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邑县“大年初一磕头”谈平邑县的孝文化——“晓彬谈孝”系列文章之二 姜晓彬/图文


从平邑县“大年初一磕头”谈平邑县的孝文化——“晓彬谈孝”系列文章之二     姜晓彬/图文

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在我的老家铜石镇姜家庄村,每年的大年初一,全村的老老少少一大早就出动了,门户大的,叔兄弟十几个人,浩浩荡荡,按着辈分挨家挨户磕头去。我们姜家庄村,到现在也才一千多人,姜家是大户,五百年前都是一大家,共分“东西南北”四大门姜家,其实都是一个老祖宗。我是南门姜家,我的祖父弟兄六个,我祖父排行老四。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一天一亮,父亲就老早地喊我们起来,快点起来,给您五老爷、六老爷还有你二大爷磕头去。虽然乏的不情愿,但还是怕父亲的扫帚疙瘩打,一咕噜爬起来,跟着哥哥们磕头去,不仅南门的长辈要去磕头,其他门的长辈我们也去磕。

从平邑县“大年初一磕头”谈平邑县的孝文化——“晓彬谈孝”系列文章之二     姜晓彬/图文


这是值得回味的记忆,往往一进大门就大声喊“二大爷在家吗?给您磕头了!”听到动静的老人则急忙走出房门迎接,嘴里往往说“别磕啦,别磕啦!越磕越老!”磕头的人一边跪下,一边说“一年一个头,必须得磕。”年岁大的人则伸手相搀,“你看看,别弄脏了新衣裳。快到屋里抽颗烟!”磕头的人大多不顾年岁大的人的阻拦,硬是跪在地上,口里大声喊着“给二大爷磕头,这是给二大娘的!”磕头的人纷纷下跪磕头。干净一点的老人,会起早将院子打扫干净,铺上用蒲草做成的苫子,或者铺上用装化肥的塑料袋子缝制的包,人少就能在苫子或者包上磕头;人多,就有人要在地上磕头了。

从平邑县“大年初一磕头”谈平邑县的孝文化——“晓彬谈孝”系列文章之二     姜晓彬/图文


随着我参加工作进城过年,回家磕头的机会少了,也有人说是迷信,其实,在平邑县方圆几百里,晚辈给长辈拜年时,磕头是一种习俗,也从没有人笑话跪下给老人磕头丟了面子,相反大人们都夸这个孩子有出息,知道磕头孝顺老人,有出息。我想,平邑县的孝文化氛围这么浓厚,磕头这种礼仪行为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孝道的传承方式。

磕头,代表的虽然是一种礼仪,但往往也有着深刻的孝文化,自从流传以来,我深深的感到了磕头文化的重要性,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农村,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难免邻里之间,亲友之间,兄弟之间要产生磕磕碰碰,大年初一,相互给老人磕个头,孩子按照大人的指示去磕个头,往往就化解了不少的纠纷和疙疙瘩瘩,正所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磕头’泯恩仇”。大人们都会说,“唉,过年都来给老人磕头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这就是农村人们的善良和质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年初一的磕头仪式是非常伟大的。其实,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哪?虽然男儿膝下有黄金,但是,给老人磕头,膝下更有黄金,相处会更亲!懂得通融,我们才会从容!

从平邑县“大年初一磕头”谈平邑县的孝文化——“晓彬谈孝”系列文章之二     姜晓彬/图文


融入“孝”的基因 ,打造一座有灵魂的城市。平邑县是千年古邑,颛臾国的国都,舜帝出生地。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平邑人,我深深的为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孝文化底蕴而自豪,孝在平邑县无处不在,深深的滋养和影响着这一方的父老乡亲。我深深的感觉到,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像平邑县一样,拥有着这样丰富的孝文化元素,我们可以屈指而数之。一是传诵千年的《孝经》是平邑人曾子写的;二是《孝经》由郑玄注释于平邑县郑城镇;三是二十四孝的首孝舜帝是平邑街道办事处凤凰庄村人(详见拙作《舜帝生于平邑街道凤凰庄村考》可以百度);四是二十四孝其中确证的有四孝即舜帝、曾子、仲子、老莱子。除了以上孝文化元素以外,对平邑县最重要的文物就是出土于原平邑集(现在的板桥社区商贸城)附近的麃孝禹碑,该碑是国宝级文物,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麃孝禹碑》的横空出世,传奇经历为平邑成为“中国孝都”增添了强有力的实物证据。以上诸多的孝文化元素,在全国独一无二,无可争辩,中国孝都,名副其实,“孝都本天成,务须挖掘之”。

从平邑县“大年初一磕头”谈平邑县的孝文化——“晓彬谈孝”系列文章之二     姜晓彬/图文


大年初一于家乡一大早写完这一篇文章,还没有发表,就听得家兄大喝一声,“别磨磨蹭蹭的了,快点磕头去”!啥也不写了。要想混得好,磕头不能少,给父老乡亲磕头去也!

从平邑县“大年初一磕头”谈平邑县的孝文化——“晓彬谈孝”系列文章之二     姜晓彬/图文


牛耕蒙阳千畦秀,凤舞浚河上九霄。承平邑文脉,写时代精神。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平邑县作家协会谨向多年来支持平邑县作家协会工作的有关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立足蒙阳大地,讲好平邑故事,是平邑县作家协会不懈地追求,在此,平邑县作家协会全体会员恭祝大家牛年快乐、万事如意!祝全县的文学艺术事业呈现出积极向上、创新发展、全面繁荣的喜人景象,文艺百花园再添春消息!

姜晓彬简介:平邑县铜石镇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主席。先后策划创作浚河系列、慈善系列、 中国孝都----平邑县孝文化研究系列、第二届平邑石材博览会、平邑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平邑县兴水河棚户区改造等十余个系列文章,是最早提出论证平邑是中国孝都的提出者倡议者论证者实践者。是舜帝为平邑街道凤凰庄村的考证者提出者研究者,是平邑县第六届道德模范,2017年度获得“山东好人”称号。曾用笔名姜亦辣等在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新闻等作品多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平邑县   孝经   平邑   年初   提出者   文化   膝下   父老乡亲   凤凰   美文   中国   大爷   长辈   个头   作家协会   老人   图文   系列   文章   姜晓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