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公文姓公,笔不由衷。一朝令下,笔快如风。

公文写作是件苦差事。若是大报告,让你十天半月不知肉味;若是急稿子,便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秃笔鏖战时“。公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笔杆子,枪杆子,干革命就要靠这两杆子。”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把公文写得好,不经一番历练,何以成大作。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本经典公文写作之书《品味公文》。

本书作者王群,江苏苏州人。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北京行政学院副院长、北京行政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兼任北京市秘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委讲师团客座教授。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他曾在北京市委办公厅从事十余年的公文起草核稿、调研、信息等工作,在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主要著作有《品味公文》《中华秘书全书》《信息工作》等。

本书绝不是低层次地简单讲解公文格式的条条框框,而是集作者几十年的公文写作实战经验之谈,归纳出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后辈们对公文写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1、公文以简为美

文学作品无不崇尚简练,简练乃一切古典艺术之美的极则。 ——梁实秋

一篇美的公文,应是:言之有物,短文长看。在主题表述清楚的前提下,文字精炼,立意精辟,结构精巧,材料精当,文笔精悍,做到少而精,但不少而空。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首先,要做到“看人下饭菜”。动笔之前搞清楚公文的阅读对象,若行文对象是上级机关,则要少引用上级精神,少讲套话、空话;若是下属单位,则要层次分明,在叙述的详略和侧重点上应有所不同。对象明确,有的放矢,便能“冗繁削尽留清瘦”。

其次,要做到“有一写一,有二写二”。公文是单位上传下达非常重要的载体工具,讲清楚要求下级具体做什么事,请求上级具体批准什么事,就戛然而止,就行了。水平的高低并不在于篇幅的大小,分量的轻重也不在于稿件的长短。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再次,要做到“广采博收,言简意赅”。老舍先生曾说:“简练需要概括,需要多知多懂。知道一百个人,而写一个人;知道一百件事,而写一件事,才能写得简练;心有余力,有所选择,才能简练。”欲写得少,先求其多。

最后,要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字怕悬,文怕念”,多念几遍,不当之处自然就出来了。米淘三遍砂粒少,文改数遍质量高;千锤百炼出好钢,再三修改出华章。

公文何以为美?知否知否,应是“简、洁、少、精”。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2、角度的选择

行文妙在转笔锋,侧写横描各不同。角度选佳出精义,思想光彩入文中。

苏轼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俯看、仰看,庐山的状貌各有千秋。写文章也是如此。

如何标新立异?角度就是关键。角度新,就会出奇章;角度旧,就会成俗文。凡是写作高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善于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思索,善于挖掘事物“不易显露”的一面,能做到“常写常新”。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同一篇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提炼,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成效。文中提到日常选择角度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找亮点。即选择一个事物最有意义的侧面来写。材料上报后要想得到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视,提笔找亮点必是重中之重。

2.找焦点。即选择一个事物最有特色的局部为侧重点来写。一般来说,要选择最有特色的工作、最有新意的经验、最有现实性的问题来作为写作的切入点。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3.找新点。即选择新的观察点来认识事物、研究问题。为防止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我们就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观察点,从新的角度来研究。

4.找视点。即从上级领导的注视点来选择材料的写作角度。上报的公文材料要从领导同志的关注点确定材料的侧重点。

公文何以为新?知否知否,当以“亮、焦、新、视”四点为准。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3、公文的文采

圣贤之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

在普遍人的印象中,公文总是跟枯燥无味、死气沉沉相联系。但是公文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是面目可憎的,西晋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典型一例。

如《陈情表》中的名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等等,为古今人士津津乐道。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现如今,公文的种类、体式与以往不同,也丰富了许多,机关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事务性文书,比如简报、总结、调研报告等等,虽同属公文范畴,但却不同于法定红头文的固定格式,可以写得活泼一些,写得有文采一些。

古人认为,文章的美包括形式美和意蕴美,而形式美本于意蕴美,要以意蕴美为本。而现代公文的文采,作者认为不仅体现在语言词藻的华美上,还体现在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个性上。

《品味公文》:写公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八股一行,文风颓败,清代末年终被废止。纵览古今浩瀚如海的公文,真有文采的,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要想改变“写者厌倦,看者皱眉”的公文写作状态,寄希望于公文革新的有志之士,认真钻研,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使公文越来越具有文采,既不失其功能,又令人爱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北京市委   公文   形式美   意蕴   侧重点   什么事   简练   文采   美文   北京   上级   善于   有意思   事物   角度   语言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