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写作:它是会杀死我的孤独

年前我接受了一次采访,是「西瓜君」新媒体检测平台,今天他们刚刚发布了我的采访文。

由于篇幅有限,他们未能放出全部采访内容,我整理出完整版的采访信息,展示给大家。

我将采访的内容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简族的由来,第二部分是关于爆文的理解,第三部分是关于创作的本质。

此次采访,算是毫无保留呈现最真实的我。

网络上有很多声音,面对质疑,面对污蔑,面对攻击,我时常选择沉默,因人总是难以去了解其他人,从而不理解,甚至曲解,我早已习惯。

连亲人和朋友都那么容易曲解身边最亲近的人,更何况素未蒙面的网友,感谢网络暴力,让我又学会了一课。

若看完完整的采访,你仍是讨厌我,也无妨,若你仍是过度解读或者仍只愿意相信自己所说的,更无防,我们本无交集,我仅想按我想活的方式过一生,所以我不在意,愿你也是。

若你从最初到现在都喜欢我支持我,我当然万分欣喜。我记得住两年前最早一批粉丝的网名,感谢你们一直都在。

以下,是采访全文。

我所理解的写作:它是会杀死我的孤独

关于「简族」

它代表的是生活态度

Q:您先简要介绍下「简族」这个公众号吧。

A:简族这个公众号,现在的定位是「最适合都市白领、大学生阅读的生活方式自媒体」,最早申请它时,并没有做过多精细的定位,几乎当成一个文字存放地,后来觉得它能承载的、传达的应该更多,于是做了最初的定位。

我本人是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奉行者,笔名是简浅,当初抱着创造一个空间的念头,聚集同样喜欢极简的人在一起,所以就叫简族了。

现在更多是表达一些生活话题、社会话题的讨论,帮助都市白领、大学生更多思考和启发。

Q:那公众号什么时候开始运营的呢,目前粉丝有多少?

A:我在 2016 年 1 月 1 日做了第一版设计,开始高频更新,但那时不能算作是运营,只是个记录本。

散养了半年后,我觉得我可以把它做得更有价值,在 2016 年 7 月 1 日大幅度改版,进入了正式运营,目前粉丝快 15 万。

Q:改版包括视觉和内容么,大体上是做了什么改变呢?

A:改版做的是定位、视觉和内容。散养状态下的简族,文章是没有定位的,漫威影评、冰火剧评、心情日记、励志文章什么的都发。

改版后,我做了定位,明确了要写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呢,是一种积极的、温暖的、简单的、普世价值观的生活方式,给热爱文艺和生活的刚入社会的都市白领或学生看。

通过写生活中、社会中的现象,比如情感、励志、热点事件,引发大家的思考,让大家热爱生活,或者至少感动,内容越做越精致和深度。视觉上精心设计了头图底图和排版。

Q:改版后,大家有明显地对改版内容等给予什么反馈吗?比如说,留言表达更喜欢等等?

A:其实改版过两次,第一次改版时粉丝不多,反响不太大,第二次改版时有粉丝表达不习惯,阅读下跌,但后续反响越来越好,证明重新的定位是对的。

Q:在改版上,现在不少公众号在运营上遇到瓶颈,不知如何发展,您觉得改版对于活跃一个公众号有什么影响呢?

A:其实不是改版的问题,改版只是个优化过程,改的不是版式,改的是定位,是内容。

如果只是改排版,对公众号毫无影响,但是如果写作内容方向改变,就是巨大改变,比如老粉丝会无法接受选择取关,但如果方向改变对了,这个公众号会越来越优质,无论是内容质量本身还是影响力。

Q:您的第一批种子用户是怎么积累的?

A:来自知乎。

Q:目前公众号目标用户集中在白领和学生,那第一批种子用户目前的留存如何?

A:第一批关注的用户的留存没有调查过,但是第一次改版时也就是正式运营时的第一批种子用户留存了不少。大概是几千。

Q:您何时发现这个号被大家熟知了,哪条推文发送出去后,发现迅速增粉了(如一夜爆粉多少之类的)?

A:其实并没有经历过一夜爆粉的事,我的公众号上升速度比较正常,是趋于平缓的。

不过的确有几个快速增长的节点。第一次是散养阶段时,写了一篇文章叫《别让 5 年后的你瞧不起你自己》,在 2016 年 5 月,写完后在简书上爆了,然后公号被 200 多个号转了这篇,一周带来约 1000 粉丝,也是那次后,我开始决定,要认真运营,在 2016 年 7 月 1 日正式运营。

然后在 2016 年 9 月写了篇《 25 岁前你必须做完的 7 件事》,在知乎一万多赞,给公众号也是一夜带来 1000 多粉,开始进入快速涨粉就是 2016 年 12 月,我连续写了近 20 篇在知乎有几千赞的文章,给公众号一个月带来了一万多粉丝,之后基本都保持着月增长一万左右的速度。

所以,只有稳定发展,并没有一夜爆粉。

差不多现在在知乎有十篇万赞以上的文章,差不多一次万赞带来 1000粉左右。

2017 年 9 月时公号出了篇 10W+,叫《GAI:你没穷过,你不懂》,最终 20 多万阅读,那篇带来了 2000 多粉丝。

我所理解的写作:它是会杀死我的孤独

关于「爆文」

爆文的本质依旧是优质内容

Q:那我们聊聊爆文啊。《别让 5 年后的你瞧不起你自己》、《25 岁前你必须做完的 7 件事》,这两篇在公众号上的阅读数据如何呢?

A:发《别让 5 年后的你瞧不起你自己》时,公号粉丝才 2000 多,阅读量记不清了,顶多两三千吧,在简书有两三万阅读。

《25 岁前你必须做完的 7 件事》发的时候公号粉丝两万左右,平均阅读 2000 左右,当时阅读有五六千,属于比较高的打开率了。

Q:您觉得这两篇为什么会爆呢?

A:《别让 5 年后的你瞧不起你自己》和《25 岁前你必须做完的 7 件事》写的时候完全没想过会爆,完全没有经过精细的研究和计划。

《别让 5 年后的你瞧不起你自己》是在我事业低谷期时,从北京旅游回来,在上海的出租屋里写下的,每字每句都是我的真实感受,虽然写得很幼稚,但感情很充沛,可能激发了大多数当时和我一样迷茫又不甘现状的年轻人吧。

《25 岁前你必须做完的 7 件事》是在飞机上写的,记得当时是去东北参加朋友的婚礼,在飞机上我就想明年我 25 岁了,来列一列清单吧,写完就发了,也是没想到会在知乎爆。

后来我总结了下,这两篇我在无意识中写下的爆文,在巧合中撞上了 16 年最流行的励志类文章,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还是结构,在大环境下引爆的。

Q:《GAI:你没穷过,你不懂》这篇,您觉得传播点在哪里,是话题性?写作方式?或是内容?

A:《GAI:你没穷过,你不懂》这篇是我花了很大精力、精心写作的一篇内容。

作为我本人而言,就是挺欣赏 GAI 的,《中国有嘻哈》全部看过,当时写 GAI 的人蛮多,我一直没写。

后来,在某个周一,我问身边人,《中国有嘻哈》决赛哪天,他们说周五。

我当时说:我现在写篇文章,周五发,叫《GAI:你没穷过,你不懂》

我看完了 GAI 所有专访、所有视频,听了他所有歌,然后更加喜爱 GAI,喜爱这个有着明显缺陷的人,他自带争议性,他有着我们普通人都有的人性缺点。

然后,我整理了所有素材,选取可以用的素材,从「穷」这个主题着手,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在开始写了很多 GAI 的负面形象的故事,再进行转折,到结尾时展现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引发情绪的爆发。

我并没有用宏大叙事的写法结尾,而是做了克制,在结尾时,情绪拉回,用他的歌词结尾,留给读者自己思考。

在决赛前三天我写好的文章,我特意定在决赛那天发。当天发的时候,当晚 2 小时阅读是五千多,第二天早上六点时我迷迷糊糊醒来两万多,八点时三万多,吓了我一跳,中午就 10w+ 了。

这篇《GAI:你没穷过,你不懂》的爆发,不同于《别让 5 年后的你瞧不起你自己》、《25 岁前你必须做完的 7 件事》这两篇的「无意识爆发」,这篇的火,完完全全是有意识创作的,属于专业领域的自媒体文章创作。

在写作初,我就选择了发布时间节点,并花了大量时间收集素材,以及调整素材的顺序,打磨议论时的情感,在恰到好处的时间,用高信息量的写法,以及独特的切入点和高度共鸣的情绪,引爆了大家对这个人、这篇文章的兴趣。

这篇文章的传播点,是话题性、写作方式和内容缺一不可的,因为写热点的人那么多,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引爆。

Q:这篇写完有没有累瘫的感觉?

A:没有累瘫的感觉,只有一种「沉浸其中」的感觉。

写完最后一句时,我陷在那种对GAI很理解的复杂情绪中好几个小时没走出来,从他的经历和情绪我看见了自身、大众共有的问题,GAI很多缺点,很多毛病,也有很多闪光点。

我写完这篇自我很满意的文章后,倒不会觉得累,而是首先是一种满足感,带有写作者特有的自恋,心想:写得真好。

其次就是我刚刚说的,那种走不出来的情绪,需要花时间缓解。

Q:能聊聊你其它的爆文吗?

A:最近的爆文比较多,比如我在知乎又引爆了两篇文章,一篇叫《优秀的女孩是没有性生活的》,2 万多赞,另一篇叫《是谁杀死了中国的 20 岁男生》,24 小时一万多赞。

《优秀的女孩是没有性生活的》是我本人很不满意的一篇文章,根本没有去想过传播的事,它在不经意间引发了巨大争议,也对我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当我看到网络上的过度解读时,我感到很可笑也很无奈。

因为我本人并没有想那么多复杂的事,却被解读出无数阴谋论,所以有时候的确会觉得委屈,这也是我本人绝不会再去碰的体裁,即便有传播量,但我个人并不喜欢。

《是谁杀死了中国的 20 岁男生》其实是我自己本身挺满意的文章,但也引发了巨大争议,以及……过度解读。

关于对我的过度解读,我有时候自然会生气,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想满足站在鄙视链高层的快感。

爆文给我带来很多曝光和很多争议,我见到很多人散步谣言,睁着眼睛说瞎话还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并把喜欢我的粉丝污蔑为水军,是最让我生气的几件事。

几次风波后,我的心态平和很多,随那些人去说吧,我继续专心做我的事,我是行动派,不是动嘴派。

比如我在微博也引爆了两篇文章,一篇叫《袁立:我也红过,你不懂》,被袁立姐本人转发,所以引爆了,另一篇又是写 GAI 的,叫《他是命硬的 GAI,更是弯腰的周延》,在 GAI 被退赛《歌手 2》时写的,两篇在微博都是几百万的阅读。

还有一篇爆文叫《感谢刘鑫》,在头条号引爆,8.4 万阅读,内容是反讽刘鑫的,只是标题比较会引人关注,以及一篇《6 个关于穷的故事,你看到第几个哭了?》,在头条号的阅读是 44.8 万阅读,大概是标题触碰到了头条的算法机制吧,内容跟我提到的其它几篇比起来,这篇内容倒是普通多了

Q:关于爆文,您有其它要分享的吗?

A:爆文这个呢,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但是其实也是有规律可言的。

比如,偶然一次或两次写出爆文是运气,但是一个能持续产出爆文的人,绝不是靠运气。

爆文的产生,摆在第一位的反而不是所谓的蹭热点或者模仿爆文结构,这些只是皮,而不是骨,那么多蹭热点或者模仿爆文结构的人,不都是没出爆文吗?

摆在第一位的,依旧是内容本身,文字、结构、案例、情绪、信息量等等都是决定爆文的根本因素。

爆文是需要特定的节点,跟运气有很大成分,但内容本身不行,是不会爆的。

我所理解的写作:它是会杀死我的孤独

关于「创作」

专业训练、坚持创作、不断思考才会成功

Q:您如何解决素材问题?

A: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从来没有困扰过。

首先我自己有一个引以为傲的能力,就是对中文类信息几乎是过目不忘的,看过的文章、小说几乎都能记得住,对生活中经历的事也是如此,跟每个人发生过每个细节都能记得很清楚,所以本身自己就记得太多太多东西。

其次,我从大学起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素材收集和分类的习惯,我看见好的文章和素材,就会立刻把它收集在印象笔记里,我的印象笔记大概有二十个笔记本组,上百个笔记本,上万个笔记吧,分类分的很明确。

然后,在进入专业写作后,我对这种分类收集也开始更精细化的管理,会专门设立不同的主题笔记本组,定期专门收集不同主题的素材和信息,无论是读书还是资讯。

最后,在写一个新话题没有素材时,我会花半天甚至更久的时间去找素材,百度、微博、知乎等我都会去搜,可能我在全职写作前的两份工作都跟内容有关,已经培养出了快速收集素材的能力。

Q:都不会忘吗?是有下意识训练过?那这样会不会有一个问题,比如写到某个故事情节的时候,会想起相类似的情节,会影响到新内容产生吗?

A:记忆这一块没有下意识训练过,特别奇怪,只对中文信息、影像和经历会有「基本不会忘」的功能,但是数字、英文或者其他的就不能。

这对于创作来说是好事,我有很多的联想,但对于生活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首先是我记得所有不开心的事和负面的情绪,其次是脑子里记得的东西太多,作为写作者忍不住不断联想,极度影响睡眠。

会有「写到某个故事情节的时候,会想起相类似的情节」这类问题,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小说作者,起码都会先写大纲吧……想起类似的,会记录下,想办法解决。

Q:我有看到您的介绍,您在花火上也有创作吗?

A:是的,没在《花火》写过小说,在《花火》写过乐评和书评。

Q:您现在还自己写书吧?

A:对的,一直在写书呢。已经出了三本书,2018 年会有小说出版的计划。

Q:那您通常一篇推文从构思到成稿都要经历什么过程吗?

A:选题-标题-选取素材-梳理结构-写作-修改-完稿

Q:日常如何确定粉丝喜欢的选题?选题一般有哪些来源?

A:我会每周复盘一次自己写过的文章,数据可以表明读者喜欢哪类不喜欢哪类,如果有类选题连续引爆几次,我会多创作些,如果有类选题连续失败几次,我就会少写或者不写。

选题一般来源于生活吧,看看生活中大家都在烦恼什么或者关注什么。

不过在选题这一块,我倒不是会完全迎合读者和市场,我会在其中找到中和点,的确会写一些大家爱看的,但是我总是会偶尔任性,比如突然发一篇冷门小说,标题就一个字,突然会写写心情日记,全部在聊自己的情绪,每逢这时,阅读量和点赞量都会大跌,但是铁粉就会很喜欢。

从这点的偶尔任性来说,我并不是合格的自媒体人,合格的自媒体人是会完全尊重市场的,只是我有时候会比较任性,想让大家看到我不一样的一面。

比较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看不见那一面,就会产生对我极度标签化的片面评价,这也是我比较无奈的一点。

Q:有看到会写写心情,近期还有些小说吗?

A:12 月发过一篇小说《坠》,前几天,发了篇《冬天时,我喜欢靠近温暖的事》,不是小说,是非常私人化的一篇文章,是我师妹给新锐音乐人写了歌词,我就写了写我自己的情绪以及跟我师妹、师妹男朋友的一些故事,给大家推荐这首歌,非常私人化的文章,看的人少了一大截。

但是我觉得就算是写新媒体,也不能完全是数据至上,在部分时,还是要做一些比较私人化的作品。

我有在思考要不要在简族上连载长篇小说,说不定哪天真的任性就执行了。

Q:那您聊一聊个人魅力对运营的影响吧。

A:个人魅力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人格化运营,这是在自媒体运营里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

之所以叫自媒体,关键就在这个「自」上,自是自己,是自我。所以,现在很多厉害的公众号,公众号名字就是作者的名字。

关于个人魅力这一块,我认为不能刻意。刻意给自己做一个人设出来,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个人魅力就是在于,你对自己的高要求,你做人要高出读者对你的期待才行,个人魅力和人格化运营,是在每一篇文章中都体现你个人的意志和观点出来,而不是说:我一定要有个 XX 人设。

至少,你要有让人喜欢的点,我不会太刻意在人格化运营上大做文章,但是,我尽量会让每个读者都觉得我跟他们是平等的,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

简浅,简族,以及我让新作者开启的新栏目简单女孩、简单男孩、简族故事等,也算是一种人格化运营吧。

我们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爱好,彼此平等和进步,是最好的人格化运营。

Q:为什么规划了新栏目呢?是觉得更垂直和针对性的内容,和读者的共鸣感会更强一些么?

A:也不算是新栏目,就是希望培养新作者,然后也保证每篇文章的质量性,我自己再怎么能写,也会有水平波动,出现生病时就更难保证产出。

新作者的加入,会让每篇内容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创作去修改,不会出现大的水平波动,当然,即便有了新作者,简族依旧大部分时都是我的文章。

Q:您对文章标题有什么要求?

A:每篇文章的标题都会反复修改才确定,一篇文章取了十几个标题,优化了几十次是常有的事情,标题的要求自然是吸引人、高度概括文章内容。

Q:团队内部会根据往期推文,粉丝喜好形成一个标题模板吗?

A:不会有标题模版,但是会分析好的标题哪里好,总结出一些经验。

简族不是团队,它完全是我个人意志的产物,一切文章和标题全是由我个人来决定到底会怎样,所以,即便是总结经验,也都是我个人而为。

简族的新作者也不能完全算是新作者,他们是我公司「微光记」的员工,有我安排的其他工作、自媒体要做,只是我会偶尔让他们来写简族,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通常他们来写时,一篇内容改个5到7遍最后再由我修改定稿是常有的事,名字会标注简单男孩和简单女孩。

Q:您对公众号内容的整体把握比较到位和熟悉,效率也比较高。您的号可以归类到情感号吗?

A:不算情感号,我的内容还是以生活为主吧,近期写的《是谁杀死了中国的 20 岁男生?》《我们一定要做有用的人吗?》《被网红脸毁掉的中国女孩》、《感谢刘鑫》等,没一篇是情感的,都是生活中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未来也会减少情感类文章,情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Q:您觉得在同一类型的号里面,是如何凭借特色脱颖而出的?

A:我一直没觉得自己有脱颖而出,毕竟十几万关注在公众号届真的不算什么厉害的数字,在知乎的关注度可能有接近 top100,但两个平台是不一样的,没有直接的可比性。

如果非要总结一些经验,我只能我的爆发是在后期,前期都在走弯路,后期依靠的是坚持,还有就是更加细的定位和更加充实的内容,内容本身,永远是一个自媒体脱颖而出的根本。

Q:您说的弯路是指?

A:比如说定位不清晰、什么内容都在写之类的,以及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想写什么,导致阅读量和粉丝量都不是很多。

Q:您有提到,目前的粉丝定位主要是白领和学生,您是如何吸引这部分群体关注的?

A:针对他们的喜好和关注产出相应的内容,然后在各平台发布,目前粉丝来源最多的地方还是知乎,以及自传播,也打算之后再开始做互推了。

Q: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运营公众号要把握好哪些要素,才能把号运营好呢?

A:第一是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要为谁写怎么的内容,第二是合适的推广,知道自己在怎样的平台能有第一批关注,第三是持续的产出,坚持永远是你实现目标的最好利器,第四是内容本身的不断进步,只有优质内容才会让你被喜欢被关注。

以上四点,很多人常常会本末倒置,把推广放在了第一位,而忽略了内容本身,内容,永远是最重要的,没有好内容,怎么推都没有用。

我所理解的写作:它是会杀死我的孤独

完整的采访长达 7500 字。

如果你有耐心读完 7500 字,读到了现在,想必你应该是真爱了。

关于内容到底要怎么做,我花了很多年时间去研究,创作不是靠灵感,它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和不间断练习才会有成效的一门学科。

新媒体更不是写文章,它是需要经过系统掌握产品经理、营销、运营等多岗位才能使一系列内容变成品牌和平台的一门体系。

2018 年,我个人将减少甚至不再创作新媒体,精力投入到小说创作中,另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公司运营中,搭建 MCN,创建社群与小程序。

所有作品,我都会按计划全部呈现。

愿你能喜欢我的小说,我的小说跟你理解的我、印象中的我会有很大不同,你可能不理解,甚至会觉得抵触,但是那是我心底最最渴望的梦想,希望能有你的支持。

写作从来不浪漫,它是孤独,是折磨,是痛苦,是会杀死人的一种魔鬼,可我仍然爱。

还是那句话,我愿你和我一起走上顶峰,去看一看,风景到底有什么不同。

未来,一起走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热点   生活方式   美文   素材   公众   情绪   粉丝   采访   孤独   话题   标题   媒体   喜欢   作者   内容   文章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