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远方的家

#月圆话中秋#

我有些期待,但又有些害怕中秋节的到来。

工作以后,我几乎很少在家里过中秋节。我家在皖北一座小县城,而我工作的城市这么多年一直是省会合肥。说实话,两地的距离有些远了。加之家里人对中秋的认知更多是节日期间的走亲访友,从小耳濡目染的我可能内心里对中秋也没有特别的期待。

不知什么时候,中秋和国庆双节的重合度很高,加上惯有的“国庆小长假”的说法,让中秋节的存在感骤然降低。不得不承认,在国庆和中秋节高度重合的那些天,我们得以享受从工作中抽身而出,自在地陪伴家人纵情山水,几乎全都要感恩国庆节的法定节假。


中秋——远方的家

后来有了汽车,出行似乎也变得相对容易许多,但中秋节除外。我很羡慕那些家在合肥同城或者所辖三县的朋友,可以不用考虑路程和出行成本(时间或者金钱),甚至随时随地想回家都可以。但他们会安慰我说,总是频繁回家,反而没有了对家、对亲人的那种热情。我想,所谓的“久别重逢”,应该就是挺美好的吧?

以往的那些年,每逢到了中秋前夕,母亲总是会提前问我今年回不回来。她总是会说,路太远,车太多,让我不要回来。可是每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她却掩饰不住的开心。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通常是不停地问东问西,然后就是想吃什么东西,她来安排。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中秋节能够吃到一顿鸡肉或者排骨就感觉很满足,如今却变得索然无味了。我不忍心告诉母亲自己对她满心欢喜的食物并无食欲,还要表现得对某一种做法特别钟爱。其实,我更喜欢母亲煮的稀饭和青椒土豆丝。


中秋——远方的家

今年的中秋节,我却有些期待它早些到来了。

奶奶在生前的最后那些日子一直由母亲照料着。奶奶有福报,今年春天平静而安详的离开了我们。奶奶在前面已经不能言语,去年生活已不能自理。奶奶只有我父亲一个儿子,另外我还有两个姑姑。其实父亲和姑姑的关系一直很好,但是在照顾奶奶的事情上逐渐有了些许分歧。奶奶没有让自己的子女为难,却留给了子孙们无尽的念想。

我想在中秋节的时候,去奶奶的坟前焚些纸钱。奶奶生前太节俭了,自己不舍得吃穿,省下来的却全部给了儿孙子女。我的两个姑姑总是会在每个季节更替的节点给奶奶添置新的衣物,而奶奶却总是不舍得穿,她总说,新旧都一样,旧得穿习惯了,反而觉得穿起来更舒服些。一直到奶奶走的时候,父亲给奶奶置办的衣柜里仍整整齐齐地堆放着很多新的衣物,只是奶奶再也没机会穿了。


中秋——远方的家

我有些没有准备好如何面对今天的中秋节。

还有十来天就是中秋了。经过了漫长的秋雨季,最近天气晴朗得有些让人燥热。最近这几天,每天的最高温度几乎都在三十度左右,只有到了夜色深沉,灯火阑珊的时候,从遥远的天边吹来的细细的风才让白昼的余热渐渐飘散。

按照以往的情形,我应该先带着爱人和女儿去岳父家,然后再去她几个姑姑家。走完她这边的亲戚,接着就是我这边的了。这样一圈走完,少说也要三天的时间。现在回趟家挺不容易的,有时候想用自己有限的空闲时间陪伴父母和家人,却也身不由己。中秋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可是我们却把太多时间花费在了世俗的形式上面,真是遗憾。


中秋——远方的家

遗憾的是奶奶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其实父亲和我一样是非常遗憾的。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条件,可以更好得赡养老人,陪伴他们的时候,却发现时间根本不会停下让人老去的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中秋   合肥   姑姑   中秋节   衣物   美文   生前   国庆   子女   奶奶   远方   遗憾   父亲   母亲   期待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