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写者的职业操守

想了半天,最终决定了还是得说点什么。我怎么感觉,仿佛有一个韧劲十足的声音,嘀嘀咕咕不停地貼着我的耳朵,细细碎碎,不停歇地念叨着,像煞一个啰嗦、嘴碎的小老太太般,吵得我坐立不宁。

傍晚时分,我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浏览头条某友友写下的精彩文章。显而易见的,这位友友是一位文笔老练,精于描写和表述,隶属于成熟期的写者。一篇三千多字的故事类文章,主要人物关系,地点,故事情节,故事情节的开始和结束,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和评论,角角落落,方方面面一点儿都不含糊的,全方位地覆盖到了。

照理说,这样成熟期的作品,应该是值得去称赞的好作品了。事实上,这的确也算得上是一个好作品。但不能划归为一个优秀的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他个人的文采绝对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应该是他本人的理念,出现了明显的硬伤。他忘记了自己写下的是一个乡村爱情的悲情故事。

然而呢,这位才华出众的写者,居然借着山野村夫的口吻,评价正当年村姑惊人的容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一个写者的职业操守

看到这个雅致的不像话的修辞手法,我惊讶地眼珠子都要“弹出来了”。

我相信,一般来说,知道究竟的写者,都晓得这个故事,出自于一个颇有来历的典故。两汉时期著名的宫廷乐师李延年,赋了一曲著名的《李延年歌》献给汉武帝。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成功地把自己的绝世美人妹妹,介绍给了英武、神明的汉武帝。这位占据了汉武帝某一个时期百分之一百荣宠的绝色女子,就是史上有名的个性美人:李夫人。

说真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大哥会整几句文绉绉的句子,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说一个窝在荒野深山里,大字不识几个,连自个儿的名字划拉起来,都勉为其难的老农民,他从哪里搞出来“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惊艳得吓掉我眼镜的诗句?

一个写者的职业操守

难道不该是“俊”,“俊俏”的姑娘,更符合

普通劳动人民的习惯用语吗?

像这样荒谬的表达方式,明眼人一搭眼就知道,这其实就是作者本人在炫耀自己的才学。他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说白了,只是在炫耀自己的文笔,仅此而已!

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用语,一定是最简单,最截了当的生活用语。听着粗糙,却直白,接地气啊。至少,目前为止,我就没听到自己熟悉的邻居,用一种怪里怪气的腔调,说一些不论不类,四不像的语言!

我想,一个优秀的写者,一定会有理清和区分故事人物关系的思路。否则,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写者。

无论怎么样,符合人物形象的语言,是一个写者,尊重事实的理论基础。这其实就是一个写者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没什么好争执的。事实证明,一部优秀作品之所以被称作经典,一定是有其理由的。至少,不会跳脱现实基础,反而是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笔,才是真正的好作品。我想,应该就是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多字   怪里怪气   成熟期   操守   汉武帝   美文   文笔   用语   佳人   事实   时期   美人   著名   农民   优秀   职业   故事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