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风流才子,以第一名考进清华,晚年凄凉无人问津


他是民国风流才子,以第一名考进清华,晚年凄凉无人问津

“罗疯子”

1913年,罗隆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北京清华学校。他擅长演讲,喜欢发表政见,往往立论独特,文笔犀利,显露着反传统精神。罗隆基不但看马列主义书籍,还常以“生辉”、“野度”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并且不经学校当局同意,把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全文抄写张贴于学校走廊上,为此而受到学校的警告。罗隆基也得到了“罗疯子”的外号。
  
罗隆基是“五四三杰”之一,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领袖。1919年5月4日,正是清华学校建校八周年纪念日,下午,罗隆基从校外朋友来的电话中得知,城内很多学生在示威游行。他立即邀集王造时、何浩若两人进城去打探情况,回来时正好开晚饭。他站在食堂的凳子上向大家报告消息并号召大家说:“同学们,北京各学校的同学都起来救国了,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该急起响应。”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二天,清华学校便与各学校一起行动了。

他是民国风流才子,以第一名考进清华,晚年凄凉无人问津

出身书香门第

罗隆基,自幼生于书香门第,受家庭的熏陶,爱好古文和诗词歌赋。罗隆基聪慧异常,自小便有神童之称。191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1年赴美留学。先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伦敦政治学院读书,并先后获得政治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经受了多年家庭古典文化的熏染,又在国外留学多年,再加上本人生得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罗隆基自然吸引了无数的少女为之倾心。但是罗隆基本人受国外文化熏陶,并不是一个对女生一心一意的人,但凡是有好感的女生,他都温柔以待。所以他的身边始终围绕着许多女人。

初婚张舜琴

罗隆基的发妻张舜琴是英国留学生,是新加坡华侨资本家张永福的千金。

1927年,张舜琴在去英国伦敦法律协会深造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攻读政治学博士的罗隆基。彼时的她姿容出众,而为拉斯基教授得意门生的他则风度翩翩。两人坠入爱河后不久,就在新加坡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要说那场婚礼,那真真是羡煞旁人啊。华侨领袖的女儿和留学才子、五四运动学生领袖的婚礼,这不正是现实里才子佳人的最好写照么。

当地的媒体几乎用了一个整版来报道这场婚礼,可见其轰动性。那天的她一袭白色连衣裙,他则一身白色西装。他踩着满地的鲜花走向她,而她则幸福微笑着迎向他。

童话里,婚礼上王子与公主拥吻,然后故事在蜜里结束。而现实里,往往并不如此。

与罗隆基结婚一个月后,罗隆基回国开创事业,而张舜琴则留在新加坡考取职业律师资格证。1928年,她考取了新加坡执业律师资格证、成为新加坡第一位女律师。

拿下律师资格证后,张舜琴就迅速回国与罗隆基团聚了。正是在两人住进霞飞路的花园洋房后,真正属于夫妻两的磨合便也开始了。

婚姻里最考验夫妻的是柴米油盐,若在这柴米油盐里再加个孩子,那这考验程度将加倍。

1929年,张舜琴生下女儿。

在如何带孩子的问题上,不同文化背景成长的两人迅速爆发了分歧。罗隆基提议请上海保姆照看孩子,而张舜琴则坚持要照搬外国的“科学育婴法”:给初生的婴儿洗冷水澡,光着身子晒日光浴……

这些行为自然遭到了罗隆基的强烈反对,最后,罗隆基迫于压力只得放任张舜琴执行她的科学育儿。可最终结果却是,婴儿很快便因种种原因夭折了。

寻花张幼仪

孩子的夭折成为横亘在父亲之间的一个重大隔阂,偏偏在这之后,罗隆基还在婚内开始寻花问柳了,罗隆基寻的第一枝花是徐志摩前妻张幼仪。

罗隆基喜欢上张幼仪时,张幼仪刚刚30出头,已离婚数年之久。在事业上,没有了家庭拖累的她已经小有成就,她创办了云裳服装公司,还做了大学的德语老师。

尤其让罗隆基心动的是,相比强势的妻子张舜琴,张幼仪明显更温婉大气,她骨子里有着传统女性特有的隐忍。

罗隆基追求张幼仪的消息很快被张舜琴发觉了,女人的醋意爆发后,通常就是频繁争吵了。实际上,此时的罗隆基与张幼仪并无任何,并且,张幼仪也并不会成为两人的第三者。

这点,从张幼仪与罗隆基的对白便可见一斑了。一日,面对罗隆基的百般示好,张幼仪用非常沉稳的语气对他说:“我自己是因为第三者介入被离婚的,那种痛苦我一直记得,我定不会将这种痛苦给其他女人。”

从张幼仪的为人和她这段话便可知,她定不会介入张舜琴与罗隆基的婚姻。可张舜琴却并不如此认为,她觉得张幼仪此举是欲擒故纵。于是,她不仅阻止两人往来,甚至还将这事闹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在那段时日里,夫妻两同在一所高校执教,可因为争吵两人经常双双请假,隔几天又双双绑着纱布绷带去学校。一时间,两人竟成了学校的笑料。

频繁的吵闹于婚姻不利,在这段危机四伏的婚姻里,两人都身心疲惫。1931年5月5日,罗隆基在给胡适的信中诉苦说:

“家事依然一塌糊涂,十分痛苦。志摩新从上海北上,知之甚详也。不久总须求根本解决,知念,附告。”

信里,罗隆基的痛苦充斥在字里行间。这封信以后半个月时间,两人就正式分居了。这天是该年的5月20日,在今时人们示爱的日子里,他们的感情走向决裂。

他是民国风流才子,以第一名考进清华,晚年凄凉无人问津

只是,当时的张舜琴以为,这仅仅是给双方时间去冷静,可在罗隆基这儿,分居却是离婚的分步骤。张舜琴离开上海回到新加坡后不久,她便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这段婚姻的处理上并不妥当,可碍于面子,她并未在半年分居结束前回国找丈夫。

半年分居结束后,张舜琴回到与丈夫位于上海的家时,她发现:家里已经有了新的女主人。

再怎样,张舜琴也是清高骄傲、有头有脸的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她怎会不声嘶力竭。可吵闹过后,一切照旧。

当张舜琴拎着行李再次回到位于新加坡的娘家时,她已经憔悴到如弱柳一般了。她终日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门,也不肯与人沟通。

往日的种种像放电影一样在她脑子里闪,直到听到父亲在他房门口的劝诫后,她才再次重新振作。父亲对他说:“我们干革命的得经历多少失败才能成,相比流血牺牲,你这点挫败算什么。”

刚听到这话时,张舜琴心里一阵委屈,她冲着在门口的父亲喊:“可那是我的一辈子啊!”

张永福听完对着门大喊:“都新时代了,你作为革命者的女儿,还能说出这种话!没那个男人,还活不成啦!”
  

他是民国风流才子,以第一名考进清华,晚年凄凉无人问津

罗隆基花生米

罗隆基天生便亲近女性,是“爱情多元主义者”,他一生和多为女子都有过感情的纠缠,也产生了许多令人不禁失笑的轶事。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看到一位颇有风韵的少妇,他瞬间便被迷住了,便亦步亦趋地跟着这位少妇。这位女子在无奈之下,走进一间铺子买花生,想躲过一阵便算了,但是罗隆基跟到了铺子里面,还要替女子付款。

这位女子气急之下便和罗隆基发生了口角,甚至控诉到昆明的地方法院。由于罗隆基本身就是著名学者,开庭当天,听审的人将法院围得水泄不通,当是人山人海。这件桃色事件最终在几位大学教授出面调停之下,不了了之了,但是罗隆基在昆明当地也算是臭名昭著了。

而那个卖花生米的铺子也趁机打了一波广告,每个去游公园的人,都人手一包花生,被称为罗隆基花生米。

他是民国风流才子,以第一名考进清华,晚年凄凉无人问津

晚景凄凉

1965年12月7日,罗隆基因为心脏病发而猝然离世。这位情场才子临终之际,却无一人陪伴。他一生追求爱情,却不愿为一位女子停留。在情场中浪荡了一生的罗隆基,在几即使已经身陷困境,他依然不会停下自己踏马寻花的脚步。

流连情场才是他一生的归宿,但是一生浪荡的归途却是孤身一人迎接死亡,没有妻子,没有儿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清华   风流才子   新加坡   书香门第   无人问津   铺子   晚年   美文   上海   民国   资格证   花生   凄凉   领袖   婚礼   痛苦   父亲   婚姻   女子   律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