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励志系列小说)(10月22日已更新)

 (书接上文) 

  打磨是件细活,分三道手工工序,先要用一把类似锉刀的棱条去刮掉球拍合缝成形处鼓起的发泡赘物,之后要用粗砂纸去打磨均匀,过深过浅都不行,最后,再用细砂纸研磨平滑.作为新手,每一道看似简单的工序都是不小的挑战.

  在第一道工序,劲道要掌握好.劲使大了,容易把球拍弄变形,还容易伤到自己的手;劲使小了,发泡赘物又刮不下来;一开始,在这道工序上,我吃了不少苦头,不一会的工夫,手上就挂了好几处伤口,又不好意思作声,只能默默忍受着.

那位女工看到后,让我尝试做第二道工序,用粗砂纸打磨,说那危险性比较小些.她自己在做第一道工序,看她使劲道非常熟练,好像不费力似的,刮的效果又快又平,真的是自愧不如.

  没过多久,我在第二道工序,又遇到新的问题,就是打磨出来效果不是不平就是过凹,需要重新回炉返工.那位蔡头气冲冲地跑过来质问,把带我的那位女工狠狠地批评了一番.说实话,那个当时场景,我真想找个地隙穿进去,感觉很对不起人家.

 终于捱到了下班的时间,跟着老工人提前五分钟去洗手间清洗身上的灰尘,等从洗手间出来后,大家才算看清彼此的模样.带我的那位女工人姓曹,大家都称她丽雯,年纪估计跟我们相仿,她有着绯红的脸蛋,眉下是仿佛盈盈秋水的美眸,乌亮的长发,细细看去这人更像是花信年华里的邻家姑娘,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顾子晋,你哪里人呀?"她突然侧过头 ,脸上露出若无其事的神色问道。

  "西溪人!"我故作镇定地应道。

  "西溪哪里啊?我也是西溪的"她睁大着眼睛看着我说:"原来我们还是老乡哈!"

  "我是桐昌的!你呢?"我答道

  "哦,我是兰庆的,嘻嘻!"她俏皮地回应道.

  "上午实在不好意思,让你挨批评了!"我忍不住向她道歉.

  "没事的,新来的都会这样,我刚来的那会,也是整 天出错,不要放在心上!"

  丽雯的一番话,一下子让我觉得宽慰不少.估计是她看出我的情绪不高,又补了一句:"我皮厚实呢,这点批评算个啥,我五毒不侵哈!"

   ...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善解人意真是一味良药!

  后来,我才知道,她比我早一年进厂,也是通过老乡介绍进来的,年纪比我还小,只有十六岁,初中还没毕业就出来打工了.问她为什么不读书,她说不想读,进一步了解再知道,原来在她们那个地方,重男轻女的观念比较重,一般家里会供男孩子多读书,女孩子则要早早地工作赚钱,以补贴家用.这种思想观念,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哪怕时至今日,还是会有这种现象.男女平等,绝不是一句空口号,永过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利刃。

  慢慢地,我对装配车间的人事和环境熟悉起来,装配车间里人不是很多,加上蔡头,一共九个人,其中有三个人是蔡头的老乡,而另外五个人都是西溪的,这样基本上分为两派的格局.总体来说,蔡头人还不算,只要你不犯错,还是很客气的.闲暇之余,蔡头也会组织大家搞个聚餐活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我们三个新进的工人也渐渐地融入了这种氛围,不再有刚开始那种不适应,特别是人际关系熟悉了之后,客观恶劣环境的影响就减轻了许多.跟我一同被分配到装配车间的,其中一个姓邓,叫邓健,西溪易州市人,另一个姓陈,叫陈宏茂,西溪兰庆市人.论起来,我们三个都是西溪人,也算老乡.所以,平日里走得比较近,上班下班总一块呆着.陈宏茂跟丽雯是同乡,所以,我们三个聚餐或出去玩的时候,总会叫上她一起,而她也总会欣然接受.

相处久了,发现丽雯不但模样俊俏,性格还好,开朗大方,从不发脾气,而且还会体贴人,只是她从来不跟我们聊她个人的事情,偶尔聊到,她总会岔开话题或选择缄默不语.

 打工人的生活,其实很平淡,跟想象中的精彩生活,完全是两码事.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打工人每到过年回乡,总要打扮一番,去哄骗家里人,以衬托外面的生活很精彩,而往往真实的打工生活却写满了无奈,可能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每天三点一线,车间,饭堂和宿舍,精神世界是极度空白,每天上下班就像朝圣一样,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刻会停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上蔡   劲道   合缝   细砂   砂纸   球拍   女工   工序   洗手间   美文   老乡   车间   模样   工人   年纪   批评   系列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