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元妃是谁?贾元春是皇帝亲封的贤德妃,真正的娘娘。她是四大家族的人脉圈中,地位最高的人。

林黛玉是谁?在元妃省亲的时候,林黛玉已经是荣国府收养的小孤女。

此二人的身份地位早已是云泥之别,黛玉真的有资本对贾元春不屑一顾吗?

我们可以试着走进元妃省亲的过程中,亲自来探一探究竟……

一.省亲前的准备工作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元妃省亲之前,贾府做了巨周密、时间巨长的准备工作。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林黛玉有可能表现得对元妃不屑一顾吗?

答案是,林黛玉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那个时候的林黛玉,不过是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面对元妃省亲,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

她根本插不上手。

而且不仅林黛玉插不上手,在元妃省亲这种皇家工程面前,任何一个女人都插不上手。

那个时候当家作主的是贾府中的男人。

元妃省亲筹备委员会,最重要的核心成员是贾赦和贾政。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虽然贾赦是一个好色的老纨绔,贾政是一个不懂世俗的柴米油盐之人。一旦当有事情发生之时,男尊女卑的力量就立刻体现出来。

这个时候,就连贾母都主动靠后。真正当家作主的,还是贾府的男人。

贾赦和贾政这两个当家的男人,在开过几次家庭会议之后,便把元妃省亲实际的筹备工作,落实到贾珍和贾琏的身上。

构建起一个浩大的大观园,总设计师是山子野。工程监理,自然是贾珍、贾琏这些男人。

《红楼梦》的那个时代男女有别,作为一个大家族中的女人,在修建大观园的过程中,根本不会走进那个地方。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正在建设中的大观园,是一个连仆妇都不会走近的地方。

像林黛玉一样的大小姐,在那个时刻就不可能同这个园子有任何的关联。

别说林黛玉这个小姑娘,就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元妃的亲生母亲王夫人,也不会主动去关心这个园子。

因为那些是男人们的事情,而且是原则性的事情,女人不可过问。

那个时候的林黛玉需要做什么?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她需要做的只是有一些眼色,当贾府的主妇们议论起这件大事的时候,主动走开,别给大人们添乱就可以了;

她需要做的只是有一些眼色,当王熙凤之流趁此机会敛财的时候,躲远一些,装作不知道就可以了;

她需要做的只是有一些眼色,别在贾府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中,触到任何人的利益,就可以了。

其余的事情,林黛玉管不了,作为一个外人,也不需要她去管。

元妃省亲这件事情太过庞杂,牵扯的人物太多,这中间各种的利益交换,林黛玉作为一个小孩子,根本无从插手。

在贾府中人的眼中,元妃省亲这件事情花销巨大,从中也有着巨大的油水可以捞。他们也根本不会允许林黛玉插手这件事情!

林黛玉在元妃省亲的前期,丝毫不插手这件事情,并不意味着她就冷漠、高傲,对这件事情不屑一顾。

而是因为她的身份根本不便,也不可能插手这件事情。

黛玉不插手元妃省亲的事情,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同时元妃省亲,她也没有插手的资格。

别说区区一个小丫头林黛玉,在表面上繁华,实际上亲情淡漠的荣国府,哪有人会真正在乎元春这个人?

二.冷漠的亲情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如果荣国府真的在乎贾元春,真的在乎她是否幸福,这些人会怎么做?

当初就根本不会送她入宫去做女史。

后宫的女子,都是用青春和眼泪堆积岀自己母家虚幻的繁华。

这种繁华与恩宠,来得快,自然去的得快。很快就会如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踪无影。

贾母真的在乎贾元春吗?

如果她真的在乎,当初就可以直接阻止贾元春进宫。

而元春的生母王夫人呢?

她只把两件事情真的放在心上:一是虚伪地应酬贾母;二是盯住她的儿子,凤凰贾宝玉。

连她的亲孙子贾兰,她都并不放在心上。

元春这个女儿远水解不了近渴,王夫人只享受着女儿身居高位给她带来的地位,至于女儿的未来,她从来不会替她去考虑。

如果贾元春没有突然被封妃,王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这个女儿……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在荣国府这种世家大族,讲的只是利益的相互交换。血缘亲情有的时候都靠不住,何况其他的亲情?

至于邢夫人、尤氏、李纨、王熙凤之流,元妃省亲,不过是赫赫扬扬的一场梦。是她们以后可以张扬、说嘴的一件事情。

至于其他,她们不会多想。

倘若按照亲情与爱的标准,荣国府所有的人都对贾元春不屑一顾。

包括她的宝贝弟弟,凤凰贾宝玉。

贾宝玉三、四岁的时候,贾元春便已入宫。这个时候的贾宝玉,早已经把他姐姐给忘掉了。

在宝玉惦念的人里面,根本就没有贾元春……

而林黛玉呢?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在林黛玉的眼里,贾元春就是她素未谋面的表姐。

当贾元春被封妃后,林黛玉连表姐也无法称呼了。如果有机会见面,林黛玉对贾元春要恭恭敬敬地称呼她为娘娘。

林黛玉是什么人?

她的祖上是列侯,父亲是真真正正的探花郎。这样家庭出身的林黛玉,是真正书香门第的大小姐。

对于封建社会的礼仪规矩,这姑娘门儿清!

林黛玉这姑娘,绝对不是某些读者眼中的那种只会哭哭啼啼、每天想着情与爱的小丫头。

这姑娘精着呢!

她非常会为自己打算。

三.省亲中林黛玉的态度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对于元妃省亲,在态度上最积极的还真就是林黛玉。

如果宝玉有林黛玉的这份心思,我想他的姐姐贾元春一定非常开心。

可惜没有。

元妃省亲回的是她的母家荣国府,黛玉这个人她原可见、可不见。

元妃可以居高临下地去俯视林黛玉,可林黛玉绝不敢对这位贵妃娘娘不屑一顾。

林黛玉这姑娘,具有顶级的智商,聪明着呢!

林黛玉对贵妃娘娘的态度,体现着她的教养;关系着贾府众人对她的态度;也关系到贾母和舅舅们对她的态度。

这些都与她生活中的利益息息相关,对此她不可能无视。

然而她偏偏只是荣国府的亲戚,没有她可以多嘴的地方。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林黛玉只需要规规矩矩地随着众人行礼就好,其他的一切,都要按贾元春的心意去办。

在贾元春的角度,林黛玉只是外眷,她根本没有资格直接出现在贾元春的面前。

如果贾元春不主动去请,整个省亲的过程中,林黛玉就只能候着。

在林黛玉的面前,贵妃娘娘贾元春,有着绝对的地位,有着碾压性的权利。

就算是不屑一顾,只可能是贾元春对林黛玉。

完全没有反过来的可能性!

而很明显,贾元春知道林黛玉的存在。她给了祖母和父亲足够的面子,接见了这个小表妹。

对此林黛玉应该知足,甚至是感恩戴德。

如果贾元春,只见薛宝钗不见林黛玉会怎么样?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那整个荣国府,将无这个姑娘的容身之处。

因此,林黛玉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贾元春。

可惜林黛玉究竟是还只是个小孩子,她能想到的、能做到的,也只是在诗文上大展其才。

林黛玉不是男子,不能去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切都改变不了他的未来。

可林黛玉这姑娘,还是对生活有一颗积极的心。她想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

如果可能,这将是她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展示才华的机会。

可惜贾元春不会给她这个机会。

展现的机会和才子的名头,贾元春只会给一个人,那就是她的亲弟弟贾宝玉。

很明显林黛玉看出了这个方向,并且马上对自己做出调整。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首粉饰太平的颂圣诗,林黛玉做得极佳。

元妃省亲时,为何黛玉对其不屑一顾?

而这首诗能得到的所有称颂和赞美,林黛玉都将送给贾宝玉。

这一切看在贾元春的眼里,应该十分欣慰。

只有像林黛玉的这样的姑娘,才有能力辅佐贾宝玉为荣国府未来去攀登新的高峰。

有一点我和绝大多数的读者观点都不同,我认为元妃省亲是林黛玉靠着自己的能力,在金玉良缘的面前杀出了一条血路。

金玉良缘背后有整个薛家和王家在支撑。

宝黛姻缘呢?

黛玉想要成就自己的感情,只能靠自己。

元妃省亲,黛玉成功地在元妃面前赢得了一席之地。

贾元春的手里,真的握着黛玉的命运和她的未来。

因为毕竟后来的端阳节赐礼,元妃只是做了一个试探。如果元春对黛玉全不在乎,她完全可为金玉良缘以直接指婚。

可是林黛玉成功地赢得了贾元春的好感,这样《红楼梦》的故事就可以继续下去。

林黛玉的风姿还有她的傲骨,都是内在,是体现在个性里的东西,是一个人高洁的灵魂。

可这些却并不存于外在,她不会把这些东西放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

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林黛玉绝对聪慧,而且能做到进退有度。

贾元春是黛玉完全不可能舍弃的一步棋,对于元春,林黛玉必须要小心应对,绝对不可能不屑一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大观园   宝玉   大展   娘娘   贵妃   眼色   上手   美文   亲情   面前   主动   姑娘   态度   利益   事情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