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道德”悖论

“道”是什么?“德”是什么??“道德”又是什么???从古至今有无数圣贤能士试图深入解读,包括老子在内,至今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解析,我也不例外。本文我只能用现行所有人都能接受公认的理解来阐释。“道德”源生自中国,确切来讲是古代的中国,这可是有明确知识产权认证的哟。通俗来讲,现在意义上的“道德”内涵与古代的截然不同,古代的“道德”是成德立道的意思,而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只是偏重“德”,也就是说我们所讲“道德”实质上是弃道唯德。那很多人不禁要问,我们本土“道德”都缺斤少两了,那西方“道德”又是啥玩意?

当我们谈起西方有没有道德的时候,就跟西方谈起我们有没有信仰是一样的,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道德”一词对西方而言是舶来品,不存在有没有一说,其实他们是没有的,有也是很多人牵强附会的结果。从某种意义来讲西方的“道德”是无德无道,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原生产物“哲学”。与“道德”刚好相反,“哲学”对我们本土而言却是舶来品,我们本土无哲学。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其实我们所理解的西方“道德”实质上是指西方“哲学”。就像我们从古至今所贯彻的是“道德”体系一样,而人家西方从古至今所贯彻的却是“哲学”体系。“哲学”在西方的地位就如同“道德”在华夏的地位一样。

西方哲学从古至今大体分为四个重要阶段:古希腊罗马哲学体系、德意志古典哲学体系、近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及现代科学与人本双哲学体系。无论西方哲学如何演变,但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那就是从古至今西方都秉持个人本位主义。通俗来讲就是利己主义,西方一切诉求都以个人利益为核心。明白了这点,我们就明白了西方的行为逻辑,很多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这就是东西方文明体系差异所造成的结果。所以在西方“双标”是很正常的,对人对己的标准从来是有所侧重的,这是他们的本能禀赋。

现在明白所谓的西方“道德”为何物了吧?本质是“哲学”,内涵是无德无道精致利己。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前苏联和美国要攻打阿富汗,甚至发动一系列的其他战争,动不动干预别国内政了吧,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在这里我想分享这样一个观点:别人的理解感悟并不代表是我们心目中想要的结果,凡事多亲身实践自能称心如意。所谓西方的“道德”是别人的理解,也许在西方眼里压根不认可也说不定的。


西方“道德”悖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德意志   阿富汗   古希腊   缺斤少两   本位主义   道德   舶来品   无道   悖论   美文   中国   通俗   本土   内涵   哲学   古代   体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