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集,体验哲学人生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我挺喜欢的,每个故事都是短篇,一页或最多三页过,但是,每一个故事并没有告诉读者答案,很可能,连作者都根本不知道答案,从这123个短篇里,每篇自成一个哲学寓言,每篇自成一个生活或人生故事,寓意深刻。

短篇小说集,体验哲学人生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那么好》刘按

作者刘按,男,东北人,80后最具实力的知名出版人之一。小说家张敦评论说,刘按的小说给我两个感觉,一是好看,读着很爽,二是叹息,这叹息暗含着一种嫉妒。为什么会嫉妒?我着重解释下:刘按的每篇小说都够短,字数都在几百字左右,可无论多么短,都有一个美妙的创意。那些让人目不暇接的创意,别人会因为稀少而倍加珍惜,可刘按完全不当回事,一个接一个地往外扔,似乎永远没个完。他是创意的富翁,最不缺点子,以至于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我也在写作,时刻感受到创意的匮乏与短缺,面对刘按这种搞法,你说我能不羡慕嫉妒恨吗?这么多篇小说,用同样的手势指向刘按式的主题,那就是世界的无聊与荒诞。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有无偏差,反正我就这么说了。我甚至觉得,有些篇章分成行,就是诗了。他写得快速而精巧,其叙述经过强力的挤压,尽可能简短,速战速决,就像一次突袭,最终整个故事会被压缩成一幅画面,一条线,甚至一个点。用一个怪诞的想法,去表达一种无意义,一种虚无,从这个角度看,刘按的写作清澈透明,充满魅力。

人性是文学作品中不朽的话题,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如果你想给后人留下什么文字,不妨用优美的文笔记录下对人性的思考吧。但在这本书里,不同的故事使用不同的文笔,不同的文风,自成一体,一气呵成。其中一个故事“巴赫2号”,精简的语言里,我却读到很多现在和未来的信息,任何模仿用计算的初衷出发,模仿纵然出色、优秀,内容却缺乏个人的独立思想、内在灵魂和个人特色,更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个题目怎么破,仍是我们需要思考很多的地方之一。

短篇小说集,体验哲学人生

这么多的小故事,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呢。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加缪在《反抗与艺术》一书在引言部分中曾说道:”世上没有无意义的艺术。人可以要求自己揭露世界上的一切非正义,得到惟有他可以创造的全部正义,但对世界上全部的丑却不能加以肯定。若想创造美,他应该拒绝真实,同时又颂扬它的某些方面。艺术可以怀疑真实,却不能逃避真实。“

我常反思并且严肃地警告自己,我不想听别人说你要不断地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你看他们每天都在日更你看看你在做什么?我不想听这样“意义感”在光天化日下的无耻的言语,叫他闭嘴,他怎么想和我有什么关系?他是他,我是我!

《西西弗神话》一书中说,生命的荒诞才促使人需要创作,即使我要“挑战”、我要宣泄情绪的欲望才让我觉得今天有话未说,如鲠在喉……写作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就不应该远离艺术最原始的初衷,即无限地靠近神灵的视觉高度,永远不接受在泥土中打滚的宿命.......与百般无奈的人生做不屈不挠的持之以恒的斗争!

短篇小说集,体验哲学人生

创作要求天天努力,自我控制,准确估量真实的界限,有分有寸,有气有力。这样的创作构成一种苦行。这一切都为“无为”,都为翻来覆去和原地踏步。也许伟大的作品本身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在于要求人经得起考验,在于给人提供机会去战胜自己的幽灵和更接近一点赤裸裸的现实。

「但让人保持面对世界的恒定张力,促使人迎接一切有秩序的疯魔,倒给人留下另一种狂热。」

短篇小说集,体验哲学人生

功利主义时代,人们迫切而盲目地寻求那些异于往常的知识、经验、方法,寄求于通过这些异质资源,摆脱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平庸。人们很少思考的是,那些脱离平庸的人,恰恰是遵循一切朴素原则的人。在我看来,越简单的事物,内涵越深刻,而时间是唯一可以体会这种深刻的依持。

短篇小说集,体验哲学人生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那么好》刘按

小说《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那么好》带来的感受和意义确实不一般,看来我已经开始爱上看这样的短篇了,期待下一本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巴赫   东北人   如鲠在喉   创意   荒诞   美文   文笔   初衷   平庸   小说集   深刻   人性   哲学   样子   真实   人生   艺术   故事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