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石油事业顷注一生的他乡人

延安延油勘探小区,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他叫张永裕,原七里村油矿总工程师,是延长油矿开发中一位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

张永裕在“矿上”工作了40年,在陕北生活了大半辈子,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故乡远在上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业待兴,各行各业团结一致搞建设,有志青年热情高涨,大多人背井离乡,纷纷挑西部偏远艰苦的地方贡献力量。1955年秋,刚刚从西安石油学校采油班毕业的张永裕,也曾不止一次的提醒自己,祖国需要石油,更需要像他一样拥有石油专业的学子,一定要走出“舒适圈”,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言出必行。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回家和家人匆匆告别后,张永裕便背起行囊毅然决然离别上海,来到陕北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发祥地——延长油矿。

据张永裕回忆,他参加工作的前十几年,延长油矿主要促产措施是“油井爆炸”。直到1978年,他在石油部的压裂工作交流会议上带回“糖葫芦”封隔器,几经改造在七里村油田试验成功,并迅速在全矿推广,取代了“油井爆炸”,至今仍是延长石油主要增产措施。那时虽然生活十分艰苦,设备也很落后,但一门心思投身到热洗、酸化、注水、压裂等试验之中,充实的工作使他非常快乐。

张永裕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油田的产能建设之中,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其两儿一女,媳妇、女婿和孙子也都选择留在延长石油工作。他践行了石油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的铮铮誓言。

其中,女婿严云奎也是延长石油的“外乡人”。

1982年,重庆石油学校毕业的严云奎选择了延长油矿,被分到了七里村油田,凑巧的是还成了张永裕手下的“兵”,在张永裕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影响和熏陶下,严云奎愈发觉得“本领恐慌”,更加勤恳地边工作边学习,还主动报考了西南石油学院并顺利考上。

“外乡人”的好运还在持续,工作接触中,严云奎和张永裕的女儿相互产生了感情,在一片掌声中喜结连理。工作期间,翁婿合作,开拓创新,完成了裸眼井堵水封隔器改造;冻胶液压裂、小承压段压裂、远距离压裂、高山压裂、高能气体压裂等试验取得成功,为老矿上产10万吨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严云奎不断挑战自己,力主科技创新应用,1997年在原川口采油厂负责技术工作的他推行面积注水。大胆引进新工艺,钻成延长油矿管理局史上第一口井深最浅、位移最大的水平井。重新勘探刘渠区域,探明地质储量1500万吨,为川口采油厂上产奠定了资源基础。2004年川口采油厂原油产量上升到52万吨,成为延长油矿管理局的主力油田。

工作20载,严云奎已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和岳父一样,他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华奉献给了延长石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永裕的孙子张心悦像长辈们一样热爱延长石油。他现是管道运输公司一名普通员工,先后从事过采油、泵油、维修等工作,也当过区队长。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先后被评为厂青年岗位能手、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团员等。

他说:“虽然我现在没有爷爷、姑父的技术水平,但我还年轻,我一定向他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为延长石油再建百年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陕北   翁婿   油矿   石油   孙子   外乡人   油井   女婿   油田   美文   上海   艰苦   管理局   祖国   乡人   力量   事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