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长那些事:我预想了种种困难,走访时发生的事却和预想大相径庭

教师文苑

楼长那些事儿

黄海燕

冬日的夜晚静谧、安详,楼下甬道旁的路灯投射出人们归家的剪影。晶莹的雪花在空中曼舞,一片一片,仿佛是掉落世间的精灵。偶尔也能听到邻居家小孩子的哭闹。

我正站在窗前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电话毫无预警地响起来,打破了夜晚原有的宁静。向阳社区委员通知我接手丰润国际的楼长,并布置了新的工作任务。我无暇再继续欣赏美景,着手准备第二天工作需要的纸笔。此时我的心算是落地了,我的同事最早在放寒假当晚就已经明确了工作任务,而我整整比他们晚了两天。

这两天里,我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份工作,因为去年冬天我们就曾深入小区,在疫情来袭之时值岗,劝导居民认真履行“扫码测温戴口罩”,放下粉笔,我们还肩负着保卫家乡平安的角色。

我静下心来对第二天的工作做了简单预设,但没想到正真下户走访时还是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预想了种种困难,在走访时发生的事却和我的预想大相径庭。

楼长那些事:我预想了种种困难,走访时发生的事却和预想大相径庭

第二天一早,我和同事晓玲相约一起去走访。此时雪后天晴,红装素裹,一片绚丽。我在心里暗暗祈祷着:疫情快点结束吧,可别辜负了这样美好的北国风光啊!积雪在我们的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似乎在说:“祝愿你们今天的工作能够顺利。”我和晓玲愉快地踏上了走访之旅。寻社区报到这一过程就出乎了我们的意料。我们左打听、右打听,中间还跑错了地方,终于在一个好心人的带领下找到了社区并从负责人那里拿到了资料。这似乎预示着接下来的工作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我们首先去我负责的单元走访。走到第一户时,我们边介绍自己边敲开了门,询问居民的基本信息。居民回答姓“由”时,我心里咯噔一下,我明明看资料上写着这户姓“曲”,我又问了一遍:“你们家不姓曲吗?”户主淡定地回答:“姓由。”此时我的眼镜因为戴口罩蒙上了一层白霜,我索性摘掉眼镜看了看资料,心里没了底,难道找错了单元?我不死心地问居民这房子是不是租的,居民说就是自己家的房子,我低声地和晓玲说:“和资料信息对不上,有可能找错了。”

楼长那些事:我预想了种种困难,走访时发生的事却和预想大相径庭

晓玲拿过我的手机看了看,轻声地对我说:“信息对,你把“由”错看成“曲”了。”我能感受到晓玲的无奈,她一定在想:“这队友,真是绝了。”也有些不想直视住户上下打量我的目光,真想就地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逃避一会儿。但工作还要继续,于是就安慰自己:“幸好和晓玲一起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笑话,最关键的是我也没想到居民会姓这么个姓,下面的工作一定再认真些。”这样我们和第一户居民核实完基本信息之后,初步理清了工作思路。

当我们满怀信心地敲开了第二户时,就上演了现实版的“你说啥”。

我们敲门时能听见屋里有声响,就边敲边等待。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位大娘,头发花白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佝偻着身子很不舒服的样子,倒是旁边站着的大爷主动问我们:“你们有啥事?”晓玲向大爷详细地介绍了我们上门的目的,大爷听后一脸茫然瞪着眼睛向我们大声问到:“你说啥,你们是干啥的?”晓玲又耐心地重复了一遍,大爷此时很激动,双手比划着,气息有些不稳,急切地重复着:“你说啥,你们是干啥的?”

楼长那些事:我预想了种种困难,走访时发生的事却和预想大相径庭

这一遍比刚才声音还要大许多,弄得我俩面面相觑。接下来晓玲又在原来高声的基础上提高了几个分贝向大爷说明来意,大爷呢,还是那句话:“你说啥,你们是干啥的?”再看大娘的身子快弯成九十度了,手里的拐杖颤抖着敲击着地面,发出了不规则的嗒嗒声,混浊的双眼透出急切,嘴里呜呜地说不出任何话。我说不出此时复杂的心情,在我的预想中觉得可能会有不太配合的居民,我甚至还提前脑补了各种不配合的理由以及自己应对的方法。但此刻面对眼前这一幕,我们手足无措。

此时我们已经在两位老人家门口站了十几分钟了,我对小玲说:“要不先去下一户?”晓玲很果断地回答:“再等等,看这两位老人的样子,一定有人照看,有可能出去了,不会走太远。咱俩现在走了,关上了门,这两个老人状态很让人不放心,毕竟门是我们敲开的。如果我们不来,他俩可能就老老实实地坐那呆着呢。”晓玲的话很有道理,我俩决定陪着老两口坚持守候,疫情期间,核酸检测是大事,坚决不漏掉一人,大娘能听懂我们的话,步履蹒跚地挪到沙发上。

楼长那些事:我预想了种种困难,走访时发生的事却和预想大相径庭

大爷就坚持着站在门口,仿佛在和我们一样期待救星。过了好一会儿,从楼下回来的一个年轻人终于解救了我们,他了解了我们的目的后,向我们介绍了家里的情况。他是老人的孙子,并特意告诉我们大爷、大娘今年都90多岁了,身体都不太好,大娘语言表达吃力,大爷听力不好。小伙子人非常热情,看得出来,他对政策领悟得很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临了,他还建议我们一定要记好他父亲的电话,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沟通。

在之后的走访中,大多数居民们都比较配合。很快我们来到了门牌为601、602的门前。602在资料中没有登记信息,需要我们补充上。我心里很期待,毕竟曙光在前了,走完这一户我负责的单元就顺利完成了走访任务。没想到我们敲门时,房间传出的声音很是不快:“等一会儿!”房门打开后,站在门口的大哥睡眼朦胧,光着膀子,满脸不耐烦:“啥事儿,快说,这一大早上的。”大哥没好气地嘟囔着。我们把来意说了一下,大哥的眼睛一下子瞪了起来:“我不能把身份证号和电话给你们,谁知道你们是不是骗子?”我和晓玲都后退了一步。我想到了人口普查时居民把我当骗子的场景,此情此景何其相似,人性中毫无缘由的怀疑与不信任,让我五味杂陈。

楼长那些事:我预想了种种困难,走访时发生的事却和预想大相径庭

但工作还要完成,于是我就拿出了社区所给的资料,同时把手机当中的工作微信群展示给他,晓玲在一旁解释“登记信息是为了便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安排”。大哥将信将疑,这时一位大姐拎着早餐走上楼来,问我们:“这是怎么了?”大哥把事情经过简单描述了一下。原来是大哥的爱人晨练回来了。就看大姐一拳捶到大哥肩上:“和你说了多少遍了,现在没那么多骗子,再说你有啥可骗的?再有上门统计的,你就赶紧告诉人家,人家这一天容易吗?”大哥憨憨地笑,不说话了。大姐的话让我们心里酸酸的、暖暖的,同时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俩人的感情特别好,尤其是热情的大姐的支持,让我们非常感动。在他们配合之下,我们顺利地登记了他们的基本信息。

走访一天下来,我们克服了种种沟通不畅的局面,收获满满。转眼到了全员核酸检测的前夜,我挨家挨户打电话通知。打到501时,我首先介绍自己:“你好,我是咱们单元的楼道长。”电话那头马上应道:“你好,道长!”我听了一愣,有点犹豫不知道怎么接下去,此时的安静让我感觉到电话那端传递过来的淡淡的尴尬,但很快反应过来将错就错吧,立即说:“贫道这么晚打扰你,就是通知明天早晨9点去客运站做核酸检测。带好身份证,戴好口罩,检测前两小时不吃饭、不喝水,8.30在楼下集合。”501的大姐听完哈哈大笑,回答:“放心吧,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楼长那些事:我预想了种种困难,走访时发生的事却和预想大相径庭

在寒冷冬夜,我们原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窗外的月光调皮地爬上了窗楞,好像在说当楼长不仅有艰辛,还有意想不到的快乐。

在这段难忘的当楼长日子里,我深深意识到肩膀上责任的重大,疫情无情。前方的领导统筹各项工作昼夜不息,我们的医护人员奔赴在一线战场没日没夜忙碌,而我们楼长放下粉笔,迅速投入核酸检测人员前期统计的细致工作,为后来铁力市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的毫无遗漏做了成功的铺垫。

另外,在具体执行的时候,我感悟到:任何细小的工作,迎难而上努力去做的同时,要多一份坚持、多一份耐心,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每个人都认真践行着我们的使命,凝聚成一股力量,战胜疫情,还家园平安。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疫情早日过去,春暖花开之时,我们能够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也能够在华灯初上时惬意地行走于灯火辉煌的街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目的   核酸   大娘   大相径庭   基本信息   疫情   美文   大爷   大姐   骗子   单元   大哥   居民   困难   老人   发生   电话   工作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