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矛盾,别被西哲弄糊涂了

矛盾在中国的文字里指的是对立,不统一,或者叫有问题。

自从有了马哲,矛盾便等同于对立统一。

实际上,矛盾是统一中的对立,卖矛的与卖盾的因为是同一人,吹虚自己的矛无盾可阻,同时吹虚自己的盾无矛可破,于是便有了对立,这个对立就是同一人的矛与盾,不是同一人,这个对立就不成立。换上两人,矛与盾的对立就消除了。

简单地说对立统一,也叫辩证法,原意是从对立到统一(争论—辩解—统一),而统一中的对立是对立始终存在于统一中,统一存在对立也存在。象阴与阳,在八卦图中只是不断转化,由一组对立变成无数组对立。对立始终存在,统一也始终存在。而对立统一是先有对立,而后通过变化,对立消除,达到统一。

理解矛盾,首先应该懂得矛盾是事物与事物的对立,没有事物凭空哪来的对立呢?。

事物内部矛盾是组合皆事物内小事物相互间的对立,事物是由各小事物组合而成的。可现在,包括马哲自身,说到矛盾都成了虚拟概念。

比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人的能力,而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人的关系,离开人去谈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完全进入了虚构和想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

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于是就有了三大定律,仔细去想,事物内部矛盾与事物外的矛盾,都是事物与事物的对立,而统一而言,便是事物与事物的运动合作。离开事物将矛盾抽出来,就成了虚拟概念,与唯心中的神相类似。

事物与事物的对立,来源于相互争夺自身发展,而不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而对立而言,没有统一性存在是对不起来,所以,消除对立的一种方法就是将对立者分离,使它不在统一中。

从整个世界统一的角度,任何事物都是世界运动的形式,而发展是世界运动由虚向实的组合,因为各相对独立形式的组合之争才有对立,也就是矛盾,或者叫运动形式的不统一。

事物在发展中,因为自身的组合性,或叫统一性,能够通过改变内部状态而消除内部间的对立,由此聚积对外争夺的能力,这就是对立统一,实际是对立受到统一的约束而不是由对立到统一。

对立引起变化这是没有疑问的,变化一方面是消除对立达到统一,另一方面是对立分化,从统一中分离开来从而解除对立,不脱离统一的分化,是统一的扩散,而脱离统一的分化,是统一的分解。

变化并不是发展,一个事物的发展,是这个事物本质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新的内容,本质都没有了,这个事物就不存在了,怎么还能发展呢?变化包含倒退,倒退就意味着夲质病态。

所以任何事物变质了,就只有分解消亡而不存在,把发展理解为量变到质变是完全错误的。

中国哲学的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世界一统,对立始终在统一之中,在统一控制和约束下变化。若统一失去了约束对立的能力,就只有解体,消亡。世界是永恒存在的,同时也是永恒不存在的,因为它既是实的,也是虚的,因而没有解体和消亡。世界就是统一中约束对立变化,由一组对立演化成千万组对立构成对立转化,这就是世界的运动原因和规律。从统一的角度看世界,世界内是分散的,而从分散的角度去看世界,一切分散的存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分也是相对的分,是将虚的,看不见的省略,而合也是相对的合,是将看的见的归在一起。由看得见看不见而构成分别,由虚与实的变化构成运动,这就是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矛盾   组合   生产关系   美文   生产力   对立   中国   分解   分散   本质   事物   角度   形式   概念   能力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