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读后感

《一生》的女主人公约娜出生在19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是父母的独生女儿。她的父母从她一生下来就对她寄予了厚望,希望她一生幸福美满。父母为了培养她,从她懂事起就把她送进了条件优越的教会女子学校,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懂得了许多知识,教会的特殊职能还赋予了她一副善良的心肠。她优秀的品质就像她美丽的容貌一样,受到了和她接触过的每一个人的称赞。

约娜带着充沛的生命力和对幸福的渴望踏进生活,但她的一生却是伤心绝望的一生。作为少女,她幻想忠贞的爱情,最终还是插在了牛粪上;作为妻子,她幻想幸福的家庭,但她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丈夫的欺骗;作为女儿,她敬爱她的父母,幻想他们是最敦厚而有德性的长者,但是她后来发现他们也都各自有自己荒唐的经历;最后,作为母亲,她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梦想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但结果她的儿子保尔沉溺妓女、挥霍无度却弄得她几乎倾家荡产。这个当年充满了天真、欢乐和幻想的美丽少女最后竟变成了一个意志薄弱对一切都已麻木了的老妇人,全仗着她旧时的使女罗莎丽的照顾,才得以苟延残喘地度过余生。

作者的意图很明显,他想说明人生终究是空虚的、无意义的,人的命运不可能不是孤独的、不幸的和悲惨的。带有强烈的宿命主义和悲观主义观点。

小说的结尾部分有一段值得一提的描写。那是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的下午,佣人罗莎丽赶着马车载着约娜在破败的庄园里闲逛,光秃秃的树木静静地肃立在道路的两旁。约娜望着漫天的雪花若有所思地对使女喃喃自语说道:“我的命,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呢?”罗莎丽低头赶着马车,在思考着怎么回答她的提问,半天她絮絮地说道:“夫人,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天不得不为一片糊口的面包而奔走忙碌,你也许就不会这么想了。”

这个回答等于是答非所问,也等于没有回答,她只是阐述了一种现象。以一个使女的水平是绝对回答不出约娜为什么命那么苦的,她只能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回答到这种程度了。其实,不仅女佣人回答不出,就连小说的作者莫泊桑也回答不出,他不过也是借小说人物之口说出了自己对人生迷茫的心情。

小说结尾处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生从来不象意想中那么好,也不象意想中的那么坏。”也许,生活就是如此:幸福总是短暂的,而且往往是人们受自身梦想的欺骗时才感到幸福;痛苦却是无限的,因为现实永远不象人们想象那么美好。所以抛开作者虚无悲观的人生态度外,我们的积极意义上的理解应该是:对待生活既不能有太多幻想,也不能完全不抱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保尔   女佣人   挥霍无度   使女   读后感   马车   美文   教会   儿子   父母   女儿   幻想   少女   幸福   人生   作者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