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佩到公敌,白岩松遮羞布,终被扯下,王朔当年的话真没说错?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权威的代名词。他的主持风格深刻而不呆板,有趣而不媚俗,外加作家以及主持人的身份,让他成了很多年轻人追寻的目标。他的话语更是被许多学生视作激励的标榜,但仅仅一夜之间,舆论就开始倒戈,白岩松也成了全民谩骂的对象。


敬佩到公敌,白岩松遮羞布,终被扯下,王朔当年的话真没说错?


白岩松一句“躺平”言论遭到许多批评,连著名批评家王朔也忍不住斥责其越来越站着说话不腰疼。王朔曾评价白岩松是:“自以为是的真诚,不过是骨子里的做作”,这一次看来,白岩松算是中了这句话。


敬佩到公敌,白岩松遮羞布,终被扯下,王朔当年的话真没说错?


(一)躺平风波乍起,白岩松陷入舆论风波


关于“年轻人该不该躺平”这个话题众说纷纭,这个话题并不仅仅是一个话题,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白岩松针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认为的:“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也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一追求就同意?不会这样吧!”


白岩松这番话说出来之后很快遭到年轻网友反驳——“照这么说,是年轻人甘愿躺平的吗?” “我们真没指望过房价会低,生活会容易,但白岩松老师,你不能合理化高房价,不能合理化压榨!这是既得利益者的傲慢!”一时间,白岩松被谩骂批评,陷入舆论风波。


其实关于躺平话题本身无非是两种对立面,一个是年轻人不应该躺平要趁年轻奋斗;一个是年轻人的付出和收获永远不可能对等奋斗是无疾而终的所以无奈躺平。


前者是一种激励与理想,后者是一种现实与无奈。所以因为站在对立面的人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也不同。白岩松很显然站在了前者的视角看问题,而后者的视角恰恰是年轻人的视角,由此产生对立。无论白岩松的话是出于讽刺还是出于反向激励,确实显得有些“不知民间疾苦”了。


我们可以看到,白岩松被批评,是我们的进步。这种进步只要能好好发展,从幼稚到成熟,从言语批判到行动改良,再创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也不是不可以。我们可以做得比百年前的那群先行者们更好,这不只是一句鼓励,还是对于未来的准确预判。


王朔对白岩松的评价


王朔京圈大佬,出身名门,才华丰厚,更有无数经典文学作品。同时王朔也是一个非常直率犀利的人,古今中外的名人都难逃王朔的毒舌。因为王朔对文人墨客犀利的评价,所以素来有一个“文坛恶评人”的称号。用王朔的话来说就是“我疯起来连自己都骂”。


王朔表示,白岩松在讲述自己过往经历的时候,文笔还算正常。但是一旦涉及到社会共识以及大事件的时候,他的说法就给人一种大义凛然的感觉。总是抓住“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几个观点来诉说,让自己站在大义的一方,尽情的批判。但是除了这些空洞的言论之外,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见解。看似为民请命,实际上都是空洞的理论,这其实也是一种虚伪。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苦难,单单强调自己那一代人的不容易只能说是一种自以为是。物质匮乏是一种苦难,但是精神上匮乏更加是一种苦难。然而不论是物质的匮乏还是精神上的匮乏都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你站在台上自以为是的指责年轻人没有精神生活是何其的傲慢。


事实上,王朔的评价还真没有说错,翻看白岩松的履历,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进入央视,此后30年便一直扎根在一线,成了资深老员工,更是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树一帜的主持风格,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随后白岩松便开始出入各大节目,给年轻人进行演讲。并且出版书籍,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所以纵观白岩松的成长经历,都是顺风顺水的,压力虽然有。但所在的央视舞台,以及优渥的家庭背景,都能够让他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些压力。反观当代年轻人,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遇以及背景。很多时候,年轻人的压力不但在于日益增长的房价。更来源于家庭责任的担当,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压力。但是,白岩松不应该拿自己的看法去评价当下的年轻人。更不应该给出那一段不会吧的言论,


也正是因为这般不计人间疾苦的说辞,白岩松才会被王朔这般评价。除此之外,王朔更是表示,白岩松这般站在制高点评判他人,的行为并不仅限于这一次。随后,白岩松以往的事例一一道出,王朔指出,早在多年前两人就有过摩擦。都知道,白岩松除了是央视主持之外,


更是一名作家,而他的书籍王朔也曾翻看过。他指出,在诉说自己过往的经历之时,白岩松的文笔还算正常。节奏紧凑,启发性的见解也很多。但是一旦涉及到大事件以及社会共识,


白岩松的说辞就让人感觉,太过大义凛然。甚至多多少少有一些夸大其词,犹如他所说的话都是权威,必须坚信一般。而在谈论大事之时,白岩松也总是一直抓住为民请命,关心人间疾苦几个观点诉说,站在大义的一方尽情批判。让人情不自禁地加深对其的认同感,但除此之外,好像就没有其他的观点。


换一种说法来解释的话就是说,白岩松的言论大多是正义秉然的。你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但是你也无法进行现实的实践。因为他所说的都是浮现于纸张表面的理论,是一些假大空的说辞。一旦你按照他所说的话语去进行实践,你会发现。很多步骤都经不起推敲,毕竟这些话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说出来的。白岩松的一生顺风顺水,财富自由也早在很久之前就被他实现了。所以他给年轻人的告诫中,有大部分都是自己捏造出来的。王朔的这番话,也彻底将白岩松的遮羞布给扯下来了。人们这才发现,以往白岩松演讲当中逆袭的事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便存在,大多都是不可复制的。


只要努力就能实现阶级的跨越的说法,也只存在于他的书中。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观看,白岩松的经历是成功的。30多年的央视主持生涯,让他成功收获名利金钱,化身成人们心目中的成功人士,房价的飙升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早已不应再为安家之所担忧。但我们更要明白的,白岩松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在享受赞扬与鲜花的同时,更需要对自己诉说的每一句话负责。公共场合说话更应该深思熟虑,毕竟他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很多人听见,会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至理名言,激励人生前进的目标,所以,一旦他所说的话语错误。那么,所影响到的就不仅仅是他一人。但是,我仍旧相信的是,不管时代怎么变幻,当代的年轻人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康庄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为民请命   遮羞布   公敌   说辞   疾苦   匮乏   敬佩   美文   视角   舆论   苦难   风波   房价   央视   所说   当年   言论   年轻人   压力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