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别再劝我趁热吃了,真的有致癌风险

知乎上,一个网友说:


小时候,家里比较拮据,每次发烧,妈妈都会煮粥,滚烫滚烫的让我喝下去。


出一身汗,烧退了,身体也轻松了。


可嘴巴,每次都因为被烫掉一层皮而隐隐作痛。


爸妈,别再劝我趁热吃了,真的有致癌风险


父母们总认为,热的比凉的好。


却不知,经常被他们挂在嘴边的“趁热吃”,反而会伤害身体,甚至有致癌风险。



01

「趁热」会烫伤黏膜,甚至致癌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


吃完一顿火锅,喝完一碗热汤后,嘴巴开始变得麻木。


之后,牙龈和上颚也开始红肿,这就是口腔黏膜被烫伤了。


爸妈,别再劝我趁热吃了,真的有致癌风险


很多人都不知道:饮食过烫有致癌风险。


人体口腔和食管表面,是一层娇嫩的黏膜,食物温度对它造成的影响特别明显。


2016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 65 ℃ 以上的热饮列入了「2A 类致癌物」。


2019 年 3 月,《国际肿瘤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再次证实了热饮与食管癌之间的联系:


经常喝茶温度 ≥ 60 ℃人群,比喝茶温度< 60 ℃人群,得食管癌风险增加了41%。


泡完茶2分钟以内就喝的人,比泡完茶 6 分钟以上再喝的人,食管癌风险增加 51%。


爱喝「非常热」的茶的人群,比爱喝温热或冷饮的人,食管癌风险增加 141%。


在我国,潮汕地区的人喜欢喝工夫茶,而且还是滚烫的,他们认为“趁热喝”才能品出茶香。


爸妈,别再劝我趁热吃了,真的有致癌风险


而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潮汕是食管癌的六大高发地区之一。


这和他们长期饮用很烫的工夫茶脱不了干系。


过烫的热茶可能导致食管反复烫伤、修复,从而增加食管癌变的可能性。



02

父母辈们,更容易受热食伤害


你发现没,父母辈们对“热食”容忍度很高。


同一个食物,你被烫得只想将食物吐出来,他们却面不改色吞下去。


若是劝他们别这样,经常得到的回复是:


哪有你说得那么烫,我觉得还好啊!


别不信,他们真没骗你!


烫,其实是温度过高带来的一种痛觉。


我们之所以感到“烫”,是因为口腔里的热温度感受器被激活,向大脑传递了刺痛感。


而口腔里热温度感受器分布密度高于食管黏膜,所以更容易感到烫。


但父母们一般吃饭比较快,很少咀嚼就直接吞咽进食管,食管对“烫”的感受度比较弱,因此就不觉得很烫。


爸妈,别再劝我趁热吃了,真的有致癌风险


随着对热痛感知的下降,频繁接触烫食会让新生黏膜细胞发生像「皮肤老茧」类似的角化改变。长此以往,对温度的感知能力就越来越弱。


该怎么办呢?



03

晾一会儿再吃,才对身体更好


其实,父母们喜欢“趁热吃”,也是有原因的。


他们年轻时,卫生条件不那么好,将食物加热是当时能够做到的保证食物卫生的唯一手段。


爸妈,别再劝我趁热吃了,真的有致癌风险


而且“食物凉了对肠胃不好”的说法也被广泛传播。


长此以来的认知和生活习惯,要突然改掉,确实很难。


如果你家里的长辈长期被“热食”包裹,记得提醒他们:


把食物放着吹一吹,最起码十分钟后再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潮汕   感受器   风险   食管癌   热饮   食管   黏膜   烫伤   美文   癌症   口腔   人群   温度   食物   父母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