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成:死娃筋

张书成:死娃筋

小时候读《水浒传》,读到杨志卖刀那一章,不禁为泼皮牛二的无赖行为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也为杨志的飞起一刀而拍案叫绝。步入社会以后,才发现类似牛二的人在我们身边也没灭绝,他们像幽灵,像鬼魂,时不时出现在我们眼前,出现在我们身边,让人厌恶、憎恨、惊恐、害怕,很多时候对他们又无可奈何,只好避而远之,等着老天去报应,去惩罚——农村人把这类泼皮无赖叫“死娃筋”。


“死娃筋”常常是“软处欺硬处怕”。我在商南城里教书的时候,有一年夏天,刚下过大暴雨,学校门口的大操场上还是一窝窝水潭,可在这时,一个满脸撗肉的小伙开着一辆红色四轮拖拉机,从东边的大路上驰了过来,在平展展的操场上犁过两道深深的渠沟,站在门口的几个老师忙上前阻挡,谁知小伙理也不理,故意加大油门在操场上转起了大圈,霎时,拖拉机身后翻卷起了泥沙的浪花……老师们一看没法,叫来了胖胖的王校长。王校长拦住拖拉机头,生气地对开拖拉机的小伙说:“你这小伙,我认得你,是前几年在这学校毕业的学生,这是你的母校呢,你咋忍心害学校?害老师?良心长到那达去了!”谁知这小伙翻了翻眼皮,满不在乎地说:“我母校咋?老师教我咋?你不教我,谁给你发工资?你拿啥养活老婆娃?要说你还得感谢我哩!”王校长可能沒见过这号学生,一时气得满脸通红,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就在这当儿,体育老师刘忠杰从大门里出来了,见了此景,二话没说,上去先灭了油门,又从车厢里拾走了摇把,一把採住小伙衣领拽下了驾座!小伙顿时吓得脸色苍白,结结巴巴连说再不敢了……过后,学校老师们都对刘忠杰老师竖起大拇指,说“三棱子就得让四棱子豁,刘老师为学校争了气,看二回谁还敢在学校惹事生非?”


张书成:死娃筋

有的“死娃筋”说话丧失人伦。八五年夏天,我到邻村去磨面,走到村东边见一群人围在一起看一对母子俩吵架,那母亲头发花白,衣衫褴褛,鼻一把泪一把地向众人叙说自己的遭遇:自己已经七十三岁,老伴尚在,当初分家时说好三个儿子每年给200斤粮,其中小麦包谷各100斤,另外每人给俩老人50块钱。可几年了,老二和老三都如数给了,唯独这老大一颗粮不给,一分钱也不拿。老娘来要,要么闭门不出,要么不置可否,不理不睬……再看那忤逆不孝的儿子,站在台阶上抽着纸烟,面无表情,对母亲的哭诉,脸不青不红,毫无羞愧之色。听着听着,他把烟蒂往地下一扔,拿脚一蹭,冲着母亲吼道:“你成天给人丧败我!给我丢人!你当初生我,是你俩个图受活,我又没请你生我!你给人说我小时候尿床,这边湿了把我搁那边,那边湿了又把我放到你暖干的一边,我没见,也没记得!你再喊叫,我就是没粮没钱,你不行了到法院告去……”底下的话我再没听,真想放下背笼去搧这“死娃筋”两耳光!好在立马有几个老者上去指着这个不孝子骂开了,我才悻悻地离开人群,背后传来一片议论声、斥责声、唾骂声。


有些死娃筋的脸比城墙还厚。我在州城工作时,有一天下班遇到本乡的一个熟人,言说他儿子患了白血病,在医院又发烧了,自己没带钱,让我先借他1000块钱救紧。我二话没说,掏出钱让他先给娃看病。后来听说孩子没了,也不忍心问他要钱。三年过去了,他既不还钱,连一句话也没有。去年春天,一次遇见他,刚提了句,他变脸失色,红脖子涨脸起来,说:“你咋记性恁好?外几个钱到现在还记得?当时你借给娃也没了,不借给娃还是没了,你要钱,问死人要去,我给你,甭想!”这真是厚颜无耻,歪理邪说!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道理?但我一言未发,转身就走,心想:权当叫贼娃子偷了!叫土匪抢了,再说,他孩子没了,已经够可怜的了,就算献了爱心吧……


张书成:死娃筋

不光男的里边有死娃筋,女的里边也有。我的一个同学,在本县一个川道大镇当镇长。刚上任,就听说镇上有几个上访的“缠访户”,其中一个中年妇女,一见领导说不了几句话,就脱裤子,吓得前任几位领导要么寻关系调走,要么一见此人就出门躲起来,害怕赖上自已,毁了自己名誉。但我的同学不信邪,思想上做好了准备。果然有一天中午,这位妇女又来缠访,一进镇长办公室说了几句话,就故伎重演,动手解裤带,脱裤子。同学“呼”地往起一站,把桌子一拍,大声喝道:“你有事说事!别拿你外一套吓我!我活了四十多岁,啥没见过?你要脱,你就脱光!让大家看看你和别的婆娘一样不一样?”说着喊来了几个干部。这女的一看镇长一脸正气凛然又怒目而视的样子,一时不知所措,立马提上裤子,换了一副讨好的笑脸……过后,再也不在领导面前玩脱裤子的“把戏”了。镇上干部都说:“新镇长一上任,就把这个头号死娃筋给治住了,还行!有两下子!”过后,同学的工作就顺利多了。


死娃筋是社会上为数不多的“毒苗”,可恨可恶,有的身陷囹圄,受到惩罚;有的病魔缠身,遭天报应;有的穷嫌富不爱,被亲邻唾弃,活成了孤家寡人;还有的被法院上了“失信人黑名单”,贷不上款,用不成信用卡,连出国旅游坐飞机也受到了限制,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事实上,随着法制体系的健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几年死娃筋明显减少,但是也没绝迹,君不见,马路上“碰瓷”的,网络上骗财骗色的,借钱赖账的,凡此种种,都是死娃筋的变种和化身,也是其幽灵再现啊!


死娃筋,千年社会滋生的一个怪胎,国家正在加大治理措施,也遭到社会的唾弃和鄙视,但愿渐渐消声匿迹才好。


张书成:死娃筋

作者简介:

张书成,生于1956年12月,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歌学会会员,丹凤县作协理事。

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金秋》、《先锋》、《共产党人》、《当代陕西》、《教师报》、《陕西教育》、《工商时报》、《农民日报》、《陕西农民报》、《法制周报》、《文艺报》、《商洛日报》、《丹江潮》、《山泉》、《丹水》等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数百篇(首),《万湾农家乐》、《旅游遐想》等获丹江旅游征文二等奖。部分散文、诗歌被收入《采芝商山》、《丹风文学》丛书,巳由北京团结出版社结集出版《棣花细语》散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商洛市   农民日报   丹凤县   泼皮   镇长   陕西   拖拉机   小伙   美文   诗歌   校长   儿子   同学   老师   学校   社会   张书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