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我不能丢下的地方

野夫书院 野乡风物志

文/双八镇朱楼小学王新社


双八镇朱楼小学是河南省商丘梁园区的一所乡村教学点,是当地最为偏僻的一所乡村小学。2018年秋季,全校只有26个学生,而镇上其他的五所小学,四所百人以上一所80人。朱楼小学面临着被合并、消失,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朱楼小学任校长。


村小,我不能丢下的地方

2018年校园鸟瞰图


说实话,2007年离开的时候从来没想着再回来,“好马还不吃回头呢”,我干嘛要回一所离开时全镇抽考成绩数一数二、现在倒数,学生也从270减到26人的学校?可村书记和领导班子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大家都不想让村子里、方便村民的学校在自己的手里没了,这在村里可不是光彩的事。再加上中心校领导的谈话,我开始动摇,内心变得纠结。在想:我去了,能不能扭转局面?我能带着老师做什么?老师能不能带着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这样的问题没有答案,反倒让我怕十几年前留在这里的好名声没了,又想退回安全地域。可人就是这样,说了退后又忍不住地想那里的好,忍不住地了解现在的情况。村民和村干部支持我,他们能帮助学校的地方绝不推托,这里的老师也都不错,曾经教的孩子大多成了才,他们的孩子跟着他们留在了城市,成为了城里人。真的是左右为难,一会不去占上风一会去更强烈,思想斗争最煎熬人。罢了,思考再多都是记忆中的“好”和现实中的“坏”打架,就这样回到朱楼就好。


再次踏进学校,斑驳的围墙看不清原来的图案,没有硬化的校园地面走来深一脚浅一脚、就像年迈的老人走不稳一般,复合板的教室门有的破掉、有的露出厚厚的漆层。环境的破败昭示着学校的衰落,没有生机的校园谁愿意来呢?找了中心校领导给学校换了教室门,用有限的经费粉饰校园是我做得第一件事。


村小,我不能丢下的地方

硬化前


因为没钱,我不敢找工人,自己买了漆、带着老师一起粉刷教室和围墙。这义工活挺难的,冲锋在前事小,还得设法把老师凝聚在一起。一点一点的做着,还是为钱发愁。


让人感动的是有幸结识了“一校一梦想”的受益人——李志磊校长,他问我学校的困难和想法。“这都2019年了,学校连一块硬化的操场都没有,谁信啊?”我有些难受,城里的学校越建越漂亮,村小似乎没人管,用什么留孩子呢?我说老师负责认真,这环境也得能留住老师呀!我听李志磊的建议申请了“一校一梦想”,我怕通不过也怕通过地太晚。老师也说天底下不会有这种好事,只好天天给李志磊打电话问情况。后来接到项目组电话说可以筹款时,一块石头落了地,赶紧把消息告诉了老师,让他们抓紧时间排练节目。

2019年5月,学校操场硬化完成。“下雨天不踩泥”是老师对这个项目和我最高的评价。紧接着6月,学校开展了从来没有举办过的庆六一文艺演出。这一天,家长们全到了,也见证了不一样的朱楼小学。


村小,我不能丢下的地方

硬化后


绿色草皮围上的校墙,随处可见的小彩旗,穿着统一服装、会跳舞会诵读经典的孩子。我能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家长的称赞中感受到大家的满意,为组织活动疲惫不堪的老师亦是如此。他们不再抱怨我,在没有音乐、美术老师的前提下,逼着他们上网查、一点点学习再教孩子。也不再困惑,似乎看到了方向。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认可,和别人给予的改变不一样,它更能凝聚人心,也能让人找到价值感。“一校一梦想”是我们学校发生变化的支点,撬动了学校一点的发展,我的学校发展的梦想也得到了实现。就在这一年,我的学生数增加了20人。


人可怕的是有梦想,一旦有了梦想,就会有停不下的力量和信念。那困难就会变得渺小,方法反而多了起来。学生增加了,班级要从原来的三个班级增加到五个班级,可学校没有多余的房子。我觉得复式班是乡村学校人数少时不得已的选择。朱楼不是,在一马平川的中原腹地,选择一个看似解决问题的暂时办法很可能葬送学校后期发展。我顶着压力,在教室的中间拉起大布帘,一分为二,一头是教室,一头是办公室。


村小,我不能丢下的地方

被布帘和柜子隔开的教室和办公室


布帘暂时解救了学校的燃眉之急,可害苦了老师们。布帘那头的老师学生在上课,布帘这头的老师不敢说话,不敢讨论,连走出教室都得轻手轻脚。一位老师风趣的说:“这下,无论谁上课都要上好,帘子后可都是听课的同行们”。我没有告诉他们,我的梦想早已勾绘,我不仅要解决教师办公的问题,我还要解决孩子饮水问题。


2020年3月,“一校一梦想”帮学校建起了教师办公室。同时借助这一支点,给孩子们购置了直饮水设备,喝生水的历史宣告结束,也创造了我们镇的首例——给孩子们提供干净的直饮水。孩子们乐了,家长们笑了,老师们也方便了。我发现,这次的项目让老师和我的心又近了一些,家长的认可也多了很多。尝到了收获的成果,我们早早开始筹划下一年的发展——2021年,我想把学校打造成为一个温馨的家。


村小,我不能丢下的地方

曾经的教室


今年,项目帮我们给教室铺了地板砖,利用学校仅有的一点经费把所有教室的窗帘全部更新。我把我们村小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当地的一个公益组织,他二话没说,带来一些人,给学校捐赠了一百套崭新的课桌凳,还送来了很多的体育用品,那一天,我感动的要哭。捐赠的那一天,很多村民在校门口观看,从他们的笑脸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认可,因为我们为了孩子,是在用心的做。更巧的是,没过几天,教育局安全工作例行检查,我们的一位副局长来到我们学校,我把学校的故事讲给了他听,同时领他亲眼目睹这一切。十天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下给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最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


村小,我不能丢下的地方

现在的教室


这样大的改变,我想让所有的家长知道,让他们看看三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在家长会上,我们和家长心与心的交流,我把我的电话写在黑板上,承诺只要是为学校发展提建议,我欢迎所有家长给我电话,对老师的教学有异议也可以直接找我。


现在,平时一下课就想走出教室的老师似乎变了,没有事不会离开,在教室里面和学生说说话,聊聊天。环境的改变,带来人的改变。借助一个支点,撬动学校发展,实现我们的梦想,尽管乡村教育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我们一直走下去的信念不会改变,相信我们的梦想会一个接一个的去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布帘   支点   美文   村民   乡村   班级   教室   家长   老师   梦想   孩子   小学   电话   地方   学校   项目   校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