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一梭烟雨心目中第一人

帝王将相,一梭烟雨心目中第一人

帝王将相,一梭烟雨心目中第一人

帝——汉高祖刘邦(最佳老板奖)。

在熟读《资治通鉴》后,依旧欣赏高祖刘邦,尤其喜欢他的豁达和自傲(“朕本布衣,未有尺寸之封,起于田垄之间,三年而亡秦,五年而有天下”)。从一个不治产业的农民(甚至是无赖、地痞),一举而成为中国首位平民帝王,不得不说难能可贵。刘邦也告诉大家一个政治神话:帝王本无种,识才当南面。刘邦本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听进入别人的劝告(包括错误的劝告),然后在众谋士的帮助下成就帝业。刘邦并非不犯错误,而是可以迅速改正错误。

一流的领导人,不需要自己是一流的智商,但需要一流的情商。所以,他可以听取郦食其、张良、萧何、陈平的意见,击败秦王子婴、楚王项羽、齐王韩信,甚至从白登山逃归。刘邦的招牌语言“为之奈何”应该成为所有有志于做老板成就事业人士的“行话”,即察纳雅言。老板不需要足智多谋,那是顾问的素质。老板只需要听进别人的意见。我对刘邦的几件事最推崇:一是“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即纵囚)说明刘邦敢作敢为。二是“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於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起事)说明刘邦做大事敢于献身,没有风险何来收益?三是怀王诸老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西征),说明刘邦宽厚,不滥杀无辜。以前学生问及孙立人杀俘之事,我就认为非大将所为,试看杀俘而得天下有几人?四是听郦食其、张良、陈平、萧何之言,所谓从谏如流。记得高中时学《鸿门宴》,说“沛公居山东时,贪欲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其人不得天下,谁人而得天下?后世石勒与诸将谈及此事,还说若生于高祖之世,当与韩彭为其驱驰;若生于光武之世,当与之并争天下。能臣与奸雄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两面,他遇到能够让自己倾心跟随的人当然是能臣,遇到那些让自己鄙视的人要做能臣也不可能只能“自己创业”当奸雄。

帝王将相,一梭烟雨心目中第一人

王——魏王曹操(最佳后台老板奖)

我看《三国志》以及《资治通鉴》,认为魏王曹操无意识善于做后台老板的。用易中天的话,曹操这个装修工,把大汉这套房子一步步装修好,慢慢汉献帝只剩下一个所有权人的虚名。由于没有《皇权保护法》,曹操这个装修工(应该是装修包工头),最终完全享受了这套房子,留给他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而已。其实,有“实利”就可以了,曹丕何必要“虚名”?害得两外几套房子也被别人视为“无主财产”拿走了。曹操也是没有尺寸之封,甚至为世人所不容(阉宦之后),虽然积极参加讨伐董卓行动,也是言不听计不从(但是盟主是袁绍)。直到后来自己拉队伍起家,依靠袁绍从东郡太守做到兖州牧,然后“奉天子以讨不臣”,一步步发展壮大。可以说,当时汉献帝除了名号,什么都没有,曹操借助汉献帝名号,招揽贤才,征讨四方,统一北方。曹操是后台老板,所以总是名不正言不顺,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如果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直接废汉自立,也许可以从容收拾天下。曹操最终没有统一全国,不是缺少将才,更不是缺少谋士,而是他对部将不能完全放手,还是“家族经营”模式。所以明知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不如张辽、徐晃、张颌、司马懿,还是任之为主将。其实,看看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这些最终统一天下的帝王,都是一流将才。可是一旦大局已定,则坐镇中央,赋予大将专征之任。也许,太喜欢兵权的,只能做大将,不能为帝王。这也说明,想做老板的,即使业务能力再强,也应该退居二线,由职业经理人独当一面。曹操在控制汉献帝方面,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曹操本是王爷之名,所以可以成就霸业,却难以成就帝业。因为帝业需要任人,而不是躬亲。曹操是不错的职业经理人,也许当后台老板更适合他,但是当老板似乎缺乏宽厚。

将——大将军卫青(最佳业务经理奖)

我细读《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史》,觉得为将之道,其实是心理之道。秦汉以后的大将,多数来自民间,往往无师自通。从韩信、卫青、霍去病到窦武、曹操,再到周瑜、陆逊,以及宋明的岳飞、徐达、常遇春、蓝玉甚至于谦、王守仁,并非将门,亦非世家。有时我在想,是否真的存在天生将才?卫青出身骑奴,参加多次抗击匈奴的战役,甚至直达漠北。即使在汉武帝将主力骑兵交付霍去病的情况下,卫青也是依靠车兵、步兵和骑兵的混合编组打破单于。后世总是把卫青列为名将典范——朱元璋在捕鱼儿海战役后称赞蓝玉也是“真乃朕之仲卿、药师也”,把蓝玉与卫青、李靖并称。面对强大的匈奴,卫青多次出击取胜,一代将才自不必说。而且,卫青的谦恭却是后来许多名将所缺,也是他们不能象卫青那样善终的缘由。霍去病取胜“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而诸宿将常坐留落不遇”,看来挑走精兵也是原因。卫青作为大将军,从不利用职权斩将立威“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於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於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这种业务能力强、尊重老板的业务经理,不要说是在古代,就是在今天又有几人?我们的“业务经理”,要么本事不大脾气大,要么有能力也有个性,象卫青这样的好员工,真实老板的福分。

帝王将相,一梭烟雨心目中第一人

相——齐国宰相管仲(最佳总经理奖)

我多次品味司马迁的管夷吾的评判,以及诸葛亮、孙策坚对管仲的追慕(管仲和乐毅是诸葛亮的偶像,孙策则称张昭是他的管仲),实在佩服此人。“管仲既用,任政於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当时齐桓公日夜饮酒作乐,国事付诸管仲,成就一番霸业。孔子也感叹说“微管钟,吾被发左衽”,可见管仲造福华夏的功勋。而且管仲并没有因此“礼乐征伐自陪臣出”,依旧尽心尽意辅佐桓公。“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彊於诸侯”。其人所确立的一套制度,已经规范了未来齐国作为大国的基础。要知道,齐国是侯国,而不是公国,先天实力并没有优势。当然,秦国是伯国,楚国是子国,他们的发展更让人瞠目结舌。人们一般认为好的宰相往往是革命的老黄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管仲这样的好宰相却是骄奢淫欲(“管仲富拟於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这才是我心目中最佳总经理的人选。这说明他有人性的弱点,这种追求个人享受的总经理,往往没有自己做老板的欲望。只要给公司带来更大收益,何必问他的私生活如何骄奢?也许,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经理”,才是后世不可学的标本。倘若不是刘禅而是刘邦,诸葛亮也许早就被抓起来了,萧何就是先例(所以萧何只好“贪腐”自毁清誉而获救)。管仲这样的好总经理,只有个人“不良嗜好”,没有“狼子野心”,任何老板都会放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襄城   管仲   项羽   后台老板   帝王将相   齐国   高祖   资治通鉴   刘邦   宰相   心目中   大将   美文   帝王   烟雨   总经理   成就   老板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