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些儿时的游戏

记忆一下子回到儿时的欢乐时光,玩自然是比学习更能让人轻松快乐的事了。眼前尽是嘻笑打闹……

铛铛,铛铛~~下课声响了,即刻,教室里的孩子们鱼贯而出,呼朋引伴,三个一群,四个一堆,七八个一组,各自加入娱乐的队伍。

看,坐在地上的几个,抓石子的游戏刚刚开始,不管男女,怎么舒服怎么来,一屁股坐地上,眼睛只盯着手中的一把石子,生怕接不住抛出去的石子,多的话,可以一次用手背接十来个石子,多的为赢家。

这两个,手里的三个沙包上下翻飞(和现在杂技上的扔球是一类竞技游戏),旁边的裁判目不转睛的数着数,一点不敢含糊。

“啪~啪~”的响声引起好奇心,循声看去,几个少年手拿着自制的小鞭子抽的地上的木猴子(也叫陀螺)快速旋转,谁的转得久谁赢。有时候课间的十分钟休息不够给对手上场的机会。尽管如此,仍然乐在其中。

“快点,加油,追上了。”好不热闹,可能是滚铁环比赛,或者是,玩冠牛国(就是地上画一个蜗牛壳一样的圈,起点在中心,然后喊开始,里面的一队以最快速度跑向圈的终点,途中得防备对不被方队友的沙包击中,有时候会打在身上疼得哭,还是每次都想玩)。

跳绳的,有单跳的,有几个人合作大家一起跳的。跳花样,比速度,比合作,比数量,各有各的玩法。

说到沙包,那时候毽子很少,城里才有,或者电影上看到过,所以一般都是踢沙包。太小的孩子用绳子系住沙包的一角,踢着玩。大些的就直接踢了。玩得好的,双脚玩,前后踢,和今天体育竞技的花样踢毽子是一码事。

还有其他的玩法呢,容我慢慢道来。

女孩子玩的,地上画三道线,双腿夹着沙包,单双腿跳过一道一道线(或者九宫格,是米字格和空格间隔的那种九宫格),途中沙包不得掉下来,否则对手开始玩。好比现在电子游戏过关。

看那边几个人,两个面对面,有三五米的距离各站一头,中间那个人,要灵活躲避这俩人的沙包,接住沙包记一分,躲过不加不减,击中减一分,成为负分换队友上场。一般分两队,全部覆灭,换场地(扔的和躲的互换)。

那年那些儿时的游戏

跳格子,沙包就是道具,头顶着,腿夹着,单脚踢到规定的格子,等等,玩法多样,喜欢哪种玩哪种。

男孩子的游戏,抓石子,陀螺,滚铁环,还有打棒,弹弓,手枪(木头或者铁丝和皮筋自己制作的)。

高年级会玩木偶,用竹子,其实是偷偷把家里的扫帚,抽出两根来,裁成长短不一的小截,用绳子穿成人的肢体,脚都是在腿下面穿个扣子,放在桌子上演的,双手在桌下拉着多出来的绳子指挥表演,类似皮影木偶戏。现在还记得全校六一儿童节大会上,六年级(初一)表演的《霍元甲》,比得好激烈!

玻璃球有但很少,玩具掏钱买的一般家不会有。

那年那些儿时的游戏

玩砸桃核。地上挖个洞,所有桃核放进去,起先各自留一个大的,用来砸窝里的桃核,看谁砸出的多。

自制口笛,春天柳树杨树还没发芽前,折一枝来,扭一扭,书皮松了,把皮和木头分离,用小刀在合适的地方划一圈,裁几段(可以制几个呢,长度根据自己喜好),然后再把截好的每段的一头用小刀刮掉表皮,笛子的膜就出来了,吹啊吹好不得意。细的声音尖,粗的声音低沉些,长短不一又有不同高低音。

危险的游戏有,跳土崖,比房子高的土崖地里到处是,大人忙去了,没有玩的,也会偶尔挑战极限。

爬树,男女基本都可以,因为要摘柿子,捋榆钱,勾槐花,都需要上树,所以很小就会爬树了。现在的小孩,敢爬个树,大人们都大惊小怪的。

捞鱼,夏天下暴雨了,村边的小河水会涨很多,从山上冲下来的鱼不少,没有人专门养。

大人拿着铁丝筛在河里捞鱼,一般都是细碎的小鱼,白色的,不知名,和现在的买的一元一包的小鱼儿差不多。少年的我们偷偷的在水浅了时,下到河槽抓漏网的,也会有泥鳅,大一点的鱼,弄回家放盆里桶里,甚至井里养着。都是很美的事。

柳枝编个草帽,玩打仗的游戏更是那时的经典剧目。

过家家,分田地,玩泥巴。雨天后,适合分田地和玩泥巴。

分田地就是找一处细软的地,用小刀画出一块任意大小都可。然后猜拳决定谁先来分,用小刀甩到里面,扎一个标记,沿着标记,用小刀画出一道线,分出一块地,换对手,在剩余的地里继续分,直至越来越少,最后无法分为止。可以把地上的线擦掉拍光,重新开始新一轮分田地。乐无穷尽啊。

那年那些儿时的游戏

网络图片

玩泥巴,最典型就是团个球,然后从中间按下去,按捏成筒状,有底的哦,底要捏得薄薄的,然后吐一口唾沫进去(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现在看来不卫生,那会玩得开心),把手中的泥巴使劲反扣在地上,朝上的底甩炸了就好。

当然泥巴可以捏不同的形状,模样,花鸟虫鱼都不在话下。

冬天冷得厉害,大家爱玩碰对碰。俩人各抬起一条腿,用手抓住抬起的腿,单腿跳着,用抬起的膝盖相互碰撞,这样就不怕冷了。

或者挤一个墙角,一个一个的挤上去,互相取暖。

玩空翻,下腰,倒立,模仿演戏,都是那时候常见的玩法。因为身体软,下腰时,差点被戏班子选了去。如今刚练瑜伽,老师以为是学过的,身体条件应感谢母亲,真不是练出来的。

那年那些儿时的游戏

猜拳,还有折东南西北中,算卦,折纸飞机,下石子棋,三颗石子就好,米字格走啊走,一会时光就打发了。

还有狮子老虎大象,老鼠,下食物链的象棋。大吃小,最后老鼠制服了大象。世间关系都是一物降一物。

跳棋是几年级了才见两次有人带来玩。

军旗也下,象棋不多,围棋,那时村里没见过。

扑克倒是有的,印象最深的是,几个人窝在麦秸堆下,冬天温暖的阳光照着,太惬意了。

逮知了是暑假最开心的事,可以好好吃一顿,有口福了。

吃完糖,用糖纸折个小饰品,记得男同学带军帽,就放了糖纸折的饰品在里面,撑着帽子不松不掉。

捡杨树掉的絮,丢进别人的衣领吓他一跳。

一根棍子,一片纸,不用钉子做个风车玩。

一根绳,一片竹片,一根棍子,弄个弓箭玩。

用绳子穿个瓦渣(稍微加工成圆形,中间打两个孔),一拉一放,圆形转转转。

………

说不完道不尽,童年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桃核   铁环   糖纸   猜拳   沙包   杨树   游戏   几个人   泥巴   小刀   田地   玩法   石子   绳子   美文   儿时   地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