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中国人,都是移动的“致癌物”传染源

咱们中国人做人做事,讲究的无非两字:热闹。

红白喜事如此,逢年过节更是如此,就连寻常的一日三餐,也常常亲切地围成一桌,共享热腾腾的饭菜。只是,这份热闹的背后,却藏有隐忧:

共用筷子或相互夹菜,可能会传染幽门螺旋杆菌(Hp)。

Hp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症状,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甚至还是诱发胃癌的元凶。今天乐乐就教大家正确认识幽门螺旋杆菌。

59%中国人,都是移动的“致癌物”传染源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细菌

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革兰染色阴性,有动力。它主要依附生长在幽门附近的胃窦部黏膜,位于胃黏液的深层和胃黏膜层的表面,而不与胃酸直接接触,因此免遭胃酸的伤害而能生长繁衍。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

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旋杆菌学组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为59%。也就是说,不到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

这种细菌主要的传染途径有两种:“粪-口”传播、 “口-口”传播。

“粪-口”传播不细说,总之每次上完厕所一定要好好洗手

“口口相传”,指的是唾液、飞沫传播。在不分餐的我国,一起吃饭也会增加感染几率。无论是共用筷子还是相互夹菜,都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其他比如咀嚼食物后喂养幼儿,或爱人之间接吻,也容易传播Hp。

当然,一个人是否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也跟自身体质有关。比如每天一起生活的家人,可能有的感染了,有的却没事。

感染Hp,多数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少部分人会表现出较轻症状,如腹胀、上腹隐痛、恶心、口臭等,较严重的可能出现一些胃部炎症。

59%中国人,都是移动的“致癌物”传染源

幽门螺旋杆菌——能引发多种胃病的致癌物

2012年,幽门螺旋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认为78%的胃癌可归因于其造成的慢性感染。

胃炎

几乎所有Hp感染者都有胃炎,主要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其中,1%会转变为胃癌

国际学术界公认胃炎癌变过程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

溃疡

Hp感染者中,大约15%~20%会患上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

肿瘤

约1%的Hp感染者会发生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大约5%~10%会发生消化不良

口臭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产生氨气,经食管等消化道管道排出时在口腔表现的是口臭,所以,腹部疼痛不适并口臭出现时,建议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59%中国人,都是移动的“致癌物”传染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致癌物   幽门   胃酸   胃溃疡   消化道   胃炎   胃癌   杆菌   胃病   美文   细菌   螺旋   口臭   溃疡   症状   中国人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