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高一第一册第三单元导语

走进自然——高一第一册第三单元导语

一提“自然”二字,我们心中便荡漾起愉悦的涟漪,眼前便展现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面: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漠漠的平林,潺潺的小溪;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大自然真是太吸引人了,从古到今,文人雅士无不沉醉其中,倾心描绘,抒发着各自的眷恋。小到一枝杏花,大到不尽滚滚的黄河;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从江南的雨巷到西北的大漠,从海边的日出到雪峰的日落;一草一木,一花一朵,无不染上了人的灵气,无不寄托着人的情感。

走进自然——高一第一册第三单元导语

我们人类为什么这么钟情大自然呢?这不仅因为大自然创造了美,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美丽的大自然。

你看陶渊明,在官场上不愿混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的田园,那无心出岫的云,那倦飞知归的鸟,那欣欣向荣的树,那涓涓而流的水,才是他心之所爱,神之所归。他宁愿到田间草丛里寻找落满露珠的诗句,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宁愿饮一杯东篱下的菊花酒,也不愿周旋在黑暗的官场,他不属于哪个混战的时代,他不属于争权夺利的英雄,他属于“带月荷锄归”的乡间小路,他属于“松菊犹存”的茅舍竹篱,他只能吟诗抚琴,听高山流水。

走进自然——高一第一册第三单元导语

朱自清也是在“心理颇不宁静”的夜晚,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那月光下的荷塘,朦胧着他灵魂的寂寞,淡淡的荷香,脉脉的流水,亭亭舞女的裙,给了他几分宁静,几分依托。那荷塘上的月光,如流水,洗涤着他心灵的疲惫,如牛乳,醇香着他精神的迷茫。朱自清只有走进这荷塘,走进这月光,走进这宁静的自然,他才能获得片刻的逍遥,他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荷塘,是多么令人销魂的美景啊,朱自清在月光下的荷塘,找到了片刻的宁静,颜渊叔却在日光下的荷塘发现了人类的依托。他暂且放下沉重的公文包,站在长堤上,凝望那被风吹起的荷塘,凝望那日光斜照的青黛、浅黄。那是一种怎样的壮美啊!他震撼了,他折服了,他讨厌起钢筋水泥的侵占,他讨厌起那刺耳噪音的穿透。救救我们的大自然吧。

走进自然——高一第一册第三单元导语

窗外正是北国的秋天,秋天是什么样的呢?

郁达夫说,秋天是浓茶,是醇酒的味道。秋天的声音是清亮的、悠长的,那清天下长长的鸽哨,那桥头上袖着手的对话“唉,天可真凉了——”。 秋天的颜色是颓圮墙头上的蓝朵,是落蕊般的槐叶,是被雨淋湿了的灰色的梦。秋天,北国的秋天,味道是浓厚的,音调是绵长的,色彩是枯黄的,心是寂寥的,情是冰凉的。

品尝到了吗?陶渊明闲雅的小院,朱自清朦胧的月色,颜渊叔清丽的荷塘,还有那故都秋的悠悠的醇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槐叶   大漠   颓圮   日光   自然   导语   醇香   荷塘   北国   官场   美文   片刻   大自然   单元   宁静   秋天   月光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