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古树名木」千年风云三青檀

「黄梅·古树名木」千年风云三青檀

1700年,多么漫长的岁月啊。在黄梅县古树名木名录中,五祖寺门前的三棵青檀树一千七百多岁,比蔡山晋梅还年长一百来岁呢。

五祖寺,一个距湖北省黄梅县县城不到13公里,却有着1300多年神奇传说和美丽风光的地方。这里是黄梅旅游胜地——宋英宗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题写“天下禅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黄梅四大国家级非遗文化之一“禅宗祖师传说”之地。

从宛如一条白色长龙伏于东山之中的古道而上,经过老山门,三棵1700年的青檀树屹然挺立在寺门与飞虹桥之间的峭壁上,其主干苍虬,盘根突兀,树冠蔽日,尽管苍桑却充满生气,每棵青檀都有一个古树保护编号。三棵青檀树为晋代所植,其中一棵原主干高达25米,树冠覆盖近一亩。相传清代兵匪入寺,刀砍斧劈此树,夜半古树作人呻吟,兵畏遂止;1958年大办钢铁时,因该树夜发自叹声,才免遭砍伐,得以保存。其实这些都是有意保护树的人编出来的故事,意在保护这千年古树。

「黄梅·古树名木」千年风云三青檀

青檀,榆科,稀有种,为中国特有。喜光,抗干旱、不耐水湿。根系发达,对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木材坚实,韧性强,种子可榨油。还有治诸风麻痹,痰湿流注,脚膝瘙痒,胃痛及发痧气痛的药用价值。因树形美观,树冠球形,蟠龙穹枝,形态各异,秋叶金黄,季相分明,极具观赏价值。

「黄梅·古树名木」千年风云三青檀

1700多年,三棵青檀见证了世事变化无常。当年为何人所种植,无从考起。有多少人在树下来来往往?应该是数以亿计,毕竟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到五祖寺来,都要经过树下。五祖弘忍唐永徽五年(654)在树前创建了五祖寺。 神秀在五祖寺南廊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和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锐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成为了黄梅“禅宗祖师传说”的精彩一页。历史的长河里,裴度、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从古道而上,经三棵青檀而到达五祖寺,裴度即兴留下了:“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的佳句。白居易在这里感叹:“直上青霄望八都,白云影里月轮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苏东坡豪兴大发,挥笔在离树几十米的泉边石壁上写下俊逸潇洒地“流响”。欧阳修在树下吟出了千古名诗“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山林隐者趣,钟鼓梵王家。地僻迟春节,风情变物华。云光渐容与,鸟弄已交加。冰下泉初动,烟中茗未芽。自怜多病客,来探欲开花。”

「黄梅·古树名木」千年风云三青檀

站在三棵青檀树下的飞虹桥旁,游人憩息于此,仰观青檀参天,静听山泉流响,不禁会有万千烦恼 “放下着”,机遇良缘“莫错过”之感。


作者:曹锦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曹锦军围炉》文学微信平台总编、2019年长江读书节领读者、中国摄影家协会2020年新媒体专题研修班学员、黄梅摄协副秘书长、《黄梅文艺》杂志副主编,擅长微视频、专题片拍摄、制作、解说词撰写。著有《北纬三十度上的黄梅》《烟雨浸润滨江城》,主编有《穿越时空赏黄梅》《大美黄梅》等书。文字作品发表百万字,散见于《学习强国》《文旅中国》《长江文艺》《长江丛刊》《湖北日报》《 文旅湖北》《荆楚群文》《涛声》《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石周刊》等。摄影作品多次在省级比赛得奖或入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黄梅县   慧能   明锐   耐水   物华   黄冈   树名   湖北省   树冠   协会会员   长江   禅宗   祖师   主干   古道   美文   中国   千年   风云   黄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