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为什么总被城里人嫌弃?

农民工,最早的称谓是民夫,因为不被大众所接受又改名民工,起初是带有褒义的,但是如今发展到农民工这个称谓以后,就明显带有歧视的意味。

农民工为什么总被城里人嫌弃?

农民工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一群穿着朴素,背着大包小包经常出没在各种建筑工地的农民。他们一般都比较单纯,能吃苦,薪资要求不高,生活质量也不讲究,对谁都是笑脸相迎,热情憨厚。就是这么一群人,总会遭到一些城里人嫌弃。他们不被理解,还总是被某些人歧视,究竟是为什么呢?

尊卑贵贱的观念城市可以说是国家的中心,不论是文化、科技、教育、科学等,都是最先进的代表。城市是文明的聚集地,更是强者的聚集地,所以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本身就有一种优越感。

农民工为什么总被城里人嫌弃?

而相比于城市农村要相对落后了,一般情况下农村人也相对贫穷,不管是生活质量,生活保障,还是公共交通、教育环境等等都不如城市,所以农村人天生就有一种自卑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农村人喜欢说“等到自己有钱了就接着父母去城里享福”的原因。

其实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不只是存在于中国,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不过有一些国家农村的生活条件要优于城市,所以那些国家的情况恰恰相反,生活条件好的农村人一般看不起城里人。

个人素质的差异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素质都有高有底,人品都有好有坏。

农民工为什么总被城里人嫌弃?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人生观、价值观迥异,所以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城里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每个人都是有素质有道德的高级知识分子。即使每城里人德智体美劳均优,也不能保证他们每个人的观念相同,所以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有些人让人感觉热情好客,有些人让人感觉冷淡寡言。

而农村人也是如此,即使他们所在的农村各种条件都不如城市,也不能将他们全部否定,不是每个农民工都是愚昧无知,不是每个农民工都是无一技之长,全国上下从农村走出来的高级人才处处可见。

农民工为什么总被城里人嫌弃?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喜欢带有色眼镜看人的只是少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国民素质整体不高这个事实。

竞争压力大量农村人涌入城市必定会抢占一部分城里人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非技术岗位,城里人与农村人相比,完全没有竞争力,毕竟农村人工资要求普遍不高,对于吃住质量也不在乎,而城里人生活支出高,所以为了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城里人的薪资要求相对会高一些。所以作为企业家,肯定更喜欢老实肯干的农村人。

农民工为什么总被城里人嫌弃?

其实农村人能够与城里竞争的岗位一般是基础岗,那些没有什么能力的城里人对于大量涌入的农村人必定不欢迎,因为他们觉得那些农民工抢了他们的饭碗。

但是,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民工,大家都是为了生存才出来打拼,谁都不容易,所以大家应该相互体谅,和谐相处。不管谁拆谁的台,彼此都没有好处,只会影响谐的氛围。

所以,城里人没必要觉得自己有多高贵,向上数几代可能一样是农民,而农民工也没必要自卑,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也没什么丢人不丢人。毕竟农民工是国家建设的基层力量,没了他们,城市建设就会停滞,国家发展也无从谈起,所以作为农民工应该感到自豪,而城里人也请尊重农民工。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后天删除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城里人   农民工   民夫   称谓   薪资   美文   丢人   城里   岗位   观念   素质   条件   农村   喜欢   国家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