”,等学生们发言完毕,我总结道:“去年省、市已明确下文,取消厂矿子弟学校自主招生。从今年开始的初三毕业班,由市教育局统一出题考试,统一组织评卷,统一划档录取。所以在我们子弟学校上高中,不像往年那样‘一窝端’了,升学率最高是85%。所以我说你们的理想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太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太大!当圣人当伟人当这家那家,太空!就是长大接你们父母的班,工农商学兵任何选一项,也都太远!我这里明确告诉你们:明年咱们这个班,至少有10个同学上不了高中。在座诸位,你们谁想当这被淘汰的后10名,明年准备到社会上去流浪,那就继续天天混日子。不想当的,从今天开始定目标——毕业时考上高中!这,才是你们眼下最伟大、最光荣、最正确的选择和理想!”

这次班会后,耀文和几个“坏学生”,跑到我的寝室里问:“宋老师,那你为什么要考大学?”我答:“为改变吃红薯的命运啊。”他们都笑了,说烧红薯特好吃,尤其是红心的,又软又甜。我也笑了:“是呀,我老家豫西北邙山上的红薯是好吃。用一句俏皮的土话叫:干心儿,掉皮儿(儿话音,酥脆意),mia tia mia tia(面甜面甜意)。可是让你一天3顿,十天30顿,一年吃11个月。吃得人心犁(难受)、胃酸、肚子胀,张口像老母鸡学打鸣——唧儿冒一股酸水水。你说,我已经这样吃了20多年,还会觉得好吃吗?”哄堂大笑间,一群学生前仰后合,差点压翻我那简易的薄床板。

师 道(原创)

感谢作者提供本图

人,永远是相互的。付出艰辛,收获福报。我接手班主任两个月后,初三这个“著名的脏乱差”班,班风就有了喜剧性(正向活跃)的改观。对耀文大约是经过两次个谈、一次家访后,该生开始转变,但学习成绩依然“给社会主义抹黑”。严格来说,是进入初三的第二学期(1983年),耀文才算“脱胎换骨”,彻底告别了“捣乱分子”行列。不过在期末的最后冲刺阶段,尽管耀文一直非常努力,(其实大家都在拼搏),但终因“底子薄”,毕业成绩因一分之差而“名落孙山”。

十三四岁的孩子,上不了高中也招不了工,闲在家里可咋整?家长急了,专门从山上请假跑回来,低声下气地去求校长、求书记。可市局划线,与地方上联系极少的子弟学校也没法呀。由于我经常家访,地质大院里的学生家长对我都很信任。于是耀文的妈妈找到我,说起孩子愁得眼都肿了。好在当年我于老家上高中时,有个老师后来调到市教育局,还当上了教研室主任。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找到我的老师,说有个考生是我家亲戚。老师又找到招生办,才把耀文按照教师子弟照顾名额,作为该校最后一名补充录取……

耀文只知道他上高中时差1分,内幕是这次宴前单独见面,说起往事我才说的。他听后傻愣半天问道:“宋老师,你为什么瞒了我39年,今天才告诉我?”我说:“当时要告诉你,你会怎么想?传出去怎么办?班里还有一个学生差3分,两个差4分。手心手背都是肉,都去开后门吗?有人把你捅掉怎么办?”

师 道(原创)

感谢作者提供本图

谢师宴在地质大院隔壁的颐君大厦举行。到场的4名老师,老大哥刘锡兰已年逾古稀,我算中间层,小帅哥刘重生和张天宝,也都花甲之年刚刚退休。宴会由当届的班干部李建主持,王振闽代表重点发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一边叙旧,一边依次敬酒。此时此刻,在我往事历历的脑海里,波翻浪涌起毛泽东主席的一首《水调歌头》词;“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欢聚结束,我赠弟子们一套自娱自乐的涂鸦书,学生们送我一个养生泡茶的紫砂壶。临别时,印象中当年十分腼腆的志红、王茹、刘彤等女生,都落落大方地与老师们一一握手。倒是早已长成高大“白杨树”的耀文,竟婆婆妈妈地拉住我的手,眼睛潮湿,喉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诗经》有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我的理解是:有水浇灌的地方,草不会枯黄;有爱付出的地方,心不会荒凉。言笑晏晏,来去匆匆。我没顾得上问学生们各自的工作,也不知道他们这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就是感觉,那久别重逢的每一声祝福,都是真情难忘。

师 道(原创)

本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ㅡ END ㅡ

作者简介:宋宏建 河南地矿局文学老年。

关注头条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来。

本文为"等你FM"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脏乱差   白杨树   洛阳   礼赞   家访   毕业班   班会   红薯   美文   地质   两个   高中   老师   子弟学校   作者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