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既要做言行一致人,更须防口是心非者

口是心非之事,是恶事;做这种事的人,就是恶人,理应杜绝。然而,古往今来,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虚伪装假,甚至诓言诈语、诈骗犯罪的事情,时有发生;恶事恶人,让人防不胜防。

《小窗幽记》里说:“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人生路上:既要做言行一致人,更须防口是心非者

其意思是说,喜欢谈论隐居山林生活的乐趣,不一定是真的领悟了隐居的乐趣、要做一个隐士;口头上说厌恶名利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忘却、不为名利。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说的与做的不都是一致,表面与内里也大有差距。因此,警惕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防止上当受骗、遭受损失,对于我们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认识这种人,有必要与大家一起,给他们画画像、分分类,曝光于世。

口是心非,话说得头头是道,但压根就没有想践行,这属于第一类。最典型的是有的贪官,反腐倡廉,台上讲话慷慨激昂,说得既全面又坚决,可台下仍我行我素,照贪不误,直至东窗事发,当啷入狱。有的企业主管,讲到关心职工的话语让人心暖,可过后却不见实际行动。最常见的是,有的人习惯性地许愿不兑现。比如,今天答应“我明天请客”,过后不见动静;明天许愿“我送你一样东西”,说完也是不了了之。

高估自己的道德与能力,说话时是“巨人”,做事时是“矮子”,这属于第二类。这种人自我感觉良好,总以为自己很能,夸大其词,浮漂不实。如果自我吹嘘,不碍别人,自己哄着自己玩也就算了。怕的是,相信这种人,依靠这种人,这必然会让你吃尽苦头。我的一个朋友,熟人给他介绍来一个自称会管理懂技术的高手,他没有多想就相信,把厂子交给他经营。不到半年,厂子就乱了套,赔进去10多万元,让人叫苦不迭。社会上,这种人不少。他们自称有什么什么关系,或有什么什么渠道,或有什么什么背景,等等,许多人求他们办事,结果是,钱也花了,时间也过去了,事也耽误了,不仅是事没办成,而是根本不是那回事。

心血来潮夸海口、乱许诺,事后平静下来一概不算数,这属于第三类。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年,办事请客是常事,有的领导在酒桌上答应办的事,下了桌再去找他,什么事也办不成,空欢喜一场。最让人感到不道德的,是婚恋上。有那么一种人,热恋时,尤其是男方,女方提出的要求满口答应,哄的女方真以为多么爱她。等到女方到手后,男方热度立刻降到冰点,答应的条件也没有了下文。这种人最可恶。

人生路上:既要做言行一致人,更须防口是心非者

人云亦云随大流,有口无心别论实,这属于第四类。比如说,人们都讲积德行善,他们也会随声附和,跟着形势走,给人以善人的形象。一旦较真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露出丑恶的嘴脸,不但不会行施善之实,还会心生埋怨。这种人,只是怀有从众心理,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反正说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只要不动真格的,不触犯自己利益,他们才不管那么多呢,可以相安无事。

当面甜言蜜语,以利欲诱惑,背地欺诈行骗,坑人害人,这属于第五类。这种人,已经难以用口是心非来概括了,是纯粹的欺诈行骗,违法犯罪。他们往往是说的体贴温柔十分中听,讲的利欲诱惑非常有力,用的手段技巧阴险狡诈,让很多人上当,害人不浅。这种违法犯罪,多见于媒体和现实生活中,也是当前国家政法机关打击的重点。我们要百倍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表现,不止于以上这些,有恶意的,也有善意的,应该说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但是,只要把握住这三点,对于远离口是心非之人,避免上当受骗,还是很有帮助的。

一是,不仅要看他怎样说,更要看他怎样做;不经体察确认,不要轻易相信人。

二是,不受利欲诱惑,更不相信“天上掉馅饼”;不过分依赖别人,更不把钱财交给外人。

三是不与无诚信的人交往,更不与口是心非的人合作;交朋友不能不慎重,择友更不能不严格。

人生路上:既要做言行一致人,更须防口是心非者

人无信不立。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很难在人世间立足,也很难做成事,更难有知心朋友。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修身养性,做一个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口是心非   诈语   言行   自我吹嘘   利欲   厂子   男方   恶人   女方   山林   名利   美文   乐趣   损失   利益   路上   明天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