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修养,叫少管闲事

俗话说,“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

生活中的纷纷扰扰,大多源于一颗爱管闲事的心。

有人说:“天下本无事,管的人多了,就变成了麻烦事。”


美名其曰“热心肠”,其实给别人带去困扰,把事情弄复杂。


少管闲事,给别人舒口气,自己也乐得自在,才是真正的双赢。


- 01 -

有一种“忙”,叫帮倒忙


现实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状况是,“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家瓦上霜。”


多少人,放着自己千疮百孔的生活不管,孜孜不倦于“问候”别人的生活,以为给人帮了大忙,其实总在帮倒忙。


荒谬的是,内心还窃喜,期待别人感怀在心,给自己送来回报。


《庄子》里讲了一个故事:


南北海有两个人,名叫倏和忽,他俩常常去混沌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


倏和忽很感动,商量着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混沌没有,不如我们帮他凿开七窍吧。”


最离奇的是,当倏和忽凿完七孔,混沌竟然一命呜呼。



本来,混沌没有七窍过得很舒坦,倏和忽非要“己所欲,施于人”,硬生生把命搞没了。


狄更斯说,“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突然跳出一个人,大喊一声“你活得不对”,不逼得人跳脚,已是修养极好。


柴米酱醋的生活,有人嫌弃太平凡,有人却甘之如饴,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值不值得。


光想着改变别人,并非成人之美,而是“成人之恶”;这样的“好意”,没有人消受得起。


- 02 -

有一种愚蠢,叫对他人评头论足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自视甚高,轻易对他人评头论足,是一种恶意的伤害。


相当于把人拉低,然后劈头盖脸一顿说教。看似发掘出优越感,其实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如同听到有人晚上上班,白天睡觉,便暗自推测,心生鄙夷,其实对方只是一名夜间看护。


放下偏见,杜绝断章取义,才能看清真相,避免伤害无辜之人。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五六十岁的中年女士,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香水袭人,说话大声嚷嚷,照顾着生病的丈夫。


大家心生厌恶,总是在背后指手画脚,话说得很难听。


后来,她的丈夫出院了,大家才知道,不是女士故意惹人讨厌,而是她的丈夫因为疾病,眼睛、鼻子和耳朵都不好使。


她只好顶着委屈,穿艳丽的衣服,喷浓重的香水,说大声的话,让丈夫看到她、闻到她、听到她,避免恐惧。


俗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更多的情况却是,“窥一斑而不知全豹。”


自命不凡的人,总是懒得看清真相,就一副无所不知的模样,强行介入别人的生活。


还要论是论非,给别人的人生“一锤定音”,以为自己有资格当一名判官。


结果,真相一出来,彰显自己的无知是小事,给人带去不可磨灭的伤害就是大事。


对于别人的事,可以不认同,可以讨厌,但太把自己当回事,显露的还是自己的愚蠢。


遇事时心存一份善意的沉默,是一个人最高的教养。


- 03 -

少管闲事,活好自己


古人说,“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别人的生活,不管是糟糕还是美好,维持淡然就好。


太过上心,很可能会上瘾,产生一种“舍我其谁”的幻觉。


待到幻想破灭,才发现自己的瞎操心,蹉跎了无数时光,却让对方苦不堪言,就太迟了。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自己都活不明白,反而跑去当别人生活的指挥官,岂不可笑?


自己做事都没有主张,却越俎代庖议论别人,岂不哗众取宠?


不如把管闲事的时间,用来充实自己,取悦自己;留一份惬意,专注走好眼前的路,自己看人观物的境界才会提高。


对于别人,则始终保持一分距离和关注,但不必过分打扰。


待到千帆竟过,许多人会发现,由于没人多管闲事,活着的压力突然少了很多:


可以不必过于担忧他人的眼光,而畏手畏脚,活出了自我的精彩。


原来,所谓的少管闲事,不仅省心省力省烦恼,还无形中还给世界以缤纷多彩。


- 04 -

《菜根谭》有言,“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少管闲事,少操闲心,生活就没有那么累人。


不自找麻烦,多心思花在自己身上,才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负责好自己的人生后,有能力再去关心别人,福气便会不请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管闲事   菜根谭   自来   天下本无事   全豹   帮倒忙   评头论足   多心   美文   俗话说   混沌   修养   愚蠢   真相   大声   讨厌   丈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