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是去年买来的,放着挺久了,我看书速度慢吞吞的,一直排不上日程,曾经在《读者》上看了这本书的节选文章《由来笑我看不穿》知道个大概情况,觉得心中了然。直到元旦挚友小叶生病,我惊觉自己必须获得更多正面的能量来帮助她。于是想到于娟的这本生命札记。

于娟是复旦大学一位年轻的讲师,《此生未完成》大多是于娟在博客上留下的文字。2009年12月被诊断为乳腺癌之后她选择了用文字来保存对生命的热爱。她的文字朴实无华,对生命的感悟没有多少引经据典,皆是肺腑之言,生命最后的文字没有任何炫耀技巧的成分,这样的原生态的文字因为真诚与朴实反而变得更感人。

生命绝境与文采泉涌碰撞时往往能创造出意义独特的文字。于娟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权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写作,沉淀了浮躁、剥离了伪装、远去了喧嚣、放下了执着。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

“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这是书的封面上的一句话。

“三十岁之前的的努力更多是因为自己有着太多的欲望和执著,从没有“只要活着就好”的简单。我不是高僧,若不是这病患,自然放不下尘世。这场癌症却让我不得不放下一切。如此一来,索性简单了,索性真的很容易快乐。若天有定数,我过好我的每一天便是。若天不绝我,那么癌症却真是个警钟:我何苦像之前的三十年那样辛勤地做蚍蜉。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我一直在想执着和执著的区别。”

于娟在文字里感叹:“简而言之,是我之前看不穿。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咸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好,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

“一个人的意志可以越来越坚强,但心灵应该越来越柔软。”于娟做到了。她用非凡的毅力抵抗病魔,给人们坚强的力量;她用柔软的情感留恋亲朋,给人们温暖的力量。

生命有着怎样的状态?它用什么方式得以延续?很多人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若将一个人的生命放置于历史和思想的时间轴上衡量,生命本身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佛家说,布施有三:财施、法施、无畏施。我觉得于娟的文字就是“无畏施”,她施与别人豁达与坚强的态度,将生命的感染力开到荼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佛家   复旦大学   蚍蜉   无畏   读后感   名利   美文   癌症   执著   柔软   执着   坚强   意义   力量   文字   生命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