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千古学历史》——“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梦回千古学历史》——“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被后人誉为“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小姐姐,做客《西域丫头梦游记》。

柳姐姐,您好。

丫头好,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晚上好。

我说,姐姐您不愧是“秦淮八艳之首”,「一见倾人城,再见倾人国」,当真是一位“难再得”的绝世佳人。

她莞尔一笑,吐气如兰,轻声说道,倩丽容颜不过是一副皮囊而已,生命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盈,你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国泰民安,河清海晏,是多少英雄豪杰一生的追求。

我问,「柳如是」不是您的真名,是您自己给自己取的,是吗?

她说,没错,我本名杨爱,由于家境贫寒,自小被拐卖到吴江做大户人家的婢女,正值妙龄年华,被迫坠入章台,随后改了名为「柳隐」。「柳如是」是因为我熟读辛弃疾《贺新郎》中的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因此自号「如是」,也就流传了下来。

我说,那您应该非常喜欢辛弃疾?

她说,稼轩早我四百年,「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殆」,是我早年的爱豆,一生豪放不羁,自始至终没有动摇过恢复中原的意念,一生壮志难酬。就像你们看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对苏炳添的“封神”一样,不在于结果,关键是信念上的慰藉。

我说,这种信念才让您对陈子龙倾心,是吗?

她说,子龙相貌堂堂,文采出众,有才情,有铮铮民族气节,我能在他踌躇满志,会试落榜时陪伴左右,一同游园写诗,酬咏唱合,为他分摊些许惆怅,就很美好了。当年我17岁,他赠我《湘娥赋》定情,我作《男洛神赋》回应,可悲可叹的是,家国情愁交织,子龙始终没有勇气娶我。

我问,相比起钱谦益,您更钟情陈子龙吗?

她说,我在23岁,嫁给了59岁的牧斋,牧斋当时是东林领袖,官居二品,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我的出身相比就太低了。但牧斋不惧流言蜚语,纳我为侧室,并为我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相比起年少初恋的子龙,因蜚短流长而选择分手,只能说错过就是错过了。

我说,钱谦益臭了,要不是你,后人骂他骂的更惨。

她说,1644年崇祯帝自缢身亡,1645年五月,清兵打到南京城下,我劝牧斋同我一起投水殉国,他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我当时对他可以说是失望至极,奋身跳入水中,却被他生生拽住。

我说,他不愿殉国也罢了,居然还做了清朝的官。

她说,一年后他就后悔了,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不是谁都受得了的,称病辞官回家。接下来的几年,暗中助力反清复明,协助郑成功,张名振北伐,次次失败,他也感受不到什么希望了,“忍看末运三成足,苦恨孤臣一死迟”,了残余生,享年83岁去世。

我说,在这方面,他比陈子龙差太多。陈子龙当初被抓押往南京,在松江境内跨塘桥时,趁守军不备,投水殉国,四十岁呀,当真烈士了。

她说,在我们那个朝代,国破家不在,身为士人,是不允许自己苟活的。

我说,人总是生活在巨大的矛盾中,国难当头,殉国很高尚,识时务者为俊杰,当顺民也不是不行。

她说,我用尽一生的时间,只为擦净六根所沾染的灰尘,只为心无挂碍,重返宁静。

我说,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几乎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用了十多年时间,为您写下80多万字的《柳如是传》,您怎么看?

她说,小女子何德何能,能得到大师的认可与赞许。我乃一介烟花女子,蒙陈大师不嫌弃,为我着笔,实在是感遇忘身。

我说,姐姐自谦了,众人评论姐姐是“艳过六朝,情深班蔡”,诗词书画更是秀雅绝伦。

我问,世人将您纳入“秦淮八艳”,您觉得是高估了,还是低评了?

她说,这些都是身后名,我并不在乎,八艳之首也好,八艳之末也罢,你们开心就好。

我说,感谢姐姐的莅临,今天丫头这场梦,值了。

她念道,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竟自飘然而去。

《梦回千古学历史》——“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

特别说明:

文章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秦淮   自谦   洛神赋   崇祯   河清海晏   壮志   封神   西域   松江   青山   南京   美文   后人   千古   丫头   姐姐   大师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