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乒器观察 101:混双决赛背后的器材观

尽管昕雯组合输给日本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更多是技术和心理上的原因。比如大家都看得出许昕过度求稳,拉冲不出威胁,而水谷隼近期的针对性训练强调了压在前台的反拉反冲(近期采访可以了解到),伊藤的打法则一向让人头疼,即便大蟒在后台拔高吊弧圈,也能被一拍了事。


但,本栏目的重心一直在于观察选手的乒器,所以,先完成任务再说。本周看点:混双决赛四位选手和达科、奥马尔的器材配置。

每周乒器观察 101:混双决赛背后的器材观


混双决赛的兵器

许昕蓝标。如果大家记得之前黑马君列过的本市A级高手的乒器谱,会发现用碳素王朝的比许昕蓝标更多。碳素王朝显得更脆实,近台更容易出一速;许昕蓝标吃球更深,需要有更广阔的发力空间,发力后弧线更长更顶。但前提是发力充分。如果没强悍的发力去驱使,也就剩下个“无脑上台”的高上台率。因为近台中等力量下,不够转,速度也一般啊,这点尚不及碳素45和极强纯木。

每周乒器观察 101:混双决赛背后的器材观


刘诗雯的特制InnerforceZLC。虽然一般力量下当然快不过外置芳碳和ZLC,但好歹是成名已久的神板,无论专业还是业余领域。张怡宁ZLC就是同样的结构。黑马君对这个结构可以说极为熟悉。这个板子配狂飚3有些人是认为不搭的。配外套会更能释放它的弹速、通透感。如果像刘诗雯一样正手配狂飚3,那会变得更中规中矩,旋转和弧线是强化了,但优势方面是削减的。如果刘诗雯像世乒赛夺冠时的状态一样,正手也能拼命拉冲,那还是能激发它的底劲(内置ZLC,又有阿尤斯大芯)。但在双打过程中,因为选手难以像单打时那样充足地发力,又贴了狂飚,那么相对来说,它的威胁就会平淡些。


水谷隼ZLC。向来是弧线蛮好的板子,虽然是外置纤维,但有了柔和吃球的林巴面材的加成,会持球些,再者这板子向来是手感好的。配合水谷用的两面Dignics 80,无论是旋转还是防守借力的速度感,都是蛮加分的。


G-1。尼塔库的这胶皮用于拍打确实不错,这个我们是知道的。而伊藤美诚用的生胶Moristo SP虽然说是海绵特制,但这类选手的东西虽然杀伤和威胁可能增大了,但不一定像市场版那么容易驾驭和适合我们。

每周乒器观察 101:混双决赛背后的器材观


达科的全套挺拔

把皮切福德拉下马的达科,其实在去年11月的世界杯就吓了马龙一跳(马龙4:2获胜)。以至于本次奥运会赛前,马龙都说他会是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对手。因为他的反手确实太犀利了。那种发力地“甩”弧圈,动作没格林卡那么舒展,相对紧凑,但爆发力非常强,一度给马龙造成很大困难。


达科的底板是钢铁超一代特制。寇头面材+阿尤斯+薄碳+染色巴沙木+巴沙木+厚碳(中间层)。巴沙木作为一种非常轻质的木材,手感很透。一般认为不能给底板提供太大支撑。不过钢铁超这板有3层碳素的辅助。而且8木3碳的结构在近台速度不会差。


达科的反手MX-P,正手K2。K2作为一款内能粘套,硬度上接近40度狂飚3,手感和性能也是有很多相似处。至于MX-P,已经被多位发力强人用在反手使用了,包括业余高手。

每周乒器观察 101:混双决赛背后的器材观


奥马尔的底板


奥马尔并没有使用蝴蝶欧洲分公司为他量身定制的内置KLC(类似狂飚龙5的结构),反而用上了张本智和ZLC。黑马君向来比较看好这块底板。支撑力和碳素都会比原来的Innerforce Layer ZLC更突出一些。对于渴求吉村真晴限量(现在太高价)的球友来说,张本智和ZLC其实是比较实惠的一个选择,性能上也有八九分相似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混双   格林   王朝   正手   组合   底板   板子   碳素   外置   弧线   手感   美文   选手   钢铁   决赛   速度   器材   结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