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名”到“无为而治”——老子思想的名实论解读

从“无名”到“无为而治”——老子思想的名实论解读

无名是《老子》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的内容。也是老子一书的核心思想之一。对于这个思想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将名理解为名声的名,无名即安于无名、不争不求的状态,这个见解我认为是较为浅薄的,与老子一书包含的哲学思想不符,也与先秦的名的意义不符。有人认为名是对有形之物的称谓,而道是无形不可称谓的,所以无名是对道的一种描述。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无名定义为超乎形象之物,同时指出超乎形象之物如共相未必无名,但是道一定是无名的,冯先生的理解也是止步于此的,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指的就是天地万物是由无名的道产生。

因为不是正式的学术论文,因此只是简单百度了两篇,和冯友兰观点一起做下总结。他们在考察无名思想时,并未对名这个先秦时期乃至到中国现在都极为重要的思想进行细细的分析。

名实是先秦时期最为普遍和公认的思想之一,其地位如同数学之于自然科学,哲学之于人文科学。先秦诸子,除了孟子没有直接讨论名,其余各子都对名实都有过专门的讨论。名家专论名实,自不必说;孔子的正名即正名实;荀子有专门的《正名》一篇讨论名实;韩非子也有功名一篇讨论功和名的相符;吕氏春秋的审分览第五讨论了按其名审其实的正名实思想;墨子中的墨经即以一名一实的格式出现,并对正名实进行了概念和原则的分析,其中的盈坚白与公孙龙的离坚白构成了名实思想的世纪之争;庄子在齐物论一篇也集中的讨论了名实的思想,但与老子一样,侧重于对名实的否定。其他各子乃至新出土的黄帝四经都或多或少的讨论或者使用了名实的思想。限于篇幅,名实思想的在这里不做展开。

儒家和道家的根本区别是儒家认为正名实使天下治,道家认为去名实使天下治。而师从于儒家的公孙龙和韩非则与儒家一致都认为正名实使天下治,只是正名实的方式不同,公孙龙从理论上研究名实,而韩非通过法达到正名实,而儒家是通过礼达到正名实。

那么什么是名实呢?通俗而言,名就是名称,但又绝不能仅仅认为它是名称,实就是名所指称的对象。自然界的万物有其名实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苹果、香蕉、梨之名对应了我们所感知到的苹果、香蕉、梨,并且苹果是苹果,香蕉是香蕉,梨是梨,一旦定下了,就不会改变,这实际上就是名实正的状态。自然万物极其容易的名实正的状态,在社会的名中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为了说明社会中的名实,下面引用了公孙龙子迹府中在先秦广为流传的齐王好勇的故事。

“齐王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以齐国无士,何也?’尹文曰:‘愿闻大王之所谓士者。’齐王无以应。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处乡则顺,有此四行,可谓士乎?’齐王曰:‘善!此真吾所谓士也。’尹文曰:‘王得此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而不可得也。’是时齐王好勇。于是尹文曰:‘使此人广庭大众之中,见侵侮而终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钜士也?见侮而不斗,辱也!辱则寡人不以为臣矣。’尹文曰:‘唯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是人未失其四行,其所以为士也然。而王一以为臣,一不以为臣,则向之所谓士者,乃非士乎?’齐王无以应。

在这个故事中,有臣这个名,开始齐王认为有四行的人可以为臣,之后认为见辱而不斗的不可为臣,即见辱而斗是臣,但是见辱而斗违背了四行中的处乡则顺。前面说有四行可以为臣,后面守四行却不可以为臣,这是的一名二实,前后的实不一致,即名实乱。

名不仅有世界万物之名,还有君臣父子、亲疏远近、兄弟朋友等伦理之名,也有善恶美丑、高低长短等现象之名。那么这些名的实是什么呢?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之间的礼就是君臣父子之名的实。比如我们如何定义父子关系呢?决不是通过他生养你定义父子关系,而是通过父子之间的礼定义。比如儿子和父亲的称呼,儿子不能直接叫父亲的名字,儿子不能不尊敬父亲等,这些种种的规定就是对父子关系的定义。如果说父子的关系还有自然生育的基础,那么君臣关系就完全通过礼来定义了,君臣的衣饰、住所、饮食和见面的行为动作都体现了君臣了之间的差别。因此对于没有自然基础的名,其实就是礼。

礼崩乐坏就是君臣父子之间礼的秩序的崩溃,出现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名实乱,即“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对于孔子而言,正名实就是使社会按照礼的秩序运行。

礼崩乐坏带来的名实乱,是诸子的共识之一,老子必然也是知道的,但与孔子的力图恢复名实不同,老子持有的是舍弃名实,废除礼的态度。老子认为有至善的道运行在世界上,而君臣父子之名,仁义礼智之说是违背了道的运行,“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因此要实现天下治的就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老子对老子思想的一个总述。在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还没有君之名,臣之名,父子之名时,也不存在仁义礼信之名。而在人类意识觉醒之前,也没有善恶美丑之名,也没有天地万物之名。因此,天地之始,显然是无名的。这么说似乎浅薄,实际上包含了一个问题:无名的时候,是否存在天地万物?

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人,会非常理所当然的回答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只要稍加思考,便不是这么理所当然的了。眼前有一棵柳树,你认为它存在的因为你感受到了他,你没有感受到它,它就是不存在的。因此,柳树的存取决于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存在,即你的意识决定了柳树是否存在。因此,无名的时候,是否存在天地万物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老子给出的答案是存在的,但是没有万物,是一个“一”的存在,一个整体的混沌的至善的存在,是道运行的直接结果,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是至善的,所以“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对于老子而言,“有名,万物之母”,直到有万物之名,才有万物。这与诸子的其他各家认为先有实,后有名,是完全相反的观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因有恶,所以有美;因有不善,所以有善,事物因其对立面的存在而存在。有难故有易,有易故有难;有长故有短,有短故有长;有高故有低,有低故有高;有音故有声,有声故有音;有前故有后,有后故有前。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因可以看见所以有盲;因为可以听见,所以有聋;因为可以尝到,所以有“爽”。恶因善而生,“驰骋畋猎”为善,“心发狂”为恶;难得之货为“善”,“行妨”为恶。因此使世界无恶的方法就是使世界无善,“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使非正面的存在不存在的方法是舍弃正面的存在,“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有生于无”,道之运行不曾区分万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天地对于万物是无所区分的,万物万事之名的实本身就是无的,不存在的。礼的确立,使得乱有了依托,正如有了听觉所以有耳聋,因此老子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正反互为存在,也就老子所言的“一生二”。

关于如何正名实,使天下治这一先秦诸子的哲学主题。老子基于自己的哲学思考给出了有别于其他各子十分不同的答案。之所以有天下乱,是因为名实的存在。顺应道的运行,世界本身就是至善的大治。因此绝圣弃智,见素抱朴,舍弃仁义道德,舍弃礼法秩序,不言善,不言恶,不言丑,不言美,舍弃施加于道之上的名实,不建立新的名实,顺应道,则无为而无不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名实   绝圣弃智   老子   儒家   孔子   思想   无为而治   诸子   先秦   美文   父子   香蕉   万物   定义   关系   天地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