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愚蠢未必是真的愚蠢

《儒林外传》是最近的枕边读物,里面的人物很多,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最让人怜惜无奈也记忆深刻的要数娄氏兄弟两个人,这两个人在书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姓名,总是用姓氏代替,不知道作者吴敬梓当时是怎么样的心态,都不给人家写个名号,也许在作者心里他们的戏份并不重要,但是却是我比较喜欢敬佩又是无奈的两个人。感觉很多人会笑他们愚笨不长记性,但是我觉得嘲笑他们的人可能本身就或许聪明狡猾罢了。


娄氏兄弟,出身名门,父亲是当朝高官,家境富裕,虽然家里有权有势,可是却也读了不少书,并没有养成傲慢无礼,刁蛮任性的纨绔子弟性格,这样看来他们家族真的算得上书香门第,真正的富二代官二代,用现在的话说,这才是贵族家庭教育出来的好孩子。很多人都对他们兄弟持有鄙视的态度,包括作者本人也在很多言辞中有意的透漏他们太过天真,宛如刚出世的小白人一样。兄弟二人初次看了太守孙子的诗集,便大加赞赏,看得出他们心底比较单纯,没有太多的心机,根本没有看出太守孙子其实盗用其他人诗集,又爱慕虚荣,沽名钓誉,别人给兄弟二人看什么,他们便信以为真,不会心存怀疑,可见多么单纯。


兄弟二人只是从一个小小家奴口中听说杨执名是个名士,根本未见过真人,就愿意拿出百金从官府中就出杨执名,并以认识一位淡雅名士而感到骄傲自豪,实际上姓杨的不过是懒散成性,爱在人少卖弄学问,自己又没有真才实学的痴呆之人。即便有人好心提醒两兄弟,怕他们遇人不淑,可是仍挡不住他们交友的决心,通过杨执名的推荐,顺便认识了毫无名气的权勿用,这个人更是荒谬至极,不仅爱好吹牛,甘愿花着娄氏两兄弟的钱财,实际一无是处,甚至还是个奸淫尼姑的混账羔子,就算这样,两兄弟在知道真相后,还是没有过分言语相逼,几次都被人骗的毫无颜面,但是仍然抱有结交五湖四海朋友的心态,不会大怒也不会过喜,在整不书中所有人物中,这两个算是比较奇葩的性格了。反过来又想,这是不是侧面反映出他们性格的形成是良好家教的提现呢。两人家境富裕,所以为人慷慨,认为钱财不重要,所以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总是尽所能给予物质帮助。即使交友不慎,也不会自暴自弃,看样子是最早佛系心态的鼻祖了。书中大多数人都嘲笑他们眼光有问题,甚至有点傻傻的,只有他们自己不会介意,仍然不改为人宽厚,不用心机,如果有人说他们就是脑筋缺根弦,富养的孩子都是缺乏锻炼,没有体验社会的经历,那么他们接人待物的行为是不是可以肯定的说素质很高呢?


娄氏兄弟两个人出行的时候,从来都是轻车简从,不铺张浪费,对待下人也不会大声训斥,都是以礼相待,为人谦和善良,好友的婚礼忙不过来,他们热心帮忙,出钱出力,热情款待。有人冒名他们家的名号在外做坏事,兄弟二人遇见以后也不追究不打骂,只是好言相劝,讲道理摆事实,更不会欺压百姓,这样的富二代在现在看来就是真正的绅士啊,作者很多时候并没有用太美好的语言来描绘这两兄弟,大概也是觉得他们的慷慨就是基于祖上的基业,不值得夸大不值得过份赞美,但是人家有良好的家境还能把孩子教育的这么彬彬有礼,三观很正的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况且常言道大智若愚,或许人家并不是看不出那些朋友的真实品性,只不过不愿拆穿,人生在世又何必把人家的短处接发的那么尴尬呢,没有人是完美的,自己有能力帮助他们,也算是积福了,哪怕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个朋友是真正的良师益友,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也是幸运的吗?这两兄弟的行为还要多读几遍才明白,这才是真正的高人,真的活的明白了。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读书,读书的作用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考职称,考大学还是用来赚钱?渐渐的我发现,读书就是让你学会思考,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换个角度,最终也是宽了自己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太守   孙子   名士   诗集   名号   家境   心机   钱财   慷慨   美文   愚蠢   为人   心态   性格   兄弟   朋友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