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困局,真相比你想像的更残酷

美国驻军的20年后,阿富汗依旧是一个部族林立的丛林社会,很难凝聚共识,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

虽然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给阿富汗投入了1200亿美元的援助,大城市里建立起了交通、电力、电信设施,喀布尔的4G信号很好,然而农村依然凋敝。

在广大的山区,一切都是机枪和炸弹说了算。各个部族的武器越来越先进,社会却越来越倒退,渐渐回到蛮荒的部族时代。

仅有的几个大城市如同孤岛,同样经受着动荡、战乱与贫穷,三天两头有枪击案和炸弹袭击,一颗炸弹就可以摧毁所有的财产,夺走一家人的生命。

阿富汗的困局,真相比你想像的更残酷

十万大山让阿富汗碎片化,国家管理成本极高

四十年来,城市里的居民一直在用脚投票,想方设法离开这个国家。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德勒·胡赛尼是逃离阿富汗的第一代知识分子,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在巴黎做外交官的父亲匆忙带全家逃往美国。

搞外交的父亲去工厂流水线打工,当过小学校长的母亲在餐厅里当女招待,胡赛尼像所有新移民的孩子一样,为了稳定的收入去学医。

2002年,他完成了第一部作品《追风筝的人》,讲述阿富汗人逃离家园的故事,随后成了现象级畅销书作家。

阿富汗的困局,真相比你想像的更残酷

阿富汗的风筝还会再次升起吗

能看到胡赛尼作品的阿富汗人,对他相当不满意:他在安全的美国,消费着阿富汗人的苦难,贩卖阿富汗人的痛苦谋利。

然而,骂归骂,这些骂他的阿富汗人,还是在努力逃出去。

这些年,喀布尔街头最多的是英语培训班,有点积蓄的家庭都会送孩子去学英语,即使没法去美国,至少可以去相对稳定的巴基斯坦。

20年,诞生了阿富汗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从一开始接受的就是西方式的文化理念,所以大家已经想明白了,想保住命、过上好日子(留在自己国家也是幸福,但幸福随时会炸弹摧毁),最好一走了之,剩下的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待着吧。

阿富汗的困局,真相比你想像的更残酷

那么,阿富汗的未来该怎么办呢?

恐怕还是得一步一步走,补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历史发展进程。阿富汗人必须意识到:一个民族的命运,只有自己才能拯救。简单地说,阿富汗人需要意识到与世界和解的必要性,等外部的通信和交通技术逐渐提高,逐步改变大多数阿富汗人的内在思维,加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让国家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阿富汗   喀布尔   巴基斯坦   阿富汗人   苏联   培训班   大城   部族   困局   美国   美文   炸弹   真相   想像   残酷   父亲   作家   稳定   孩子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