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大道至简,喝茶高手修炼三层次,你处于哪一层?

山高水长,大道至简,喝茶高手修炼三层次,你处于哪一层?

义芳君说茶 | 第824期原创茶说

民国大学问家王国维在论及治学经验、人生境界时,给后世留下了十分经典、影响深远的“三境界”说。

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入境,到出境,再到化境,峰回路转,拾级而上,从糊里糊涂,到最后的豁然开朗,此乃人生三境界。

于喝茶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山高水长,大道至简,喝茶高手修炼三层次,你处于哪一层?

我们不妨把视角拉回到中国茶文化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唐朝。

茶仙卢仝写了一首堪与茶圣陆羽《茶经》齐名的“七碗”茶诗。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七碗茶下肚,从生理层面的解渴润喉,醒脑驱闷,到精神层面的神清气爽,飘飘欲仙,犹如雾里看花,穿过重重迷雾,猛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身灿烂耀眼的她在丛中笑靥如花。

山高水长,大道至简,喝茶高手修炼三层次,你处于哪一层?

佛家有云:“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正所谓,大道至简。至深至真的哲理,往往使用的是最简单的字词。

义芳君与茶友们交流时,也曾分享道,山高水长,喝茶如登山

未开始登山前,一山望着一山高,总觉得路漫漫,何日才能登顶。

及至越往上走,山风习习而来,爬山的燥热顿时消失了一大半,眼前视野也愈加开阔明朗,四周美景逐渐尽收眼帘,心头随之一振,紧锁的十字眉头也渐次舒展开来。

而一鼓作气,成功登顶后,站在峰顶,一览众山小,内心充满了神奇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就像茶过三巡,一番品味咂摸之后,终于喝懂了这茶的韵味与香气,那种心有灵犀、豁然开朗的愉悦感倏忽而至。

山高水长,大道至简,喝茶高手修炼三层次,你处于哪一层?

如此,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关于喝茶,每个喝茶高手的自我修炼大抵也需要历经以下这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牛饮。

何为牛饮?

大口喝茶,不求其它,只为解渴、解乏、解困是也。

不在乎茶质如何,抓一把扔进水中,有点茶味即可;不在乎喝茶环境如何,地里田间随手可得即可……

上下五千年,茶为国饮,事实上很大程度源于茶乃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属性而已。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也!

山高水长,大道至简,喝茶高手修炼三层次,你处于哪一层?

第二层次:品饮。

何为品饮?

一杯春竹叶,双舞醉芙蓉。

又说,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品在于感知,感知茶的品类、等级,感知茶香的长短、强弱,感知茶汤的浓醇浅薄……在于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一泡茶的品种特色,孰优孰劣。

山高水长,大道至简,喝茶高手修炼三层次,你处于哪一层?

第三层次:神饮。

何为神饮?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一杯香茗在手,喝茶何需理由呢?随缘随性,发乎本心,岂不美哉?!

喝茶,喝到最后,就是一种情调,一种修为,一种自我心灵沟通的仪式,一种即便一个人也能安然度过生命中的孤寂的人文关怀!

所谓,道法自然,还是赵州和尚的那句偈语说得真切,解得透彻——

吃茶去!

本文由义芳君原创撰写,欢迎文末留言交流,有问必答!茶眼看世界,品茗知冷暖,乐享茶生活。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义芳君说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山高水长   佛家   兔毫   枯肠   蓬莱   大口   肌骨   层次   如花   解渴   豁然开朗   美文   层面   不在乎   事实上   眼前   大道   高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