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旁观者未必清

“眼睛怎么肿成这样?”夫君下班买菜回来担忧地问。

我默不作声,还沉浸在那《长在面包树上的女人》剧情里。

此剧改编自张小娴的知名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里面的歌词、作曲,以及那大量的画外心理旁白,很是吸引我。

看着剧中三个闺蜜间热闹嗨聊的情景:其中两个,在为另一个苦恼的女子出主意,摆事实,讲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地开导,如同一幕活话剧。

奋力讲的人,急得火燎眉毛,而那个苦恼的人,梦游似的,眼神看着专注,实际溜了号。

有时候,你好心出的主意,是你自己过去的经验累加得出的认知,不是她的。而她的这本经,是因为她这样经历、这样性格的人,才产生这样的问题。你不是她,你给的答案,又怎么能和她的命运对机呢?

而且,她也不一定会把内心的东西全盘托出,她有难言之隐,你的判断就更易有所偏离。

偶尔,我也爱热心地给女友当当主心骨。

就在昨晚,闺蜜打来电话,说她与男友之间有了一些观点上的分歧,且坚持了一个多月接她下班的男友昨晚也没去接她。

我安抚她:“或许是你的哪句话,刺痛了他。先放一放,彼此都冷静一下也好。虽只见过一次你的男友,但真的感觉是个不错的男子,尤其他的孩子那般懂事善良,一定也是他教导有方。”

闺蜜说,太晚了,困了,便挂断了电话。

方才意识到,你不是她,她也不是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旁观者未必清!

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放着一档情感互动节目,一个女士讲她的男人如何如何不堪,可能是男人犯错的细节都差不多吧,还没等女子提问,这个操着东北口音的主持人说,赶紧离!完了该干啥干啥!

我听得心惊。

当事者尚且没想好,你怎么就给决断了呢?本来是要诉诉心伤,你哗地撒一把盐,人家一冲动离了,然后又后悔了怎么办?接下来的日子,你又不能替人过。

婚姻在某种程度上,真的就是瓦全。

那些岁月里沉淀下来的细节,互相的渗入与习惯,不是外来的风,随意一吹,就破碎的,它可以摇摆,可以激烈动荡,可以低落,但不会轻易碎掉。

瓦全,不是迫不得已,不是下下之选,恰恰是一种婚姻的智慧主见。

没有任何事物是十足完美的。

为什么结婚越久的人,越不易离婚,只因在这些瓦全的岁月里,两个人都磨得圆融了,不那么扎人了,也不想再和新的人来一轮新的磨了。

不要以为年龄大的人离不起婚,而是瓦全的日子,云淡了,风轻了,成长的灵魂担得起对方的不足与遗憾了。

人的本质都是善的,劝朋友的时候,只需多保持同理心,多启发朋友,学着看清自己的内心,才是重点。

或许,这便是心理学中的助人自助吧!​


有时候,旁观者未必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活话   外心   全盘托出   旁观者   美文   树上   苦恼   面包   昨晚   内心   细节   男友   婚姻   女子   日子   电话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