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 见证清朝兴衰

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是康熙、雍正、乾隆 经过89年不停建造,是皇帝避暑的地方。山庄的面积比 北京 颐和园大了一倍。山庄的建成,见证了清王朝的兴盛和衰亡。

承德避暑山庄 见证清朝兴衰

1703年,清康熙帝用文武兼修、满汉兼纳、中西兼学的帝王胸怀,缔造了一座皇家宫苑。这座皇家宫苑位于河北承德市市中心北部,按大清皇舆版图选址布景,集中华盛景于一园,展示了当时国运的昌盛,这就是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见证清朝兴衰

正是因为汇集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技艺,历经了三代君王、八十九载的精雕细琢,如今的避暑山庄,如一幅康乾盛世的写实画卷。徜徉园内,穿越三百余年,依然能看到引水围湖的澄澈,摸到平原草甸的葱茏,感到青山古树的荫凉。

承德避暑山庄 见证清朝兴衰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康熙和乾隆每年大半年时间都要在这里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也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成了当时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承德避暑山庄 见证清朝兴衰

承德比北京更靠近北方,夏季气候凉爽,几乎没有炎热天气。到了冬天,避暑山庄所在地又因四处环山,巧妙地避开了来自蒙古高原的寒流,显得更加暖和,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一块冬暖夏凉的宝地。

承德避暑山庄 见证清朝兴衰

水心榭是连接宫殿区与湖区的重要通道,此处原为出水闸,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扩建热河水宫,在累墙东挖筑了银湖和镜湖,遂使水闸由累墙变成了湖心,在水闸上架石为桥,桥上筑三座亭榭,榭在水中,两旁空间广阔,碧波荡漾,四望皆成画景。

承德避暑山庄 见证清朝兴衰

避暑山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磬锤峰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东部、武烈河东岸,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乐寺、安远庙及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组成。

承德避暑山庄 见证清朝兴衰

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建有11座大型寺庙组成的寺庙群,因其中8座内有朝廷派驻喇嘛,享有“俸银”,且位于“京师之外”,故称“外八庙”。一座座寺庙像一颗颗星星环避暑山庄而建,呈烘云托月之势。

承德避暑山庄 见证清朝兴衰

布达拉·行宫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正北狮子岭南麓,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组成,因仿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和“班禅行宫”。两座汉藏结合式寺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庄严,俨然一幅雪域高原的风情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避暑山庄   承德   安远   银湖   布达拉宫   乾隆   宫苑   水闸   行宫   景区   兴衰   画卷   寺庙   清朝   美文   北京   康熙   皇家   见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