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媛陆小曼和她的三个男人

茫茫人海,欣喜相逢,如若喜欢,请点点“关注”,一起陪伴写写看看,这人间的故事,取一抹通透。

民国名媛陆小曼和她的三个男人

文/端木婉清 原创文章 图片来源电影《昼颜》和网络

未经授权 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01

对于陆小曼而言,这一生能够遇见徐志摩,是她芳华里最美的邂逅,也是最深的爱恋。

所以她不惜违背父母意愿,不顾背叛婚姻,甚至不惜打掉和王庚的孩子。

那是和徐志摩婚前的事,陆小曼和王庚也还没离婚。

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但这个孩子的到来,并没有让陆小曼感受到一丝丝的欣喜,也没让她产生一丝丝的纠结,心软。

反而令她害怕。害怕王庚改变心意,害怕徐志摩改变决定。

所以陆小曼来不及思考和王庚的婚姻,便独自做了一个狠心的决定。

她悄无声息地找了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把孩子偷偷流掉了。

当时流产手术风险是极高的,最终手术失败。

陆小曼留下了终身无法治愈的病根,此生不能怀孕,亦不能成为一个母亲了。

她像一个视死如归的战士,在追求和徐志摩的那场旷世之恋路上,越走越勇;

也像一叶执着扁舟,不管不顾投入到大江大海里,哪怕经受惊涛巨浪拍打粉碎,也要奔向徐志摩那诗人的浪漫怀抱。

彼时,她唯一的希望,是和徐志摩结为夫妻,有情人终成眷属。


02

1926年10月3日,历尽千难万难后,她和徐志摩得偿所愿在一起。

他们在北海公园里举行了婚礼。

婚礼上,徐志摩的父母没有出席,梁启超的证婚词说得极为尴尬,但丝毫没有影响两位新人的心情。

婚后,他们从北平搬到浙江硖石,在一幢气派的小洋楼里生活。从装修、家具、布置都是徐志摩亲手安排,也是陆小曼喜欢的风格。

欧式的铜制睡床,西式的壁炉、陆小曼的梳妆台,粉色家具,冷热水管。

这是诗人徐志摩为爱妻陆小曼拉开的婚姻帷幕,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如胶似漆神仙眷侣的生活。

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煮茶喝酒,吟诗作画,挽手散步,寄情山水,红袖添香,共写文章。

那部《眉轩锁语》就是那时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完成的。

那段时间,是陆小曼生命里最美好的记忆,也是她一生中最快乐幸福的时光。

她一定想过,这电光石火的爱恋,浓稠得像蜂蜜一样甜蜜,可以一辈子风花雪月下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做一对人人羡慕的名媛才子配,做最好的夫妻,过最浪漫的生活。

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爱情是两个人的,婚姻却是两个大家庭的事,爱情可以风花雪月,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神仙眷侣没多久,婆媳关系,各种世事无常接踵而来。令两个人措不及手,应接不暇。

理想和现实之间,终究是隔着千重山,万重水的。


民国名媛陆小曼和她的三个男人


03

陆小曼虽是豪贵名门之后,又集美貌和才华一身,是名动京城的名媛,在北京社交界赫赫有名。

像一颗闪闪发亮的明星,吸引着众多男性,也让徐志摩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但对于徐志摩父母来说,陆小曼是一个不及张幼仪万分之一的不正经女人。

和王庚有婚姻之实;

当初是有夫之妇身份搭上徐志摩;

是活在纸醉金迷里的交际花;

陆小曼从头到尾配不上徐志摩,也配不上徐家儿媳资格。

当初不出席他们的婚礼,足以说明不想祝福。

之所以在硖石为儿子和陆小曼建造小洋楼,无非是舐犊之情罢了。

而陆小曼天性单纯直率,说话做事不爱思索,想怎么做往往就做了。

所以婚后的陆小曼也没有赢得公婆的欢心,反而让他们更加看不惯。

陆小曼在公婆和张幼仪面前会把自己吃不完的饭推给徐志摩,


会公然撒娇,


还让徐志摩抱着她上楼。


这些夫妻间调情说爱的事,本也无可厚非,但在当时的年代,在留有封建思想的公婆眼里。

完全是风尘女子做派,一点没有大家闺秀范儿,也不是一个正派名媛所为。

最终婆媳问题恶化,公婆自行搬离硖石北上生活。

而留在小洋楼里的新婚夫妻,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也被公婆限制、切断了。

一时,神仙眷侣的生活遭遇尴尬的经济窘迫现实,再也浪漫不起来。

04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

没钱的日子,生活捉襟见肘,陆小曼和徐志摩极不适应,毕竟他们从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锦衣玉食长大,从来不知穷的滋味。

现在却要承受切切实实的无米难做巧妇的尴尬。

日子一天比一天拮据,夫妻陷入焦虑,正烦恼之时,战事又迫在眉睫。

陆小曼和徐志摩不得不离开硖石,搬到上海租界地带,暂避危险。彼时从硖石到上海的路费,都是徐志摩问他舅父借的。

可见有多狼狈。

在上海的最初几年,由于没钱,只能住在小旅馆里,小旅馆不比硖石老家的小洋楼气派,不仅小,设施还短缺,也没佣人伺候。

这种生活对陆小曼来说是煎熬。

她一天都忍受不了,可无奈现实残酷,只能一点点去适应。

屋漏偏逢连夜雨,陆小曼自幼身体不大好,流产时又大伤了一次,在上海几年,也病倒了,终日以药罐子为伴。

徐志摩倒是伺候在旁,但也遭了不少罪。这样的两个人哪还有当初的心情诗情画意,寄情山水?

徐志摩只能是想出路,他利用自己的才华谋生谋钱,去上海各大大学里任课,兼职多家机构

只为改善和陆小曼的生活。彼时他也觉得自己亏欠陆小曼太多,也是拼命地宠爱弥补。

后来他们从小旅馆搬出来,搬到宋春舫家,后来又搬过几次,最后一次在上海法租界安顿下来。

那次安顿后,生活暂别了颠沛流离,经济条件相对好了起来。

生活有了曙光,陆小曼的心慢慢活了起来。她和徐志摩的风花雪月也跟着复燃,

只这一切都只是眼前的艳丽,而不是长久的幸福。

民国名媛陆小曼和她的三个男人


05

他们在上海法租界租的是一幢小洋楼,月租100大洋。

出入有小汽车,有司机、厨师、男仆和丫鬟。

陆小曼很快恢复了奢侈的精致生活。每个月都要花600大洋。

她在北平的娘家父母破产后,也搬来上海和他们同住。

只这繁华是徐志摩担任无数兼职赚来的辛苦钱苦苦支撑的门面,再也不像过去,陆家是豪门,徐家是富豪的真富贵。

生活好了,陆小曼的病痛也好了大半。

如果这时陆小曼可以和徐志摩好好经营事业、婚姻生活,好好规划未来日子;

能够趁此机会增值自己,发挥才能,写作画画,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媛;

那么他们的爱和幸福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滋养和延续。

只可惜,当初那么拼死都要一起的人,婚后经过一系列俗世洗礼后,也免不了俗,会有问题。

对陆小曼而言,她不懂什么经营,只适合社交场所,适合五光十色霓虹灯下跳舞,适合成为焦点,被羡慕,过众星捧月的日子。

她太喜欢上海了。生活一旦恢复往日资本,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那花花世界里去。

是的,尽管战事不断,但十里洋场的上海,依旧歌舞升平,觥筹交错,而陆小曼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穿梭在里面,忘乎所以。

或许她天生就爱这些,难能轻易改变,或许经历被公婆干涉冷眼,经历那段艰苦的颠簸岁月后,更是急不可待要回归到她过去的日子。

像从前披上了不为人懂的伪装外衣。

徐志摩是个诗人,喜欢风花雪月,也是社交达人,但他更喜欢山水,诗情画意,写诗写文,做点现实事情,不至于沉迷在没完没了的剧场、牌场以及舞场里。

他们的思想观、价值观,逐渐分歧,产生了新的隔阂。要的东西不再一致,爱,开始萌生出许多罅隙。

这场所谓的冲破封建包办婚姻,自由恋爱,旷世之恋,也蒙上尘世的灰尘,落下一层谁也无法看清的隔阂。

跟着便是争吵,细细碎碎的争吵,一次多过一次。

吵得多了,感情也迷糊了。

民国名媛陆小曼和她的三个男人

06

徐志摩希望陆小曼能够改变这种生活,专注于才能,多写诗,画画,写文章,潜心造诣,成为更优秀的人。

但陆小曼喜欢自由飞翔,过去那些满腹才华也是社交场上的应对手段,是名媛路上养成的素养,但不是她非要坚持的目的。

与此同时,她感觉到徐志摩没有那么爱她了,她也不喜欢他的管束。

有一次她和好友王映霞说:

结婚成了爱情的坟墓,志摩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憧憬的爱是虚无缥缈的爱,最好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

一旦和心爱的女人结婚了,幻想泯灭了,热情也没有了,生活变成白开水,淡而无味。

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大烟,管头管脚,我过不了这样拘束的生活,我是笼中的鸟,我要飞……

而徐志摩此时也无法认同陆小曼奢靡的挥霍,她的堕落。

因为他不赚钱,就难以维持陆小曼的生活了。

而陆小曼还有一层原因,她其实很介意徐志摩的多情,据他所知的女性朋友就有不少,尤其介意他和林徽因走得太近,太过频繁。

一系列矛盾,叠加一起,让他们感到压力。最终导致夫妻两个南北分居生活。

徐志摩想住到北平生活,那里有林徽因,他希望陆小曼一同前往,但陆小曼更喜欢上海,或许也是为了逃避面对徐志摩父母以及林徽因。

她拒绝了。像当年拒绝和王庚去哈尔滨生活一样。

徐志摩只能是南北奔波。为了节省开销,他常常做免费的飞机往返。

但,最终出事了。

07

1931年11月,陆小曼由于过度挥霍很难维持家用,写信让徐志摩回上海。

徐志摩以为小曼想他了,兴冲冲赶来,满心等待一场久别重逢的欢喜。

但等来是陆小曼躺在塌上吞云吐雾,态度冷淡。

为此他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陆小曼盛怒下把烟枪砸向徐志摩,砸掉了他的金丝框边眼镜,镜片碎了,徐志摩的心也被砸碎了。

一个负气,离家出走;一个盛怒下,写了绝笔信。

徐志摩是第二天下午回家的,当时陆小曼出去了,他看到桌上那封绝笔信后,决定回北平。

他本来知道有雾,是不想走了,但后来还是坐了免费的邮政班机,他回去的还有一个原因,或许是要参加林徽因的讲座。

那天是11月19日。飞机遇大雾,坠毁,机上连徐志摩在内的三人,无一幸存。

一场吵架,一次负气,一封绝笔信,一次离开,一对夫妻,成了永别。

飞机失事后,陆小曼得到噩耗,整个人懵了,歇斯底里把前来报信的人赶了出去。

她怎么会想到这样的结果?那个男人是她最爱的人啊,他怎么可以突然不见消失在世上?

她没有资格去山东认领徐志摩的遗体,也没有资格参加丈夫徐志摩的葬礼,因为公公不让。

徐志摩在世时,公公生日,不让陆小曼参加,婆婆死了也不让陆小曼悼念,现在徐志摩出事,公公更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怪责在她身上。

而陆小曼不仅被公公和徐家人恨,也被周围朋友口诛笔伐,再次成为众矢之,亦如当年她和王庚离婚,和徐志摩一起。

人们骂她是红颜祸水,包括当时的胡适、林徽因、金岳霖等人都和她断绝往来,怪她的错,是她执意不愿北上生活,才害苦害死了徐志摩。

可谁又能知道陆小曼的悲痛?

这场爱里,哪有什么谁是谁非?只是两个深爱的人,却不懂得婚后如何相爱,如何经营生活罢了。

也是因为谁也不愿改变自己。

如果当时陆小曼知道徐志摩急着走,是为了赶林徽因的讲座又会是如何悲凉?

所幸当时她所知道的是徐志摩出事后,他身边唯一保持完好的遗物是她某年某月某日画的那幅山水画。

如果知道飞机会出事,陆小曼一定不会和徐志摩争吵,一定不会拿烟枪砸向他;

如果知道这一去,注定夫妻永别,徐志摩或许也不一定要去听林徽因的讲座,非要和陆小曼负气出走。

但人生没有如果,留下的只有结果各自承受。

那年徐志摩34岁,陆小曼 28岁。

他们最好的爱,定格在浙江硖石的那幢小洋楼里……


民国名媛陆小曼和她的三个男人

端木婉清:情感作者,你的感情闺蜜,复杂人性解惑人,已出版畅销书《懂,是尘世里最美的情话》感谢您的阅读,期待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名媛   北平   租界   绝笔   公婆   风花雪月   公公   美文   上海   婚后   民国   诗人   父母   夫妻   婚姻   日子   男人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