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重读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重读三毛

天阴沉沉的,没有例外,按时起床上课,生活没有波澜,平静如水。闲时认真阅读书籍, 今日读完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

这本书 三毛用平和的语气,自然且易懂的文字阐述着她在撒哈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她的精神是感人的,为了心中的撒哈拉可以跋涉千万里,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撒哈拉,有的人踽踽独行,有的人半道折返,有的人掷躅不前……但三毛她有一股冲劲,似乎多大的困难于她而言不过是脚下的碎石子,不足挂齿,让我折服的是三毛在恶劣环境下的自律、善良、坚毅、勇敢。

书里最让我动容的是哑奴,他的礼貌和撒哈拉本地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哑奴没有接触过书籍,没有进过一天学堂,或者说他并不知道有学堂这回事吧,他连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但他的心是自由的,他在烈日似火的天气里砌墙、和水泥,如此疲惫,感觉沙漠的炎热要把他吞噬,但他却舍不得吃一口面包,想要带回家给那两个光着身子在沙漠上奔跑的他的儿子吃…

另一个让我动容的故事军曹,他不愿提及姓名,在三毛的叙述里,军曹的兄弟们因为和当地人争执。一天趁军营士兵喝酒聚会时当地人提刀相向,整个军营都被当地人杀光,这是何等的可恶?军曹幸存只因他喝多未回军营,但他的心已同兄弟们一起下葬。他不言不语,手臂上刻着军营的名字,似乎没一个印子下都是一个鲜活的灵魂,故事的最后他用他的身躯救了愁人的孩子。千万的憎恶,敌视,仇恨在他救下孩子那一刻也许消散了,也许释然了………

结束了,你我都要死去,化为灰烬。

人的行为在高度文明的今天不断的被周遭影响,行为本身就是个体的选择。

最后说荷西吧,穿着破洞牛仔裤在沙漠穿行的男子,深爱着三毛。爱情最后的最后,都归为生活的茶米油盐,艰难时陪你风餐露宿,荣耀时也可举杯欢畅……

三毛是幸福的,幸运的,荷西也是。写给自己

天会蓝,乌云蔽日不过一时。

人生漫漫,爱谁都是选择,不爱也是。

☁摘抄: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我在想,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荷西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任何三毛所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在他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跟他在一起也是很愉快的事。

♥长久的沙漠生活,只使人学到一个好处,任何一点点现实生活上的享受,都附带地使心灵得到无限的满足和升华。换句话说,我们注重自己的胃胜于自己的脑筋。

♥人,真是奇怪,没有外人来证明你,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价值。

♥荷西将我从背后拎起来,他说:“我们的第一个家,我抱你进去,从今以后你是我的太太了。”这是一种很平淡深远的结合,我从来没有热烈地爱过他,但是我一样觉得十分幸福而舒适。

♥世间诸事,大凡一个“缘”字,天地上下亲疏爱憎都脱不了这个字,也就是圣经上所说的“万物都有时”,所以强求生死聚散都是愚人的事,我原先很急,现在放下了,顺其自然吧。随便什么时候结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撒哈拉   乌云   荣耀   踽踽独行   不足挂齿   爱憎   半道   故事   军营   当地人   美文   学堂   沙漠   书籍   孩子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