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文/源说情感


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在我的认识中,这里的“母丑”涵盖很多方面。


这其中就包括长相、性格、慈恶程度等等。


无论父母有多明显的缺陷,作为子女,也要遵循最基本的孝道。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但是,当“母丑”成为客观事实,无疑会给子女造成很多困扰。


因此,父母是一个家庭的风水。


父母明智,家则兴旺;父母愚钝,家则衰亡。


01.


很多年来,林先生心里一直有块心病。


六十多岁的他,原本可以像其他同龄人一样,过上儿孙满堂、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可现实是,因为他的妻儿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这个三口之家分崩离析。


据他所说,儿子一直在外地打工,差不多七年时间没有回来过。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妻子李女士去找过儿子小李,却遭到后者的冷眼无视:


“你是谁?我认识你吗?”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小李的冷漠态度,让李女士心如刀绞。


相比之下,林先生与小李之间的关系还算合得来。


发信息给小李,他也回;打电话给小李,他也接。


可唯独一点,小李因为李女士的缘故,就是不肯回家。


无论林先生如何苦口婆心地劝他,小李就认定一点:


“只要她在家一天,我就永远不会回来。”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小李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给林先生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


他侧面表达的意思就是,要么选妻子,要么选儿子,两者之间只能二选一。


眼看妻儿的关系已到剑拔弩张的地步,可林先生对此也无可奈何。


备受煎熬的他,曾多次有过轻生的念头。


可心里一丝丝的团圆念想,又多次将林先生从寻死的边缘拉了回来。


就这样,老两口和儿子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彼此僵持着。


02.


每到过年的时候,都是林先生和李女士最难受的时候。


别人家的子女,每到这个关口都会回来与家人团聚。


可自己家里,每年都是两个老人独守空巢。


这种心理落差,常常折磨得两位老人痛苦不堪。


更难受的是,自己儿子常年在外不回家,邻居们也爱在背后说闲话。


这无疑又加重了两位老人的心理负担。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有一年,林先生因过度思念儿子,连续几天以泪洗面。


李女士见到后于心不忍,决定和丈夫主动去找儿子过年。


为此,他们大包小包地带了很多年货,踏上与儿子团聚的“征途”。


出门的时候,邻居好奇地问他们要去哪里。


老两口脸上带着高兴的神情,骗他们说儿子叫着去外地过年。


其实,两位老人心里是真的高兴。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就好像,虽然这不是儿子的意愿,但只要我们主动,一切矛盾都会烟消云散。


在林先生看来,儿子和妻子之间固然是矛盾重重,可好在他和自己的关系并未割裂。


就算他们母子有着深仇大恨,他坚信看在他的面子上彼此都会各退一步。


更何况,眼看着就要过年了。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儿子心里纵使有万般不肯,也会慢慢释然。


可现实往往不尽人意,儿子的狠心程度,超出了两位老人的想象。


03.


为了与儿子团聚,两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不远万里、不辞辛劳地到达目的地。


他们挑着备好的年货,找到了儿子小李工作的单位。


单位的主任有副热心肠,知道他们是小李的家人后,便主动接待这老两口。


又是端茶、又是唠嗑,之前还主动帮他们挑东西。


见到主任如此热情,两位老人的心里莫名地泛起一阵酸楚。


自己的亲儿子,有时还不如一个外人。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暂时安顿好后,两位老人试着联系儿子,可对方多次拒接电话。


无奈之下,主任只能帮着联系,可得到的回答是:“我不见,叫他们回去吧。”


主任不死心,义正严词地训斥他。


可小李就像不怕开水烫得“死猪”,态度始终如一。


为此,小李还专门躲起来,不让父母找到自己。


既来之,则安之,虽然儿子态度冷漠,两位老人也不想就此放弃。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正好,单位的一位师傅要回家过年,又见老人可怜,便将自己的宿舍让给他们住下。


这一住,就住到来年的正月初,在此期间,小李从未出现在两位老人的眼前。


儿子如此狠心,让两位老人心如死灰。


李女士暗恨,自己生这个儿子究竟有什么用,好不容易养大,却落得个不认的下场。


引人愤慨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感到好奇。


他们母子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才导致原本亲昵的关系变得如此剑拔弩张?


04.


细究之下才发现,小李对李女士的冷漠并不是无缘无故。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李女士的脾气过于暴躁,导致母子关系出现隔阂。


为了将自己的冷漠合理化,小李倒出了很多让他难以忍受的往事。


第一,他觉得母亲对爷爷奶奶并不好,搞得婆媳关系持续恶化;


第二,母亲曾经公然与领导对骂,导致丢了工作,被迫下岗;


第三,母亲处理不好邻里关系,时常和邻居为了一点小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最让小李难以忍受的是,母亲曾经为了几毛钱,搅乱了家里的平静生活。


有一次,一个小混混用过李女士店里的公用电话后不给钱。


林先生为了不得罪人,就告知对方不用付,哪知李女士依旧不依不挠,还出言不逊。


这种做法激怒了小混混,导致双方发生肢体冲突。


最终,林先生被混混打伤,住进了医院。


总而言之,小李认为母亲的坏脾气,给自己乃至家庭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对于这点,就连林先生也选择站在儿子这边,认同他的说法。


看到丈夫和儿子不理解自己,李女士心里委屈不已。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儿子说自己对爷爷奶奶不好,但自己平时也会给他们过生日、买东西。


反观自己儿子,哪怕现在已经33岁,这些事他一件也没做过。


不仅如此,和混混爆发冲突那次,李女士直言自己就靠这个赚钱,


如果人人都像那个混混一样,她拿什么养活家人?那个混混该将就吗?


李女士倍感寒心,觉得他们对自己过于苛刻,看不到她为家庭的付出。


这是一个女人的悲哀,也是一个家庭的悲哀。


05.


然而,上述事件仅仅只是母子关系割裂的铺垫,并非真正的导火索。


有一年,李女士因自家店面的租期问题,和租户发生了严重冲突。


店面快要到期的时候,李女士不想让租户续租。


双方就这个问题争执不下,导致场面逐渐失控,甚至大打出手。


挨打之后,租户的态度依旧不改,无奈的李女士只能寻求法律援助。


没成想,租户恼羞成怒,直接跑到林先生跟前以人身威胁,逼迫他们撤销诉状。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为了安全着想,林先生只得劝说李女士向租户妥协,而李女士也做出了让步。


同样是为了家人,李女士勉强同意再给租户续租一年。


小李当时在外地打工,听说母亲被租户打的消息,他直言一点都不意外。


在他看来,母亲的脾气这么坏,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虽然心里有些不屑,但他还是特地赶了回来,目的只为彻底地息事宁人。


他以父亲林先生的名义,和租户背地里签订了附属协议。


本来租期只有一年,但被小李延长至三年。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女士都被蒙在鼓里,直到她无意中发现,整个人顿觉气愤不已。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她心想,自己被租户打过,家人不帮着自己也就算了,还要这般讨好对方。


更何况,他们之间爆发过这样的冲突,


李女士只觉得和对方多合作一天,这心里的疙瘩就越大。


没多想,李女士直接打电话质问小李,为什么这么做。


可小李也没个好气,母子俩发生激烈争吵。


回想起以前的种种,小李觉得母亲实在是不可理喻,一气之下不再认她。


06.


看完这个故事,真替李女士感到不值。


在我眼里,她就像一个男人,什么事情都冲在最前面。


而家里真正的男人,一个意气用事,一个懦弱逃避。


面对家庭的分崩离析,小李只会选择置气,而林先生动不动就想着轻生。


对于逃避责任这点,父子俩真算是一脉相承。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李女士心里的苦也就不言而喻。


诚然,她的脾气确实很差,但“罪不至死”。


母亲做到这个份上,是失败,也是悲哀


她做的事,在旁人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值得原谅的。


作为儿子,小李多次吐槽自己母亲因为一点小事如何如何。


殊不知,自己也正在为一些小事和母亲堵没必要的气,而这一堵居然就是七年多。


有句话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的头发白了,也就意味着子女们该放下成见了。


别等到他们真的离去,才认识到自己浪费了多少时光。


我是源说,一个专注自我成长的写作萌新,每天分享真实又好看的情感故事,欢迎点赞、转发、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母亲   都会   租户   老两口   母子   混混   美文   子女   冷漠   悲哀   冲突   家人   儿子   老人   父母   关系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