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面店偶遇老师,直接“逃离”现场,这反应简直绝了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现在大多数老师依然秉承着这个传统教育方法,对待学生还是挺严厉的。

在严厉的管教下,学生都挺害怕老师的,当学生遇到老师之后能有多“社恐”?“不敢吱声,撒腿就跑”,尽量回避老师,已经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交流相处的方式。

小学生在面店偶遇老师,直接“逃离”现场,这反应简直绝了


老师对学生的严厉其实出发点也是为了让学生好,先用威慑力震撼住调皮的同学,树立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形象,严格管理学生在校内的学习纪律,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保证优秀的学习成绩,这应该就是那些比较严厉的老师的初衷吧。

但是当老师在校外遇到这种情况时,当时是不是也会相当尴尬的吧。

小学生在面店偶遇了自己的老师,于是直接“逃离”现场

2名学生在面店的时候,偶遇了自己的老师,虽然老师是背对着孩子的方向,但是也被小男孩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小学生在面店偶遇老师,直接“逃离”现场,这反应简直绝了


当学生瞄到老师的背影后,孩子直接“逃离”现场,面也不吃了,老板娘调侃道为了一碗面,丢了两碗面,引得面店里的其他顾客哈哈大笑,老师也掩盖不住尴尬,尴尬地笑了。

这段画面被网友发现上传到网上,引起了一系列的讨论。少数人认为老师就应该这样,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成长的,不怕个人是不行的,在家里家长都是公主、少爷的宠着,还是怕个人好约束,老师应该严厉点。

大多数家长认为作为老师还是应该和蔼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和学生沟通,学生也会更加信赖老师。

小学生在面店偶遇老师,直接“逃离”现场,这反应简直绝了


能让学生如此惊恐,老师是不是应该做出一些改变?

当今社会学生的教育更注重激发兴趣,培养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学生一见到老师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害怕,那又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培养出有自主能的人才呢?

作为老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出点改变呢?严谨的教学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们是不是也要多给学生们一些笑容,多与学生沟通,多些耐心,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多以鼓励的语气和学生交流。

其实和学生的沟通有很多方法,老师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亲善些和蔼些,这样学生更容易打开心扉,当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老师的育人工程也就成功了。

小学生在面店偶遇老师,直接“逃离”现场,这反应简直绝了


什么样的老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年轻,长得好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各行各业年轻、漂亮的都是很受欢迎的,尤其现在的社会,受影视剧的影响,是看脸的时代。学生也是比较喜欢长得好看的老师,遇到好看的老师自然也喜欢多交流,这个是人类的天性吧,老师在个人的形象上也是越来越注重了。

*温柔

学生更喜欢和性格温柔老师说心里话,交朋友。

老师讲的和颜悦色,学生答的和颜悦色,你来我往相互之间,非常和谐,这样的老师有时候也会被调皮的学生欺负,一般这种情况下,性格好的老师,也不会生气,所以无论是顽皮的孩子还是不顽皮的孩子,性格温柔的老师都会被学生喜欢的。

小学生在面店偶遇老师,直接“逃离”现场,这反应简直绝了


*有趣的灵魂,跟同学能打成一片

有趣的灵魂要比漂亮的外表更能让人喜欢,当学生的也不例外,这样的老师一般上课会很生动,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看他上课就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学生会从枯燥乏味的知识中走出来,大家都会很快的融入他的课堂。

课下这样的老师也能和学生玩到一起,学生知道的他都知道,学生不知道的他还知道,课外还能主动和学生交朋友,总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同学们的知心人,很能跟同学打成一片。这样的老师适合做班主任,是深受学生的欢迎的。

小学生在面店偶遇老师,直接“逃离”现场,这反应简直绝了


总结:

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一生的幸运,“千里马难寻伯乐常在”,我们的老师就是伯乐,只有遇到了伯乐,学生才能变成千里马。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灵魂的工程师,在大多数人心里教师的形象,慈祥而伟大的。希望老师们能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关爱,让孩子在您的培育中茁壮成长。

今日话题:在老师、爸爸、妈妈中选择你想要交朋友的人,你会选择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伯乐   老师   都会   和颜悦色   美文   交朋友   严厉   好看   尴尬   性格   灵魂   温柔   形象   现场   孩子   喜欢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