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曾国藩一生病痛与功业并存

这一章讲了曾国藩从三十岁开始便被种种病痛折磨,三次重病,两次差点死掉。常年被疾病折磨,直到晚年。但曾国藩始终坚持做着他的工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始终没有找任何借口放弃自己。别人的潜力最多发挥10%左右,他却发挥了120%,这是何等得不简单。

曾国藩天资平庸,不仅仅体现在智商上,身体素质也只能是中下水平。三十岁的他,经常耳鸣、气短、疲劳。三十岁、三十三岁、三十六岁时得了三次大病,前两次都很严重,差点死掉。最严重的时候,十七天完全无法进食、无法下床,一个多月无法走路。由于他长期压力过大,精神过于紧张,竟然早起吐血数口。三十五岁起又得了皮肤病,这个病便从此伴随了他一生,百般医治无效。伴随着他的还有失眠症,眼病,六十岁的他便右眼失明了。还有高血压、腰痛、疝气、胀肚、腹痛、腹泻、牙痛、盗汗……可以说,他几乎全身是病,大病小病一大堆。

普通人如果身患曾国藩这样的多种疾病,不要说难于建功立业,能够维持正常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曾国藩却带着这些疾病,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业。曾国藩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靠的就是两个字:一是强,二是勤。

所谓“强”,就是以志帅气、勉强自己。他认为一个人疲惫不振,就是气弱,应以“志”也就是意志力来统帅自己,强令自己。他认为一个人想在这个世上立定脚跟,能依靠的只有“自强”二字。可以说,支撑曾国藩一生奋斗的,正是这种“自强”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代青年值得学习的地方。

除了“强”字,支持曾国藩带着病体工作的另一个字是“勤”字。他说,不管打仗还是做事,失败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傲,二是惰。聪明人失败是由于傲,而平庸人失败则是由于惰。曾国藩认为,身体衰弱不是懒惰的理由,相反,操劳工作正是战胜衰疲、振作精神的最好办法。曾国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他的日记中,我们看到,他几乎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他认为勤劳工作,不负上天赐予的每一天,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之一。每天睡前,还要检省自己一天的言行。他的一生,留下了两千万字以上的创作,算下来基本上每年写作六十万字左右,真是了不起啊!

上天赋予曾国藩的智力和体力,本来只够他完成一生事业的十分之一,他却把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逼到了极限,超越了极限。逼迫他的正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曾国藩称得上是一名英雄!

当然,除了每日辛勤工作,自强不息外,他也讲究养生之道,即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就是不要经常动怒,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饭无过饱,加强运动。

讲求养生,对曾国藩的身体颓势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却不能治本。直到生命的末尾,曾国藩仍然没有停止高强度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自省。

可以说,曾国藩为这个国家,耗尽了最后一滴心血。他凭借他顽强的意志力和病魔做了一辈子的斗争,也建立了丰功伟业,令人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丰功伟业   病体   疝气   失眠症   功业   意志力   大病   自强   美文   平庸   侧面   体力   身体   极限   疾病   精神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