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又一大发现,贾元春暴病身亡,只因给父亲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红楼梦》中的贾元春省亲是红楼故事的一个转折点,此时的贾府看似辉煌,实则空虚,贾元春省亲风光,暗藏玄机。

只因为贾元春当时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让皇帝知道了,然后就不高兴了,回宫后不久便赐御酒,贾元春20年来才明白:

红楼又一大发现,贾元春暴病身亡,只因给父亲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人生到头终究是一场梦,万丈红尘不过一杯酒。

导致贾元春回到薄命司的那句话是什么?

贾元春说:“今虽富贵已级,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这句话意思很明确,表面是一种思念和怀旧,本质就是说皇宫很无聊,没意思,皇宫那是什么地方,是人世间最繁华的瑶池,极乐世界的终点,多少往事成追忆,隔墙哭唱后庭花,冷宫随风过,谁敢进皇宫。到底有没有意趣,只有过来人才知道,古代皇帝三宫六院,嫔妃有时候半年见不到皇帝,可想而知他们在繁华中虚度年华,在寂寞中遥望明月,何等凄凉。

虽然此时作者说只有三四个小太监答应,其余人撤了出了,可隔墙有耳,伴君如伴虎,贾元春说这样的话,明显就是说皇宫还不如贾府,皇帝听了,能开心吗?那几个太监,难免哪一个就是皇帝的卧底。

这话让贾政这个封建主义捍卫者惶恐,作为父亲立马说:

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已待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之隆恩也。

红楼又一大发现,贾元春暴病身亡,只因给父亲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古代封建社会阶级意识在《红楼梦》中特别明显,在贾元春省亲这一回里,作者把封建礼教阐述得很到位,父亲在妃子面前,始终要下跪问安听候,贾母也不例外,贾政也就要给贾元春跪拜,这是当时的礼教,也是封建思想的缔结。

就是这样的尊卑和国体,让自由在末世中难以立足,封建思想严重阻碍文明的进程,封锁住了很多人思维畅想的与时俱进,红楼梦思想性中就要前瞻性的开放思想,包括爱情观,曹雪芹把这些都归结于末世的一种情缘,也拉入了薄命司这样的梦幻。满纸荒唐言,其实就是封建礼教不健全。

在古代,官大一品压死人,何况贾元春已经成了凤凰,凤凰展翅,后宫摇晃,贾元春省亲,泪水迷失了心扉,所说言语大失体统。

当时的贾元春不能直面贾政,贾政乃是假的执政者,而真的呢?是贾元春垂帘听政,曹雪芹刻意写出,贾元春没有直视自己的父亲,而是在帘子外边,贾政啥情况,贾府何等辉煌,众人皆知,可贾政说:

臣,草莽寒门。

如此寒门,敢问世间有几个红楼与此时的贾府相提并论,正所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贾元春看似风光满面,心里极度孤独寂寞,好不容易回到家里,还要隔着窗帘和父亲寒暄。

红楼又一大发现,贾元春暴病身亡,只因给父亲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贾政明知自家情况,在女儿面前低调无比,谦虚过度,这就是虚,太虚,太虚了就会让人幻想,然后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和环境,那就是太虚幻境,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哲理。

贾元春省亲是一次封建思想和皇家仪仗队在外部的展示,主要目的是彰显皇权集中制,一切都是由各部门安排好的,就连时辰都是钦天监算好的,贾元春充其量是一个棋子,不是主角。

然而贾元春并未将皇家这一集权制表现好,反而倾向于贾府,回味往事,乐不思蜀,感性思维大于理性,后来让皇帝觉得这个妃子不以国事为主,以家事为重,如此有才之人,难免以后有隐患,何况贾府势力庞大,有自己的利益产业链,坐大以后不可收拾。

在众臣的建议下,罢免了贾元春,抄家贾府,赐酒于贾元春和王子腾,把贾府人等收监于应天府,等候发怒,贾雨村重新审案,虽不是葫芦案,且审了个梦幻案,此时一拖就是好几年,最后不了了之,深深打压了贾府的保护伞——XX王爷等。

红楼又一大发现,贾元春暴病身亡,只因给父亲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贾府落难之后,府中之人四处飘泊,等待翻案,后来皇帝觉得并无忧患,当初只是冲动的惩罚,时常梦幻到贾元春,贾元春也托梦给皇帝,皇帝内心惭愧内疚,然后让贾府人官复原职,贾宝玉等开始好好学习,考上了状元,成就了仕途,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历程。

曹雪芹说梦和幻是《红楼梦》的主旨,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源于梦,结束于梦,红楼不倒梦不断,断断续续几万年,满纸荒唐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红楼   暴病   父亲   红楼梦   封建礼教   寒门   薄命   意趣   妃子   凤凰   皇宫   美文   封建   太虚   皇帝   古代   思想   发现   贾元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