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教育不好孩子,看这篇就懂了

面对孩子哭闹、撒泼,面对孩子做事拖拉、调皮捣蛋时,家长束手无策,不少家长抓着育儿书籍当灵丹妙药,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书上说:要静待花开,对孩子不急不燥,于是你想着少管点孩子,不要给孩子压力,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就好,然后放弃了给孩子报兴趣班的计划,一心想着孩子快乐长大。

致家长|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教育不好孩子,看这篇就懂了

结果呢?

别人家的孩子小学前就会认字会写字了,不仅如此,还有了画画、跳舞的兴趣爱好。而自己家的孩子从来没让他上兴趣班,没接触过写字,这些他都不会。上学后,孩子面对学业的压力,心情烦躁不安。老师拿他和其他同学对比,因此批评孩子时,孩子委屈大哭。

你不给孩子压力,你想要孩子快乐地自由成长,但是这个现实社会也会不给孩子压力吗?孩子真的能快乐吗?

另有些经典的道理:多夸孩子,你是最棒的!

孩子乖乖吃饭,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孩子把碗里的饭吃完了,没有剩余,你还是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孩子专注看电视几个小时,觉得孩子没有胡闹撒泼,也会孩子说:你是最棒的!

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知道还有什么需要进步的地方。孩子经常听到这些表扬,已经习惯了,只是作为一句平常的话,听听而已。或许孩子会形成盲目自满的心理,只听到了表扬,听不到批评,还会让孩子的心理脆弱,不堪挫折。

还有一些经典的道理:穷养儿子富养女

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父母的认为是:对孩子在花钱上要克扣,不能让他大手大脚。对女儿要宠着,给她提高好的生活条件,吃穿都用好的。

这样做之后,真的对孩子好吗?

男孩因为在花钱上被克扣,容易让男孩不自信,甚至自卑,影响人际交往。女孩可能因为被娇惯,见过很多“好东西”,而内心并不高贵,也有可能和条件更优越的孩子攀比。

书本上教育孩子的方法,或者经典的育儿道理,都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不能片面的理解书面意思,要懂得道理背后的意思。

致家长|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教育不好孩子,看这篇就懂了

孩子不能一味的放纵,要有压力有督促,才能促使他进步。

孩子不能只夸奖不批评,夸奖和批评都得要给孩子说明具体事情,让孩子知道该如何进步。

给孩子合理的物质需要,培养孩子内在的气质和涵养,比外在的物质更重要。

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

想要孩子怎么样,自己得先做到。

于父母而言,教育孩子任重道远,需要父母坚持不懈的努力。有时间可以多陪伴孩子,孩子一起做游戏,做手工活动,增进彼此感情,还能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家庭氛围融洽,孩子聪明可爱的家里,我发现都有不只一套的罗弗巧乐卡益智玩具,听父母们说,这套益智玩具不仅能锻炼孩子独自动手制作造型的能力,因为孩子喜欢千变万化的造型,有感兴趣投入其中制作造型,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孩子专注力提高了,学习知识更专注用心,学习更轻松,这也是每个家长的期望。

致家长|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教育不好孩子,看这篇就懂了

玩转益智玩具罗弗巧乐卡,孩子能提高动手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玩中又能学习知识。

孩子在道德约束下讲规矩,在教育压力下,勤奋好学,孩子在老师和父母的监督教导下塑造良好品质、培养良好习惯,孩子在父母爱的浇灌下快乐自信的成长,是每个父母应该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道理   家长   孩子   美文   教育孩子   专注   物质   批评   内心   造型   不好   兴趣   父母   压力   玩具   经典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