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麻城著名的“四烈士”


​《麻城文化丛书》文选98

大革命时期麻城著名的“四烈士”

文/曾 锋

大革命时期麻城著名的“四烈士”


麻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麻城的革命火种,来源于一批在武汉求学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在董必武、陈潭秋的亲自培养和教育下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的派遣,回乡建立组织,宣传革命,开展农民运动。在大革命时期,这批年轻党员战斗在革命的最前线,使麻城的革命斗争和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沉重地打击了麻城境内的反动势力,为随后发生的黄麻起义准备了领导力量和群众基础,有的还亲自参与了黄麻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这批年轻党员中,尤以蔡济黄、王幼安、刘文蔚、邓天文“四烈士”最为著名,可以说,他们是拉开麻城红色革命序幕的人!他们的理想情怀和浩然正气惊天地、泣鬼神,值得麻城人民永远怀念!

蔡 济 黄

蔡济黄(1905-1927),麻城夫子河蔡家大垸人。幼时在本湾念私塾,稍长转宋埠镇上公学。1923年春,考入麻城县高等小学。在麻城高小,蔡济黄、刘文蔚、王树声、徐其虚、桂步蟾等学生在王幼安老师(1922年入党)的教育影响下,秘密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阅读进步书刊,探索救国途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为拯救国家和人民,蔡济黄刻苦读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第一。蔡济黄还能画一手好国画,也很有文才,经常吟诗言志。他和同学们曾满怀爱国热情走上街头,联合各界爱国人士,组成“抵制日货委员会”,到商店检查货物,当众焚烧了搜查到的日货。

1925年春节后,蔡济黄考入武汉中学,在董必武等共产党人的教育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暑假期间,他作为麻城党的工作组成员,回乡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同年寒假,蔡济黄等在汉读书的进步学生受党组织派遣,回乡开展农民运动,创建了中共麻城特别支部,在农村秘密发展了一批工农分子和知识分子入党,为革命播下了火种。

1926年夏,北伐军逼近期内武汉,各校提前放暑假。蔡济黄等奉党的指示,回乡领导革命。他和刘文蔚等先建立了一批秘密农民协会,又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接办了国民党麻城县党部,并任书记长。他们打着国民党的旗号,在四乡到处领导“办党”,建立各级农民协会,同时将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秘密吸收为共产党员。

在蔡济黄等共产党员的积极活动下,麻城的农民运动如暴风骤雨,席卷麻城大地,土豪劣绅吓得东躲西藏。年底,反动势力的代表——麻城县代理商务会长李舜卿,勾结县长刘芳、承审官徐某等,大骂“穷鬼反了”,扬言要解散县农会,放出被农会关押的土豪劣绅。以蔡济黄为首的麻城县特别党支部,通知乘马岗党支部,动员乘马区数千武装农民,于农历大年初一进城。至下午,县城内的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刀矛林立,逮捕了代理商会会长李舜卿和工会会长罗偏头(工贼),痛打了承审官徐某,罢了县长刘芳的官,将政权控制在我党手中。

1927年春夏之间,中共麻城县委成立,蔡济黄任中共麻城县委书记,负责领导全县的革命运动。“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逃往光山新集的麻城土豪劣绅以为时机己到,疯狂反扑,纠集当地反动民团和红枪会上万人,沿乘马、顺河一路烧杀过来,包围了麻城,叫嚣“要清党,要报仇,要放人!”酿成了“麻城惨案”。在此危急关头,蔡济黄等县委领导同志一边动员全城市民和从乘马、顺河等区撤退到县城的农民实行全民武装,守城抗敌;一面派王树声赴省汇报,请求救援。董必武当时是省政府负责人,力主省党部和省农协联合派出了以郭述申为首的“麻城惨案调查委员会,”后来又请毛泽东派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二百名学生军驰援麻城,同时调动在黄安剿匪的省警备队配合会剿。5月17日,农讲所学生军到达麻城。次日,蔡济黄、刘象明等就势召开群众大会,根据省政府新颁布的《惩治土豪劣绅条例》,将李舜卿、丁枕鱼、王子历等公审处死,狠狠打击了土豪劣绅反攻倒算的嚣张气焰。

接着,蔡济黄等县委领导人随军行动,组织群众参战,筹粮支前。经一周血战,摧毁了红枪会的全部反动据点,镇压了一批反动会首,解救了许多被迫害的群众,大获全胜,在这次惨案中,蔡济黄等通过血淋淋的现实斗争,深感“枪杆子”对革命至关重要,就势将在追剿“红枪会”斗争中参战的武装农民组织为200余人的“农民敢死队”(后在此基础上组成农民自卫军),又领导全县成立了县、区、乡三级防务委员会,组织许多不脱产的农民义勇队,守卫在麻(城)、光(山)边界的山寨上保卫革命地区。这些农民武装后来成为黄麻起义的基本军事力量。

“七·一五”后,因蔡济黄是麻城公开活动的共产党员,上级指示他赴江南参加叶挺、贺龙部队随军东下。由于途中敌人封锁严密,难以通过,蔡济黄又返回麻城,到乘马地区与刘文蔚等一起带领农民自卫军坚持斗争。9月,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传达到麻城后,蔡济黄等在麻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九月暴动”。10月下旬,遵照省委指示,蔡济璜参加了黄麻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并计划在冬月24日夺取麻城县城。12月5日夜,强敌围攻袭占黄安城,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蔡济黄等麻城县委领导人在安麻边界的伍家冲湾隐蔽活动,后转移至林店枣林岗一带坚持斗争。蔡济黄在这段时间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篇:“明月照秋霜,今朝还故乡,留得头颅在,雄心誓不降。”由于叛徒告密,他和县委委员刘文蔚、邓天文同时被“剿共团”捕获,坚贞不屈,于1927年农历11月14日在林店河边遭杀害。


大革命时期麻城著名的“四烈士”


王 幼 安

王幼安(1896-1928),又名王宏文,乘马岗区项家冲人。

1918年,王幼安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王幼安接触革命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领导人董必武、陈潭秋等加强对省一师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王幼安深受这一革命环境熏陶,投身学生运动,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毕业回麻城,任县立高等小学国文教员。王幼安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组织青年阅读《新青年》、《湘江评论》、《武汉星期评论》等进步书刊和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小册子。他还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反帝、反封斗争,组织青年开展讨论,探求祖国的前途命运。李培文、王树声等反对教会学校无理开除学生,大闹洋教堂,学校要开除李、王两学生学籍。王幼安即组织发动全校罢课,迫使学校取消开除李、王学籍的决定。寒暑假中,王幼安利用这一机会,做宣传发动农民群众的工作。一次,他借给一贫苦农民看病之机,说:“现今我们中国,外受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内遭大小军阀的黑暗统治,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革命不得了哇!”又说:“只要大家同心协力,革命定会成功的。”

1925年初,王幼安离开麻城,曾在应城法院作过短期职员,随后至武昌省第五小学任教。此间,王幼安自编教材,利用课堂阵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其中有一歌儿是:

高丽国,琉球岛,与台湾,地不小。

可怜都被日本并吞了!

民危急、国飘摇,

帝国列强又对我国提出灭国条。

无公理,无人道。好山河,葬送掉。

同胞呀,快快起来把国保。

当年暑假,董必武召集在汉麻城籍中共党员成立麻城工作组,王幼安任组长。中共麻城特别支部成立,王幼安任书记。1926年遵照上级指示,王幼安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次年,他受命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特派员身份返回故乡,兼任县教育局长。中共麻城县委成立,王幼安任委员。其时正值“黄麻起义”前夜,极需武器武装农民自卫军。王幼安通过上层关系,几经周折,从国民党驻军盂团长那里弄到10支步枪,10套军服和一批弹药。然后,由10名自卫军队员以卖柴作伪装,混入县城,换上国民党军装,拿上王幼安弄来的通行证,又安全出城。12月8日,王幼安又千万百计从宋埠的国民党驻军中,搞到一批枪支弹药。王幼安将这批武器装入棺材内,正待启运,不幸被捕。王幼安于狱中受尽折磨,至死不屈,写诗百余首,其一是:

马列思潮沁脑骸,军阀凶残攫我来。

世界工农全秉正,甘心直上断头台!

就义时,年仅32岁。

大革命时期麻城著名的“四烈士”


刘 文 蔚

刘文蔚(1906-1927),麻城顺河集刘鹗洼人。童年就读于本地初等小学,以品学兼优著称。

1923年新春,刘文蔚考入麻城县高等小学,受教于王幼安。在王幼安的教育影响下,他与同学们秘密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阅读进步书刊,接受先进思想,开展抵制日货运动。1925年春节后,刘文蔚考入武昌启黄中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暑假和寒假时,他作为麻城党的工作组成员返乡宣传革命,组织秘密农协,发展党团组织。秋,麻城县和各区均成立了农民自卫军,刘文蔚担任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

1927年春夏间,中共麻城县委成立,刘文蔚是县委委员之一。不久,刘文蔚和桂步蟾、龚正华被派赴毛泽东主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麻城惨案发生后,刘文蔚、桂步蟾作为向导,带学生军回县参战,连战连捷,驱逐红枪会匪至河南边界。

6月,刘文蔚学习结业,作为省农协特派员回到麻城。适值反动军阀夏斗寅窜扰麻东北,并勾结东八区反动民团,企图进扑县城。光山红枪会也乘势向乘、顺地区反扑。刘文蔚一面同桂步蟾,王幼安联名急电向省府告急,一面组织农民敢死队、农民义勇队在鄂豫边界高山寨上阻击敌人。一次,反动红枪会几千人将杨泗寨团团包围。刘文蔚率农民自卫军、义勇队96人守在寨上,在无粮又缺水的情况下,用仅有的几支步枪和一丈二尺长的竹矛、土铳以及太平军用过的土炮和滚擂石,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固守山寨三天后安全撤离。为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群众编歌谣唱道:

杨泗寨,好高山,九十五人当三千,

坚决奋战三昼夜,消灭敌人一百三。

(因其中一人叛变,群众认为他不算数)

“七·一五”武汉汪精卫政府叛变革命后,刘文蔚等同志在乘马顺河地区坚持继续斗争。8月中旬,他和王树声等同志联合黄安农民自卫军在鄂豫边界组织了北界河战斗。这次战斗狠狠打击了豪绅地主的复辟气焰,大大提高了农民武装斗争的规模和战术水平。

9月下旬,刘文蔚在麻城邱家畈听取了“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立即投入紧张的暴动准备工作。9月26日,麻城县委在邱家畈水果寺门前召开三千多人的群众大会,刘文蔚在会上讲了话,号召农民起来杀土豪劣绅,分田分地。从此“九月暴动”全面展开。刘文蔚到乘、顺地区各村寨指导暴动。与此同时,刘文蔚还作了麻城西乡金枪会(有千余人)首领的工作,使他们不与革命为敌。

10月底,符向一、刘镇一、吴光浩等人来到黄麻地区,加强了起义的领导工作。11月初,刘文蔚和麻城其他领导同志参加了文昌宫暴动会议,会后回到麻城从事起义的准备工作。11月10日,刘文蔚率队参加了攻占七里坪的战斗。次日,黄麻暴动行动指挥部成立,刘文蔚为指挥部成员之一。

11月13日夜,刘文蔚率领麻城农民自卫军两个排参加了夺取黄安城的战斗。他是攻城的主要指挥者之一。两县农民武装冲进县衙门,活捉了国民党黄安县长贺守忠。14日下午,在黄安县审判庭公审贺守忠、王治平(司法委员)等反动官吏,刘文蔚、程昭续担任主审,判处贺、王等死刑,立即枪决。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成立后,麻城农民自卫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第二路,刘文蔚任党代表。他以全部精力,投入了夺取麻城县城的准备工作,定于冬月二十四日占领麻城县城。

12月5日夜,鄂东军受挫撤离黄安城,刘文蔚与蔡济黄、邓天文经紫云区回到麻城伍家庙继续发动群众进行斗争,后辗转游击来到林店枣林岗。因叛徒出卖被捕,英勇就义。

大革命时期麻城著名的“四烈士”


邓 天 文

邓天文(1905-1927),顺河集区林店乡邓家垱人。

1924年,邓天文考入武汉中学,在校期间受中共在汉领导人董必武思想影响,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董必武的关怀下,在汉的麻城籍共产党员,成立麻城工作组,邓天文为组员。当年寒假,邓天文受命回县,与蔡济黄等成立中共麻城特别支部,邓天文任特支委员。同时,邓天文发展了一批工农和进步知识分子入党。1926年夏,北伐军接近武汉,各校提前放暑假。邓天文与蔡济黄、刘文蔚等奉命回乡开展农民运动。在其发动组织下,伍家冲、盛家冲、盛家洼、九家楼、林家山、安家畈等地的农民协会相继成立,会员发展到15000人。同年秋,邓天文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蔡济黄、刘文蔚等接办国民党县党部。县农会建立,邓天文任委员,于枣林岗、林店、料棚一带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民协会。同时,他带领农协会员,惩治北风咀、湾店等地的土豪劣绅。1927年春,中共麻城县委成立,邓天文任委员。9月,邓天文在邱家畈听取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随后参与组织“九月暴动”。暴动失败,中共鄂东特别支部决定举行黄麻起义。他与蔡济黄等在顺河集、西张店等地组织义勇队,参加黄麻起义。黄安县城失守,中国工农革命鄂东军决定留少数人就地坚持斗争,大部分转移到木兰山。邓天文与蔡济黄、刘文蔚被留下,依然回顺河集伍家冲工作。国民党县政府派兵包围伍家冲,邓天文机智脱险。但转到枣林岗后,因遭叛徒出卖,邓天文与蔡济黄、刘文蔚等被捕,坚贞不屈,被杀害于林店河。

大革命时期麻城著名的“四烈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麻城   董必武   义勇   黄麻起义   土豪劣绅   中国共产党   乘马   暴动   武汉   县委   大革命   反动   烈士   国民党   美文   中共   时期   著名   农民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