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鱼怎么养?稻田的生态养鱼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上涨,土地的价格也是逐年上升,对于养殖行业来说,土地如果可以重合利用,是一种不错的降低成本的措施。而近年来,有一种生态养殖技术的方法,介绍到了这种合理利用土地的方案措施。那就是生态养殖技术。对于养鱼户来说,生态养殖技术有一个首要可以选择的地方,就是稻田生态养殖,利用鱼吃虫、吃草、鱼粪肥田,额外收获一季鱼的良性栽培模式。那么生态稻田养鱼的农田建设应该需要如何实施呢?

生态养鱼怎么养?稻田的生态养鱼技术

(1)选好养殖的水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灌排方便,耕作层深厚不漏水的田。

(2)加高加固田埂。养鱼稻田四周田埂在春耕前用开挖鱼沟的下层硬土进行加高、加宽、加固。(3)开好鱼沟、鱼坑。在养鱼稻田四周田埂80-100公分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并根据田块大小再开挖“十”字、“井”字形中心鱼沟,鱼沟深30公分,宽40公分,同时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个深一米,面积约3-5平方米大的鱼坑,以备鱼栖息。(4)做栏鱼栅。为防止逃鱼,在鱼种放养前,须在进、出水口设置较牢固鱼钻不出去的栏鱼栅。(5)消毒和施肥。在冬季开挖鱼沟、鱼坑或旧的鱼沟、鱼坑修整时,每亩要用60斤以上的生石灰撒施消毒,撒石灰时田中应无积水,撒施后一星期再灌水,并亩施600斤腐熟粪肥培肥水质,再过4-5天后放养鱼种。

相应做好鱼种放养与管理

(l)鱼种的选择与放养。根据各地的习惯和市场的需要,可以选择鲤鱼、鲫鱼、草鱼、瓯江彩锂等。放养的数量,要根据稻田的生态条件及产量要求等确定。一般每亩可放养8-15公分大规格鱼种200-800尾。要先将鱼种放在3-5%盐水中消毒5-10分钟后再行放养。

(2)投饵。稻田中杂草、昆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都是鱼的天然自由摄食的饵料,一般每亩可形成40斤左右的鱼产量,如计划产量超过此指标,就必须投饵补充其不足。常年可作鱼饵料有嫩草、浮萍、菜叶、米糠、麦麸和复合颗粒的专用鱼饲料。投饲量要按需要逐步增加,要定点、定时。

生态养鱼怎么养?稻田的生态养鱼技术

(3)鱼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在做好稻田、鱼沟、鱼坑以及鱼种消毒的基础上,管好水质,发现水质有问题,要通过排、灌施用生石灰水改善。

(4)从稻鱼共育出发,相应调整种稻栽培技术。首先水稻品种要选抗倒伏力强的紧扣型耐深水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为抵消深水灌溉对分蘖的减少,要在培育壮秧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和用种量10-20%;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基肥为主,增加稻田水体中饵料生物量,尽量少施化肥,不施对鱼有害的碳铵等肥料;水的管理以保持一定的水层为主,控蘖也应改用灌深水(3-6寸)控蘖;稻田病虫害防治如果使用诱虫灯,一般不需要用药防治,如确需用药,也要注意选用对鱼无害的低毒农药,喷药前要加深田水,喷药方式以微雾为好,尽量不使药喷到田。

(5)捕捞。上市需要或水稻成熟时,排干田面积水,使鱼集中到鱼沟、鱼坑中,便于捕捞。

生态养鱼怎么养?稻田的生态养鱼技术

随着免耕栽培技术的应用,稻田治虫推广诱虫灯防治,“稻-灯-鱼”更是完整的生态种养模式,使“稻鱼共育,互利共赢”的生产方式,更趋向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的发展前景。生态稻田养鱼技术,既是节约了土地的利用率,也是对生态的一种保障措施,同时节约了一部分的资金的开销。想要了解更多养鱼技术,关注莫停农业,为您解答疑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瓯江   稻田   诱虫灯   粪肥   生石灰   生态   鱼种   田埂   栽培技术   深水   水稻   利用率   水质   美文   产量   土地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