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 重复阅读修改版

——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积极主动的人生是一种选择

讨论我们对待孩子是宽松一点好 ,还是严格一点好?

第一:作者简介:作者舒马赫60年代的思想家,我对本书作者舒马赫是一无所知的,只是看到推荐序里的史蒂芬·柯维博士说,他早期的职业生涯里,有两本书对他影响极为深远,而这本书是其中之一。他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使生命更有意义。博士说,他早期的职业生涯里,有两本书对他影响极为深远,而这本书是其中之一。一本是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另一本就是这本《解惑》

史蒂芬·柯维说他所创造的《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中的最重要的那件事是说:人永远有选择的空间 就是来自于这本书的启发,每个人都可以活出生命的意义,

第二:几个问题 我们是对孩子严格一点的好 还是宽松一点好

一个公司是公平一点的好 还是效率一点好,

我们人生的地图到底该怎么画,才能找到我们人生的目标呢?如果人生地图错了 ,怎么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呢?

大家想像一下 我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大学生毕业后 ,到社会什么都不会,还要从头到尾地去学习,

第三:人的意识在世界有四个层次 ,你的存在层次决定你的生活状况。

第1层次:完全被动的生活层次 :像矿物质一样,完全没有生命力,完全被动的生活层次。矿物质 无机物是没有生命的 ,这个层面是不会主动做事的,

第2层高一个层级的是植物 他有生命但没有意识, 比第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多了什么呢?但是他不能自我搬动

第3层 意识形态是动物的层级 动物比植物多了 意识 ,动物是来自于动机。

第4层:人: 人有自我意识,人会反省 ,人最怕的是分裂,但是大部分人是生活在割裂当中,比如在单位你会想家里的事 ,干着这个事又想着那个事,人有意识,人可以主动,但是人依然有被动的一面。

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就是人有意志 意识 主动和被动的区别 植物和矿物质 是完全的被动,动物是来自于动机 ,人这个层面 人有意志,人依然有被动的一面,

你是用意志力解决问题还是用无意识,自动驾驶的方式生活呢?

我们的心智模式就是要从被动向主动进攻,每个人都有成为百万富翁的可能,每个人都有获的自由的可能,你能不能自由,由你自己决定。你的 选择决定了你是不是成为百万富翁的可能。每个人都有潜能,但是能不能成为 要看每个人是哪种心智模式 ,思维方式 生活决定的。

大量的人是生活在割裂当中,没有活在当下,静不下来。植物,矿物都可以被割裂,但是人最怕割裂。你是靠近植物和矿物那一端,还是靠近人这一端。就看你的积极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程度决定。

很多人完全看不到人间的善意和社会的美好,因为他内在没有看到 ,他的内在没有整合。内在的感官能看出区别,外在看不出来,外在看上去好像是一样的,但内在的东西不一样,比如 你看到一些人

第四:如果你对世界的看法是错误的,你会陷入不屈不挠的绝望 ,表现在两个契合上

1:头脑和心智的契合:内在的心智之光 ,才是关键的东西。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贝多芬 在脑子里整合了很多音乐 ,有很多人完全看不到机会和真善美 ---是因为他脑子没有整合。再比如:你看到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不对---这是内在感觉 和外边的看到的不一样。行为和内心不一样 心口不一致的人,你会看到他讲的话和他真正的内心是不一致的,不能只相信外在的数据 还要有道德 原则 做事底线等无法度量的东西。

2:也就是理解的科学契合---理解的科学常常被称作智慧—临床试验等都是操纵的科学 希望一切都能量化 , 论语 道德 。当操纵的科学常常被称作“科学”(,科学就是最有价值的工具。不再有任何损害。当人们不再对智慧感兴趣,智慧随之消失的话,科学就不会如此服服帖帖了。这正是笛卡尔之后的西方思想史也就是 如果科学忽略了道德层面,科学怪人就会诞生。

可是道德层面没办法衡量,那你说道德方面重不重要,如果只有科学没有道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很会科学,用科学的手段去造假犯罪做恶事,是不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呢。虽然道德无法衡量,但是如果智慧和道德分开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你赞同吗?

第五:如果没有上面这两个契合会造成三种恶果

1:首先:没有对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善与恶 ,以及什么是人的绝对权利和义务,这类问题的继续研究,文明必将陷入深深的痛苦绝望 和欠缺自由的境地不论人们的水平有多高 或者他们又延长寿命的健康服务有多么成功,人们都会渐渐的失去健康和幸福,人不能只是靠面包活着 。

2: 其次将科学的努力系统化的局限于 世界最外在的物质化的层面,会导致这个世界显得如此的空虚 没有意义就连那些看出理解的科学价值和必要性的人, 也无法逃避呈现非他们的那幅据说是科学的图景, 那般催眠的力量,依然失去了请教人类的智慧传统,并从中收益的勇气和意向。

只局限于物质的层面 ,物质满足了以后,你会感觉到很空虚。感觉到不幸福。所以人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满足。第2个结果 在于我们只研究 表面层的物质化的这一层东西,可以量化的,方程式可以写出来的东西,我们会觉得很空虚,你们有没有觉得曾经买了房子就会好很多,但是真的买了房子后 依然觉得很空虚。物质解决了 依然很空虚。

3: 最后人不再使用高等能力 ,无法创造智慧的知识 以至于他们变得萎缩,或者干脆消失了,结果需要有社会或者个人来解决的所有问题,都变得无从解决。人们更加疯狂地努力工作 ,但没有解决或者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问题越来越多,尽管财富也许还在增长,但人的精神质量却下降了。这就是理解科学 和操纵科学不能够契合的三种恶果。

手段上的富人 目的上的穷人 ,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来越多,我们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到底要去哪里?什么才是美好的生活?

智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第六:在实际操作方面 有四种认知领域,

解惑 重复阅读修改版

第1象限,我们自己内心 第一种认知我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只有我自己知道知,提高自己的认知模式 先从1和4开始,因为那是从自己开始,认识自己最困难,什么叫自知之明,就是自己要了解自己的认知,但是经常一个人会机械的生活,很多人是麻木的生活 ,麻木的开车,一不留神 麻木了一辈子,碌碌无为,到最后醒悟过来很多人已经晚了,我们真在在正念 在当下吗?真的注意自己正在干什么吗?比如吃饭 ,比如人会胡思乱想 ,会有很多妄念,知识想法,你要不断地解决妄念,如果我们要是跳出来,我为什么要很在乎那个人说的话,不要那么惯性的生活 ,要站出来觉知。我们时刻觉知自己 反思自己,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要过什么样的人生,而不是惯性的麻木的生活,

第2象限:你们心里想着什么如何认识别人的想法认识别人的想法取决于你是否真正的觉知自己,也就是第一象限。推己及人。而不是在惯性的生活,如果一个人获得非常惯性,没有觉知的生活,比如非常大条的售货员,所以他看待别人都是脸谱画的,他看一个人只会从表面判断一个人,比如 很多卖货的 只会 看一个人有钱没钱等表面的东西,因为他自己也只是认识别人的想法,我们在这里讲的 对方到底理解的是不是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呢,对方能准去理解我们讲话的意思吗,会不会完全理解对方真正表达的意思呢?也就是你能真正了解别人的内心吗,你能感知别人的感知力吗?不如换位思考,卖鞋的想像一下把脚放在别人的鞋子里,善于推理 ,

第3个层次,你们怎么看我?我在别人心中是什么样子的,了解别人对我的认识 ,我们一般会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一般使用自己的意图在说话,别人看不到你的意图,别人看到的是你的行动,这个就会造成我们和他人相处的鸿沟。另一个世界的自己说不定不怎么样的。考验一下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是你,你会喜欢他吗?把自我保护转化为对别人的批评。自己都会找个理由辩解,我们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你比你想象的更加摇摆不定 ,更加内心的彷徨。比人身上有一点缺点 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我们都想把自己伪装的很坚定,看待自己从意图出发,看待别人从行动出发。

书中原文部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第一个领域研究,可能会提高人的自负感 第三种领域的平衡性研究则会让人领悟到自己的渺小。如果你在第三领域呆的时间长,你经常会思考别人怎么看你?你会变得渺小。在这个无比广大的宇宙当中算得了什么呢,我只是小小地球表面上的数十亿蝼蚁之一而已,但帕斯卡尔说:人犹如一个芦苇,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芦苇,而且无比珍贵,尽管他的自我意识在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休眠状态,只是一种潜能。

这本书的目的 就是 唤醒我们心中的潜能,唤醒我们休眠状态当中的自我意识,这样你才能够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了解别人眼中的你。所以这三个层次就是你要了解别人对你的认识。世界。认识更多的无机物的产品。

第4种认知 我所能看到的周遭世界,我可以描述出来,尽管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我们对无机物了解的更多一点,我们了解的人很少,我们都想了解外部世界 ,我们很少了解 我们自己的内心,不认识自己的人对社会是危险的,尤其是认知失调的人,比如希特勒 他感觉不到很多人死在战场上很残忍,所以是很危险的事。寻求自己认知失调的人,他会对社会造成很大危险。

第七 更高层次型问题:人类社会只有两种问题

1:汇聚型问题手段--逻辑 思维,工具没办法让一个团队变好, 可以会找到一个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发散型问题 答案来自于更高的层次。你对孩子是严苛一点还是放松一些好,没法度量,不可度量的问题----答案一定来自于一个更好的层次,一定不是同一个层次。但是生活中,我们往往用很多手段解决一些问题,结果越弄越糟糕。在发散型问题上逻辑是帮不上忙的。

比如用绩效 打卡 想解决单位的问题 ,人非常难管,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无法掌控的东西

用高一个层次的方法解决,我们自己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解决问题就迎难而解了。

如何带好一个团队。带团队 绝不是靠的仔细的抠他们,靠的是领导人的认知 唤醒团队每一个人成长的能力 ,要唤醒每一个人的成长的能力 调动团队每一个人的成长性思维,就不会内斗,就会团一致,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板,这样大家放下思想上的假面具,在博爱面前,事情就好解决了。让问题不再是问题。自由和平等的问题,博爱来解决了。帮助别人成为更好的人来解决了。

“博爱”解决一切问题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帮助别人成为更好的人,我们自己上升一个层次,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如果我们自己的认知很低,很多问题就很难解决了。家长制 大男子主义 你会发现 家里 公司都会死气沉沉 ,

必须以某种方式来解决的发展性问题。靠逻辑和推论的理性很难驾驭,所有困难都当了一种拉伸器具,培养完整的人。所有传统文化都把人生看成是一所学校,他们也各不相同的方式看出了这种影响力本质。生活就是道场。面对所有的纠结,痛苦,烦恼都是在不断的拉伸,我们然后试图让我们跳到另外一个层次来看待问题。一个更高的维度 能够让自己变得不一样,提高我们自己的维度,让一切问题 迎刃而解。生活就是到场,此时正式修炼时。

这个世界会好吗?物质 技术 膨胀 都在威胁着这个社会---随时随地地知道自己是一个人你有创造力 你有选择权 应该有好奇心,有想象力,有多少人会被唤醒, 不如好好工作 ,你是一个人,你有选择权,你有选择权,你有创造力,应该有梦想而不是矿物质,麻木的惯性的生活,人的一生短暂,应该做点什么?

唤醒更多的人有觉知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博爱   无机物   矿物质   心智   惯性   美文   认知   层面   层次   内心   物质   道德   智慧   东西   科学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