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静

1心静,一切豁然开朗

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曾国藩

心思沉静,才能细致观察事物的发展,发现事物的本质状态和细微之处,这样更能省时省力,最终事半功倍。

内心不平静的人,很难认真思考,总是被一些其他的事情打扰思绪,没有深入思考,做起事情来就会显得浮躁、没有章法。

心静的人,能够在“静”中生智,即使遇到危急情况,也能迅速从中找到突破口,顺利解决突发情况,这是“静”的智慧。

曾国藩年轻时做事难免心急气盛,每次遇到急事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的老师见此,就送给他一个字——静。

曾国藩渐渐领悟这个字的含义,懂得静的智慧。每天都要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为人、处世、治家、平天下的道理。

尤其是遇到重要抉择时,更是如此,常常坐在静室中反复思量、认真权衡,最终才拿出决断。

有时为了氛围更加宁静,曾国藩还会点上一支香,让自己更加沉静下来。凡遇见这种情况,家人有再大的事情,也不会打扰他。


心静,则智慧生。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事,有些事棘手难办,如果能静下心思考,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最终柳暗花明。


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静

2每临大事须有静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和

古往今来的圣贤,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

非宁静无以致远,想要成就一番大事,必须要有静气。

曾国藩带兵打仗,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死关头,稍有决策失误,关系到万千湘军的身家性命。

值此之际,曾国藩也心急如焚。尤其是自己的亲兄弟在前线带兵,而自己在后方指挥使不上力的时候,更是焦灼不安。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曾国藩都会将多年养成的“静”的功夫拿出来,在自己的小楼上静坐,时间有时长有时短,最后总能想到应对之策。

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曾国藩

人容易在慌乱中出错,如果遇事不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那么出错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也就难以成事了,更不用说成大事。

遇到大事,从容处之,才是真正的处事智慧。

人到中年,阅历逐渐丰富,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众多难关和考验,培养一颗“静”心,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养一点“静”气,和平淡然,超越自我。

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静

3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

古人云:“凡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一个内心安静祥和的人,精神状态一定是愉悦的,那么他就会善良对待身边的一切事物,久而久之,福气自然来了。

人生活到最后,活的是心情。心静的人内心平和无杂念,心情好,身体自然也好,福泽也会深厚。

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静在心,不在境。——曾国藩

心静,则世间万物变化与己无关。是好是坏,都由一颗心所决定,心若静好,幸福则会长存。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最深的宁静,来自最宽广、包容的胸怀。福深福浅,不在于能笑着迎来多少,而在于能看淡多少失去。

正确看待自己的得失,以平常心去面对,清闲有清闲的寂寞,也有清闲的快乐;繁忙有繁忙的热闹,也有繁忙的烦恼。

内心平静,方能享受充实而幸福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心静   安祥   清闲   美文   沉静   繁忙   从容   心思   宁静   事物   平静   内心   事情   智慧   自然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