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鹤》:孩子会嫌弃父母,但父母爱孩子的心一直不变

俗话说:

一样米养百样人。

而在张家,一锅饭里的米,养出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

《小姨多鹤》中,张俭和多鹤一共生了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享受一样的疼惜,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却有了不同的人生境遇。

三个孩子中,跟多鹤最黏糊的是大女儿丫头。因为不管家里条件如何糟糕,多鹤总是把她打扮的很体面,衣服洗的很干净。

对于多鹤而言,这是她为自己生下的第一个亲人,多鹤是怎么爱都爱不够。

而对于名义上的母亲小环来说,她对丫头的爱,丝毫不比多鹤逊色。在小环眼里,丫头长得太像丈夫张俭了。

丫头的出生,让小环弯曲的脊梁挺直了。她逢人便夸自家孩子长得如何如何标志。

《小姨多鹤》:孩子会嫌弃父母,但父母爱孩子的心一直不变

几个孩子中,小环最喜欢丫头。

丫头很懂眼色,只要小环有一点不高兴,她总会悄声悄气问她几声:妈你生谁的气了?妈,你胃又疼了?

同时丫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心里存的住事。对没有结果的事情,她不会提前声响,她很怕丢人。

她偷偷报了空军滑翔学校,直到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才告诉家里人。

丫头一下子成为全家人的骄傲,一家人欢欢喜喜地送她去学校。丫头很优秀,也很好强。在学校里她成了班级的宣传委员,后来期中考试又得了第三名。

在一切看似平坦的时候,丫头却犯了一个错误。她的档案不慎遗失,学校让补齐档案,丫头为自己捏造了一份档案。

她填写的表格里,父亲是公社社员,母亲也是公社社员,哥、姐、弟都务农,家庭非常贫困,祖父祖母都瘫痪。

丫头为父母编了新的身份,从工人阶级变成的农民阶级。不仅如此,她的档案里没有了小姨多鹤,少了一个弟弟。

《小姨多鹤》:孩子会嫌弃父母,但父母爱孩子的心一直不变

为了显示档案的真实性,丫头来信问爸爸怎么种地务农,为了符合农民的身份,她给妈妈寄钱让妈妈用农民自织的土布给她做一件衬衫。

丫头的一切行事都符合农民的作风,然而她的梦话却出卖了她。来自贫困家庭的她会说日语,让听到的老师不得不怀疑她档案的真实性。

后来因为捏造档案,丫头退了学回了东北老家。父母家她是没脸再回了,她无法忍受邻居们探寻的目光,她不知道在异样的家庭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子。

长大后的丫头,再也不是小时候单纯的孩子,她敏感又自卑。她自己意识到家人们不正常的关系,她无法再亲近小姨,也无法再爱小环。她只想有一个干净的出生。

只有老家的人不知道她是谁的孩子,父母的关系都还在,她可以靠着父母的关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退学后的丫头渐渐和家里人断了联系。对家人她有怨恨,若不是父母小姨之间不正当的关系,她又怎么会丢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小姨多鹤》:孩子会嫌弃父母,但父母爱孩子的心一直不变

因为敏感,丫头自乱了阵脚,因为知道真相,她极力想掩盖真相。但陌生的环境又有多少人在意她真实的身份。若不是因为心里的惧怕,她不会自作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毁了自己的人生。

直到后来多鹤回了日本,丫头可以凭借多鹤的关系去日本生活,她才回来见小环。

小环再见到丫头的时候,丫头已经是一个中年妇女。她没有带丈夫和孩子来。小环尽管想见见丫头的丈夫和孩子,但依旧理解丫头。

小环明白她不愿花三个人的旅费,也许根本凑不上这笔旅费。

回来后的丫头依旧和小环亲亲热热地,笑嘻嘻地挽着小环的手臂进进出出。好像她们从未分离。不明就里的人,会认为她们母女关系和谐。

但从后来丫头一系列的表现来看,只是这个时候小环对她有用处。她需要明事理的小环,替她应付难缠的同样想去日本的大孩。

《小姨多鹤》:孩子会嫌弃父母,但父母爱孩子的心一直不变

丫头很现实,现实的当她觉得家庭对她而言是一种拖累,一种负担,她就选择远离。

当家庭对她的生活有益时,她可以亲亲热热地回归。小环和张俭,已经不再是她的父母,小姨多鹤也不再是她的小姨。他们是她改变生活的唯一途径。

所以丫头愿意拿出当初编造简历的十二万分的严谨去对待小环。

但精明的小环爱了丫头大半辈子,怎么会不明白丫头的用心。丫头若心里真有她这个妈妈,有他们这个家庭,不会回了东北之后就杳无音讯。但小环愿意去爱她,帮助她。

为了让丫头先去日本,小环是与大孩又争又吵。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小环是想办法给大孩凑去日本的钱。

一家三口人,同一屋檐下,小环两脚在缝纫机踏板上日夜兼程,做了一年,攒了三百来块钱。

丫头走了,便跟她断了联系。大孩呢,心安理得的等着小环给她凑路费。三个孩子,只有回家探亲的二孩看到小环的辛苦。

妈你脸色咋这么黄?又瘦!眼睛都是血丝!咋回事?!

也只有二孩真正把小环当成母亲,得知小环的忙碌,二孩让小环不要操劳,自己会想办法给大孩凑钱。

《小姨多鹤》:孩子会嫌弃父母,但父母爱孩子的心一直不变

家庭的苦难,只有二孩陪着小环一起度过。当多鹤的日本人身份是磨难的时候,丫头跑了,大孩恨不得与家人断绝联系。

是二孩陪着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度过了难关,当有利可图时,丫头和大孩,一个对小环恭敬、亲热,一个不顾面子的跟小环争吵。

只有二孩看到小环的辛苦,看到小环为这个家庭的付出。当大孩和丫头再次分散的时候,只有二孩始终惦记着这个没有血缘关系,却始终疼爱自己的妈妈。

一个屋檐下的三个孩子,每一个都享受过小环掏心窝的爱,却没有记得这个没有血缘的女人怎么疼爱自己。

有利可图时,他们恨不得榨干小环的血肉,没利可图时,他们早把这个母亲抛到了脑后。

不是小环没有教过他们爱与关怀,而是他们的心里只有自己,眼里只有自己的委屈与煎熬。

他们看不到小环在这个家里的忍耐与付出。这一切只有同样遭难的二孩看到,也只有二孩记得妈妈小环的不容易。

原生家庭究竟伤不伤人,完全看当事人的立足点。如果当事人的眼里只有自己,他看到的是对父母的恨。

当他愿意站到更高的角度去看,他会看到父母的伤与不得已。唯有爱才能治愈一切伤痛。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小环   父母   孩子   旅费   有利可图   社员   日本   美文   丫头   母亲   身份   农民   妈妈   关系   档案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