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随笔」再见,英雄的陆军;再见,亲爱的战友

「军旅随笔」再见,英雄的陆军;再见,亲爱的战友

  撰文/汤景润·山东·济南

  编辑/渝夫·中国·石家庄

  【渝言不止】

  2020年9月,我到驻豫南某合成旅火力4连蹲点半个月,期间与山东济南籍“00后”小战士汤景润朝夕相处;蹲点结束后,这个比我儿子还小一岁的小伙不时向我“汇报”连队或个人有关情况,言语中充满了对我这名老兵的无比信任。

  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应征入伍的小汤,训练刻苦,工作积极,一心想要报考军校,后因文化初测不冒尖而作罢,眼看义务兵役期满,决定退役返校继续求学。临别之际,小汤写了这篇充满感情、溢满感恩的随笔,以此作为两年军旅生活的一个小结。

  说真的,小汤的文笔之好,大大出乎我的预料。那些只有“00后”才会熟练使用的表达方式,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灵动文字,那些张扬着青春热血和满满正能量的深情讲述,无不彰显着中国新生代士兵的良好素质和向上精神。

  明天就到9月,又到令人伤感的退伍季。真诚祝愿即将脱下军装的小汤保持军人本色、开创壮丽人生!祈愿所有即将退出现役的年轻战友们不忘初心勇向前、事业家庭双丰收!


「军旅随笔」再见,英雄的陆军;再见,亲爱的战友

  兜兜转转,两年的军旅还是走到了终点。得知退伍名单有我的那一刻,五味杂陈,大有一种被命运捉弄的感觉。剩下的时间来不及怨天尤人,倒不如再细细体味这最后的点滴,善始善终走好这最后的军旅路程。

  两年前,从老家济南初到河南,感叹中原的繁华夜景、山城的地势奇异、豫州的迷蒙幻境,当我以为能够身处闹市施展本领时,运兵车把我们拉到了那个出产独山玉的大山里。就这样,我从济水之南到了华夏之中,一千三百余公里,从东山到独山而已。

  半夜到达营区,乌漆嘛黑,分不清南北东西,班长们夹道欢迎,呱唧呱唧,很是热情,其中两个老兵睡眼朦胧,一脸懵逼。想来也是,凌晨两点被拉起来接兵,要我我也不乐意。现在回想,刚到营区就被赵班长挑走并带到新兵九班,真是幸运,兵之初就在那方小小天地里奠定了根基。分班、吃面、洗漱,躺在床上,先我而来的兄弟鼾声四起。我想,既然到部队了,那就好好干!

  起床,出操,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像电视里演的那么回事。去体检的路上,转过那个街角,映入眼帘的是横亘在那的独山,脱囗而出的是来不及收回的“我操”!这山好大啊,好绿啊,云雾缭绕,像刚出锅的大馒头一样!

  真震撼,是初来时的感觉。

  各地新兵陆续入营,终于要开训了。那时的我还算血气方刚,想着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哪顾得上初来乍到尚不适应的身体。然后,就有了消极思想,这事就不提了,没啥意义。

  新兵连的生活,充实,单纯,无忧无虑,只需干好自己的事情,好好训练,整理好内务,打扫好卫生。现在想想,还是挺喜欢新兵连的日子,有亲密无间的同年兵,有每天被我们气到脸拉胯的赵班长,还有胖胖的、锅里满是幸福的“汉堡叔叔";这个阶段,训练不会被过多地讲评。当然,新训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插曲,像是打背包时大作战般的紧张刺激,沥青路上留下来的拳卧撑的血迹,作风纪律整顿时的掉骨脱皮,还有四百米、七百米一圈又一圈地冲到无能为力。现在想,也正是那段最难过也最难忘的经历,才能让我们这帮小子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崭露头角,慢慢地出人头地。缘何?我也不知道,或许这就是因为经历吧。

  哦,对了,还有那本小日记,训练空了写,收操后写,不发手机时写,藏在被窝里打着电筒写,一篇一段,一字一句,是青春里最美好的回忆,没有之一

  赵班长说,新兵连的日子是你军旅生涯中最快乐的日子。当时还不信,现在想想确实如此。新兵连就是一个塑型的过程,当地方青年来到这里,终将转向成为一名合格军人,再转向成为一名合格的战斗员。这个过程如脱胎换骨,因为成长,所以快乐。

  列兵,就像那军衔一般简单,空白,一道拐足矣,剩下的就是成长的余地。第一年,种种经历,参差不齐,铺天盖地,拉满了青春一半的回忆。被鼓励的喜悦,被批评的难过,受伤了的痛楚,不被理解的烦闷,心清时好时坏,开始抱怨、牢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消磨精力,坏了脾气,甚至想过自暴自弃。但所幸并未如此,现在想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种种经历也就塑造了现在的自己。所以,无论好的坏的,喜欢的不喜欢的,想干的不想干的种种,你都要去经历,去感谢,没有他,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你,没有现在的你。

  部队教给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别犹豫,去尝试,全盘接受。有件事情摆在面前,先别管他能不能干,尝试了再说;不会干就逼着自己去学,干不好就想办法去完善;你干了可能会失败,但你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硬着头皮上,摸着石头过河,只要不掉到河里淹死,那你就还有机会

  一直坚信的一句话,就是“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有舍才能有得,不要把辛苦干成命苦”。这话也从来没有骗过我,所以第一年年底拿到旅颁发的文艺先进个人证书时,嘴角咧得像一朵花。

  这两年,也让我明白家的温暖。虽然时而吵架,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但每次发了手机总想着或者说总是忍不住要发条消息给家人,要么打个电话,反正有什么新鲜事都想和家里分享,什么开心与喜悦都要和家里讲一讲。这个过程中,也学会了撒谎,学会了报喜不报忧,而这也算是一种成长吧!

  只有离开了,才能明白家的温暖。每当过节,这种感觉就会指数级增长;每当营区里张灯结彩、贴起窗花,心里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里只有爸妈,冷冷清清,那一刻心中只有无限的心酸与委屈。一家不圆万家圆,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可真当自己成为这句话的实践者时,那种滋味是真的不好受。

  去年中秋与国庆相遇,而我却碰上了军事战备。那天飘着小雨,晚上没有月亮,我顶着钢盔坐在车里,头埋在膝盖之间,雨水砸在装甲车上,噼里啪啦,摔碎的水珠顺着缝隙溅在了我的脸上,湿了脸庞,而此时,思绪也飘回了家乡。那一刻我好想家啊!那时,我也就十九岁,或许在爸妈眼里我也只是个孩子。听到外面烟花的声音,我忍不住从车里探出了头,远处有户人家放烟花,我盯着出了神。

  当时,我想起从前和爸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虽也曾磕磕绊绊,也曾吵个你死我活,但那一刻,坐在装甲车里的我格外想爸妈,甚至想着爸妈来骂我一顿都行。不过,当警报声响起,他们就在脑海中烟消云散了,军装的分量更加直白地凸显出来。

  作为军人,对家人是有亏欠的。自古忠孝两难全,就像我会撒谎,我会报喜不报忧一样,同样地他们也会,甚至炉火纯青。我以为我长大了,可以不再让他们担心,但其实在他们眼里,我永远都只是那个穿着开裆裤的孩子。家庭的含义,就如这般相互爱护,相互牵挂,这也是部队所教给我的。

  战友之间的情谊,尤其是同年兵之间的情谊,是我认为最不容易被磨灭的情感。当兵的岁月里,一起被收拾,一起蹲在那里刷厕所,一起摸爬滚打,一起进步成长,干什么都是一起,如影随形,相互依靠,就像跑五公里时栓根绳都要把你拖回来,就像两个人下哨后同吃一桶泡面、同喝一瓶可乐,甚至是我对他的个人信息倒背如流,他对我的喜怒哀乐敏感至极,包括拉练途中藏的零食都愿相互分享,在宿营地还非要挤在一个帐篷、一个被窝。眼看就要分开了,所有这些也都没有了,都将成为不可磨灭的回忆。去年这个时候,当退伍老兵们转身挥手的那一刻,我哭了;今天,当留队的战友们知道我行将离队并拥抱我时,我又哭了,泣不成声,情不自禁。那个瞬间,我真的不想走,真的不想走。

  像我这种自恋的人,觉得军装是真的帅,这样帅,那样也帅,但在帅的背后是有些无法看到的艰辛。达标,这就是个梗,牛皮要吹好久好久,达标之年确实难受,军事训练压力空前,每天被练到瓜兮兮的,即使在连部加班,面对山一般的军事档案,真想给自己两耳瓜晕死过去。训练,加班,熬夜,成了日常,成了常态;后期强化训练,凌晨六点跑武装,顶一面连旗,顶一面称号,还没睡醒,武装三公里就开跑了。

  武装三公里跑完了,停表,定格在13分1 0秒,人也就清醒了。出个早操汗流浃背,一天洗三次衣服,那个时候最舒服的事,就是把身上的装具脱下来,往地上一躺,那感觉就像孙猴子从五指山下蹦出来了一样,或者有阵凉风吹过,吹走一切的酷暑与烦闷。

  训练间隙休息的时候,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发呆,想想这个,想想那个。那个时候会想很多事情,就像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所写的那般,“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我想着如何建功沙场,想着如何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甚至还想着不管怎样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那时经常看天上的飞机,一架又一架,想象着飞机上的人能不能看到在地上奔跑的我们、据枪的我们、在训练场上被绳吊着的我们。

  历练苦,训练累,其实也还好,正确看待吧,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差不多了。争强好胜的心,什么时候都不会丢的,到后来应该是自己懈怠了,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慢慢的就这样了。思来想去,是环境变了,没有泽瀚、蒋俊两位战友,我感觉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如今三人殊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未来,以后不管干什么,我们都要好好的。

  在河南服役的两年,每天都在想着山东老家的饭菜。这边的食物,就像这座城市的气候一样干燥,琢磨不透。记得吃过最迷的一道菜,就是红辣椒炒青辣椒炒洋葱,吃了个寂寞,满嘴的泡。馒头有些苦涩,面条着实不敢恭维,不讲究炝锅,像油泡的一样。等我退伍回到家,呜呜,不敢想自己的吃相。记得当兵第一年,老兵给我点了个手抓饼,当时真的要哭了,好香啊!在那个时候,在那个状态,在那个环境,吃囗手抓饼对我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幸福。

  这几天,物资陆续上交了,过两天就该宣布退伍命令并卸下上等兵军衔了,想必那又是难过的场景。一转眼,最后一次武器擦拭也过去了,装甲车保养也过去了,可以说除了新兵连擦枪,其它时候绝对没有最后一次擦枪时的那般认真!包括那辆装甲车,我的第二生命,我曾说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她,可惜终将有人代替我来兑现这个承诺。

  那把属于又不属于我的95杠自动步枪,见证了我的成长,从脱靶到及格到良好,再到后来的优秀。舍不得持枪的英姿,舍不得震耳的枪声,也舍不得强劲的后座力,但一切都没了,只剩回忆。

  再转眼,最后一班哨也站完了。那两个小时所带来的,不是只有腰酸背痛和走不动路,更多的还是对责任的担当和对自己的考验。站哨还是挺轻松的,只需在那站好,处理好情况。下连时我下意识地问班长:“我啥时候能站哨呀?我好喜欢站哨啊。”结果被班长洗脑壳洗到了现在。那个时候,我确实没开玩笑,我是挺喜欢的。虽然站哨很累,虽然夜哨后打不起精神,但我学到的远比这些不舒服的感受多得多。接哨时,我明白了换位思考,不要拖哨;站哨时,我明白了履职尽责,一丝不苟;下哨了,也能体会到一桶泡面的舒服。

  就要离开了,就要脱下军装回到地方了,就要从现役军人变成退役军人。我也不知道以后自己会不会沦为众人之一,丢掉这两年的所有收获,我希望不会吧。

  结尾吧,再不结尾就收不住了。

  再过几天,卸下军衔,戴好红花,从光荣入伍到光荣退伍。这就是义务兵的宿命,由不得你乐不乐意。

  再见了,英雄的陆军!再见了,可爱的河南!

  陆字开头,军字结尾,两年时光很短又很长,等有空了,慢慢和你讲。

  【作者简介】汤景润,“00后”,山东济南人,在校大学生入伍,现为32143部队67分队上等兵,即将退出现役。爱好读书品文,偶有杂感心得。

「军旅随笔」再见,英雄的陆军;再见,亲爱的战友

「军旅随笔」再见,英雄的陆军;再见,亲爱的战友

「军旅随笔」再见,英雄的陆军;再见,亲爱的战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军旅   独山   泡面   上等兵   营区   军衔   河南   山东   军装   美文   战友   班长   军人   部队   随笔   亲爱   事情   感觉   英雄   青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