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惠明|告别


田惠明|告别

建党一百周年华诞,老爸正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

我给老爸点了一首歌,霍尊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坐在床边,老爸微弱的呼吸声还能听到。我想起,几天前,他把党徽戴在胸前的那副神态,就是一位老党员,走过七十四年风雨,依然对组织情有独钟、无怨无悔的模样。

我望着老爸侧向一边的面容,心情沉重而不可触及,一触便是泪不可遏。

我以为,老爸还可以陪我们走一程,尽管他九十三岁了,与同龄人相比,身体还好,无心脏病、高血压,肝肾功能完好,肺部有些积液,经过治疗,无大碍。只是患有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炎,行走不便,步履蹒跚,后来不得不坐轮椅。老爸说:年轻时不注意,把腿用坏了。那时,部队行军打仗,马不停蹄,一走就是几天几夜,凭着年轻,刀山火海敢上,万水千山走过,到老了,这腿就不听使唤了。尽管老爸心情有些沮丧,但我安慰他:你比绝大多数同龄人的身体都好,别人直羡慕你呢,所以,好好活着。

六月下旬的一个夜晚,老爸突然发烧,且居高不下。那天我守在旁边,心情惶恐。因为,老爸很少感冒,发烧更是屈指可数。望着老爸睏而难眠的倦容,我感到慌乱、六神无主。第二天清晨,老爸被送进医院。

接下来的事情是治疗、抢救、衰竭、昏迷,无法面对的无能为力,不堪回首的难眠之夜,十天,整整十天,这个很少住院的老人,在陌生的环境里,度过了他的最后时光。七月二日凌晨,天还未亮,万籁俱寂,老爸在昏迷中走了,走得悄无声息,没有留下一丝眷恋。

至今,我的心情无法平静。

我知道,母亲走后,五年的时光里,老爸看似平静如常,不悲不戚,偶尔和我们聊聊过去,就象在讲别人的故事。但从他的目光里,我读出孤独、寂寞、悲伤、无奈。他每天都在熬,每天却不露声色。这种晚年的隐忍,让人尤其心痛。

母亲在的时候,除了生活上的照顾,每天陪老爸说说话,回忆回忆往事,聊聊当下的烦恼,尽管老爸不擅言辞,他喜欢听,对某些人和事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偶尔老两口也拌嘴、生气,但过后该咋过还咋过,用母亲的话说,就是离不开的伴儿。突然有一天,这个伴儿走了,老爸的眼里充满无助和悲凉。尽管他不说,但我知道他越来越孤单;尽管他不说,但我看得出他有深深的无奈。

比如,过去一家人在饭桌上聊天、讨论国事,老爸常静听不语,偶尔参与一下,点到为止。渐渐,他不再参与任何话题,埋头吃饭,然后匆匆放下碗筷离开。这其中有他对当下社会的隔膜和不理解,也有在晚辈面前,越来越凸显的形单影只。

还比如,老爸一直是一个自立好强的人,进入晚年,能做的事自己做,能解决的困难自己想办法,不愿给人添麻烦。自从他坐轮椅后,不得不接受子女或保姆的照顾,不得不违心地去生活,这对他来说,是比肉体更疼痛的折磨。好几次,他承受着种种不便,隐忍克服,不愿让子女受累。当看到他无助的眼神,听到他脱口而出的“麻烦了”,我心里是无尽的辛酸,好像老爸欠了我们一个世界,让人情何以堪!

在老爸的世界里,军人、服从是不变的主题。

他十七岁当兵,做过勤务兵、通讯员、驾驶员,后来入党提干,一直从事部队后勤工作。那个年代讲“服从组织安排”,不管在哪个岗位,老爸都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家里有一个铁皮盒,里面装的全是老爸的勋章、奖章,每一枚拿出来,可以挂满他的前胸;每年的嘉奖、表彰更是不计其数。对这些,老爸表现得很淡然,他说:我亲眼看着自己的战友被飞机炸死,就是一瞬间的事,我幸运地活下来,跟他们比,这算什么。

关于人生中最亲切、温暖、感人的细节,老爸说的很少。他曾经写过自传,从头至尾就象简历一样真实、枯燥,我央求老爸:能不能加些细节,比如难忘的人和事。我知道,老爸曾给萧克夫妇当过勤务兵、通讯员,有许多情节可以挖掘。但老爸说:没那么多故事,组织上安排我为首长服务,是对我的信任,我每天想的就是做好工作,让组织放心。老爸的性格就是实实在在、稳稳当当,缺少浪漫情怀,要想从中挖掘什么故事情节,几乎不可能。

不过,有一件事让老爸念念不忘。他给萧克将军开车的时候,曾出现过一次“事故”。有一辆外地车抢道前行,老爸因为没及时躲让,出现两车相蹭,当时的交规划为责任各半,由双方各修各车。老爸说:如果当时我让对方先走,就不会耽误首长的时间,也就不会给组织带来二三百元的损失。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在老爸的自传里,写到首长对他的谆谆教诲。那时,因为年轻,他想下连队,想去野战部队,首长告诉他:先安心本职工作,多学习,多积累工作经验,把基础打好,一旦工作需要,放到哪里都是一块好钢。多年以后,当老爸遇到困难或挫折,他都会想起首长说过的话。而且,很多年,他不曾透露和首长在一起的那段时光,他告诉我:没什么可宣传的,那是我的工作。老爸就是这样,正直、传统,把世俗看得很淡,把军人职责看得重如泰山。

离休后,老爸曾经提及内心最愧疚的两件事,一是我们的母亲,二是我们。

一九五九年,老爸调往远在西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母亲带着哥哥和我在北京艰难度日。说艰难,是因为我们年龄太小,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工作、生活让母亲不堪重负。为了把工作做好,又为了让哥哥和我吃饱,母亲废寝忘食,省吃简用,操劳过度,落下一身病。后来随军到部队,常常带病上班;再加西北艰苦地区,气候环境恶劣,营养匮乏,造成母亲慢性病缠身,终生吃药,这成为老爸一辈子的心结。

对于我们,老爸最常讲的一句话是:你们小小年纪,辗转多地,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本该认真读书的年龄,随部队南来北往,吃了不少苦啊!......我告诉老爸:这种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走近淳朴的大自然,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在广阔天地里度过了自由自在的童年;我们还和大人们一起艰苦创业,风雨同舟;重要的是,我们目睹了卫星发射、火箭飞天,这种经历,真的太难得了!

老爸不语,用宁静的眼神看着我。

所以,我感谢老爸!在我很小的时候,他让我开阔了眼界,飞向天的尽头;我成长的过程中,老爸言传身教,使我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于特殊的年代和环境,目睹无数人为改变现状作出的种种努力;尤其可贵的是,艰苦的环境和简朴纯粹的生活,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人生的无价之宝,非繁华富贵所拥有,踏万水千山还复来。

老爸,衷心地谢谢您!

作者简介:田惠明,热爱生活,喜欢文字,作品散见于报刊及网络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勤务兵   伴儿   万水千山   首长   同龄人   通讯员   自传   美文   老爸   部队   母亲   时光   组织   环境   心情   工作   田惠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